- 元旦市场“开门冷”,全年楼市怎么走?
- 来源:经济日报
都说新年要有新气象,房地产市场在经历了2018年的政策调控之后,2019年会展现怎样的新局面?房价会走出何种趋势?政策会有怎样的变化?
别捉急,咱们一一分析——
刚一开年,楼市的一举一动就吊起了大家的胃口,牵动了市场的神经。元旦前后,楼市的消息依旧强势霸屏:
1消息一:供应井喷但销量惨淡,北京一手房不好卖
曾经的北京楼市,据说卖家报价328万,买家从7点半砍价到夜里11点半,最终345万成交……
2018年的北京楼市则是另一番景象。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8年北京入市商品房住宅套数高达41983套,但成交套数仅有24971套,成交率只有59.5%。而2017年北京入市商品房住宅套数27169套,成交了26677套,成交率高达98.2%。因此2018年新建期房成交套数大概率刷新历史记录,成为北京自2005年有网签历史记录以来最差的一年。
与销售冷清相对,更多限竞房和共有产权房已在入市路上,供应量的井喷和库存的大幅上涨让购房者又开始全面观望。
2消息二:“开门红”变“开门冷”,元旦小长假多地楼市低迷
每年的元旦都是楼盘的“推货”节点,不少房企开足马力,加班加点卖房刷业绩……但今年的市场似乎并不买账,看房客仅为往年零头,“开门红”变成了“开门冷”。
2019年元旦期间,南京楼市新房认购1027套,成交158套,与去年同期相比,认购量下跌16.5%,成交量大跌54.34%。
深圳方面,30日和31日网签132套,较2017年的150套同比下降12%。北京市场网签暂停,30日住宅网签只有4套。
不少房企2019年的第一个小目标是完不成了。
3消息三:衡阳撤文、合肥澄清,地方楼市调控依旧谨慎
2018年12月26日,由衡阳市发改委和住建局联合发布的暂停执行“限价令”的文件流出,衡阳成为“取消楼市限价第一城”的新闻刷屏。
但是,这个政策还没来得及执行就宣告夭折。
12月27日晚,衡阳市政府官网发布《衡阳市撤销〈关于暂停执行“关于规范市城区新建商品房销售价格行为的通知”的通知〉》。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2月27日,又有消息称合肥悄悄放松了限购。
12月28日,合肥市房管局有关人士表示,合肥市未出台任何放松现有限购政策的文件,现在的购房资格审核仍严格按照现有限购政策文件实施。
4消息四:重庆调整“房产税”,市场神经再紧绷
新年第一天,重庆就来了个大动作,将“主城个人新购高档住房房产税起征点”由2018年的15455元每平方米调整为17630元每平方米。
一石激起千层浪。作为试水房产税的两座城市,重庆上海的一举一动,总能牵动市场敏感的神经。虽然此“房产税”非彼“房地产税”, 只针对增量(新购),不针对存量,但在如今房地产税呼之欲出的大背景下,这样的调整不禁让人疑惑重重。
楼市新闻多,如何不花眼?关于新年楼市的新走向,这四个基本认识务必牢记心间——
1认识一:“房住不炒”不动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构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
再次明确强调“房住不炒”,代表我国2019年仍将维持对房地产的调控力度。即便近期有部分城市对政策进行微调,但我国对房地产调控的力度并不会放松,遏制房价上涨的决心更不会改变。
2认识二:“因城施策”不放松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房地产调控政策提出了“因城施策、分类指导”的要求,这说明楼市调控政策不会搞“一刀切”。
因城施策表明一城一策的房地产管控措施仍会长期存在,并且要制定一套长效机制,实行“中央定方向,城市负总责”的工作机制;分类指导则说明对房地产发展不同阶段的城市将有不同的指导,而近期部分城市的政策调控恰恰是对“因城施策”的灵活运用。
3认识三:全国房价保持“冷静”
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在部署2019年十大重点工作中,第一项就是要以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为目标,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三稳”提出的背后,展现了国家维护房地产市场稳定的决心。在“房住不炒”背景下,房价回归理性是大势所趋。现阶段,我们既不愿看到房价过快上涨,也不希望房地产市场过于冷清,稳定的市场环境和价格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的主基调,暴涨暴跌都不可能出现。
4认识四:“多渠道”保障住有所居
自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以来,保障房、租购并举的供应体系在保障老百姓住有所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保障房体系下有公共租赁房和共有产权房,市场体系下有租赁住房和商品房。这四类房在不同城市供应的比例不同,比如一二线城市的公租房、共有产权房和租赁房占比要扩大,满足居住刚需,四五线城市不需要建设共有产权房和租赁房,重点是完善公共租赁房和商品住房。
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作为房地产长效调控政策,不仅是科学住房观念的重要环节,更可以避免房地产市场大起大落,减少非理性购房需求。可以预见,2019年的房地产市场,绝不只是商品房唱独角戏。
推荐你看一觉醒来,微信“变脸”了,你还习惯吗? 2019年,中国经济如何迎难而上?
来源 / 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策划、文案 / 李景 温宝臣 林蔚(见习)编辑 / 徐晓燕
别捉急,咱们一一分析——
刚一开年,楼市的一举一动就吊起了大家的胃口,牵动了市场的神经。元旦前后,楼市的消息依旧强势霸屏:
1消息一:供应井喷但销量惨淡,北京一手房不好卖
曾经的北京楼市,据说卖家报价328万,买家从7点半砍价到夜里11点半,最终345万成交……
2018年的北京楼市则是另一番景象。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8年北京入市商品房住宅套数高达41983套,但成交套数仅有24971套,成交率只有59.5%。而2017年北京入市商品房住宅套数27169套,成交了26677套,成交率高达98.2%。因此2018年新建期房成交套数大概率刷新历史记录,成为北京自2005年有网签历史记录以来最差的一年。
与销售冷清相对,更多限竞房和共有产权房已在入市路上,供应量的井喷和库存的大幅上涨让购房者又开始全面观望。
2消息二:“开门红”变“开门冷”,元旦小长假多地楼市低迷
每年的元旦都是楼盘的“推货”节点,不少房企开足马力,加班加点卖房刷业绩……但今年的市场似乎并不买账,看房客仅为往年零头,“开门红”变成了“开门冷”。
2019年元旦期间,南京楼市新房认购1027套,成交158套,与去年同期相比,认购量下跌16.5%,成交量大跌54.34%。
深圳方面,30日和31日网签132套,较2017年的150套同比下降12%。北京市场网签暂停,30日住宅网签只有4套。
不少房企2019年的第一个小目标是完不成了。
3消息三:衡阳撤文、合肥澄清,地方楼市调控依旧谨慎
2018年12月26日,由衡阳市发改委和住建局联合发布的暂停执行“限价令”的文件流出,衡阳成为“取消楼市限价第一城”的新闻刷屏。
但是,这个政策还没来得及执行就宣告夭折。
12月27日晚,衡阳市政府官网发布《衡阳市撤销〈关于暂停执行“关于规范市城区新建商品房销售价格行为的通知”的通知〉》。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2月27日,又有消息称合肥悄悄放松了限购。
12月28日,合肥市房管局有关人士表示,合肥市未出台任何放松现有限购政策的文件,现在的购房资格审核仍严格按照现有限购政策文件实施。
4消息四:重庆调整“房产税”,市场神经再紧绷
新年第一天,重庆就来了个大动作,将“主城个人新购高档住房房产税起征点”由2018年的15455元每平方米调整为17630元每平方米。
一石激起千层浪。作为试水房产税的两座城市,重庆上海的一举一动,总能牵动市场敏感的神经。虽然此“房产税”非彼“房地产税”, 只针对增量(新购),不针对存量,但在如今房地产税呼之欲出的大背景下,这样的调整不禁让人疑惑重重。
楼市新闻多,如何不花眼?关于新年楼市的新走向,这四个基本认识务必牢记心间——
1认识一:“房住不炒”不动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构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
再次明确强调“房住不炒”,代表我国2019年仍将维持对房地产的调控力度。即便近期有部分城市对政策进行微调,但我国对房地产调控的力度并不会放松,遏制房价上涨的决心更不会改变。
2认识二:“因城施策”不放松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房地产调控政策提出了“因城施策、分类指导”的要求,这说明楼市调控政策不会搞“一刀切”。
因城施策表明一城一策的房地产管控措施仍会长期存在,并且要制定一套长效机制,实行“中央定方向,城市负总责”的工作机制;分类指导则说明对房地产发展不同阶段的城市将有不同的指导,而近期部分城市的政策调控恰恰是对“因城施策”的灵活运用。
3认识三:全国房价保持“冷静”
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在部署2019年十大重点工作中,第一项就是要以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为目标,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三稳”提出的背后,展现了国家维护房地产市场稳定的决心。在“房住不炒”背景下,房价回归理性是大势所趋。现阶段,我们既不愿看到房价过快上涨,也不希望房地产市场过于冷清,稳定的市场环境和价格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的主基调,暴涨暴跌都不可能出现。
4认识四:“多渠道”保障住有所居
自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以来,保障房、租购并举的供应体系在保障老百姓住有所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保障房体系下有公共租赁房和共有产权房,市场体系下有租赁住房和商品房。这四类房在不同城市供应的比例不同,比如一二线城市的公租房、共有产权房和租赁房占比要扩大,满足居住刚需,四五线城市不需要建设共有产权房和租赁房,重点是完善公共租赁房和商品住房。
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作为房地产长效调控政策,不仅是科学住房观念的重要环节,更可以避免房地产市场大起大落,减少非理性购房需求。可以预见,2019年的房地产市场,绝不只是商品房唱独角戏。
推荐你看一觉醒来,微信“变脸”了,你还习惯吗?
来源 / 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策划、文案 / 李景 温宝臣 林蔚(见习)编辑 / 徐晓燕
-
-
- 人民盼一统!捷克斯洛伐克却为何分裂?
-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 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 NO.836-捷克-斯洛伐克 作者:Andy 制图:孙绿 / 校稿:猫斯图 / 编辑:棉花 点这里,听捷克斯洛伐克分家史 - 来自
- 地球知识局
-
-
-
- 请回答,2018—— 杨苡:百岁,许个愿吧
- 请回答 2018 2018过去了,你的计划实现了吗?你的愿望达成了吗?你爱的人还在身边吗?你曾耿耿于怀的事儿都放下了吗? 一年过去了,我们都找到答案了吧。 Believe 第二期 杨苡 翻译家,
- 北青天天副刊
-
-
-
- 下班后的2小时,决定你未来5年的薪资 丨给你加薪的,永远不是老板
- 不知不觉已经是2019年的第二天了。 每到年末,新年交替时,很多人内心底层的匮乏感和焦虑感会被重重的勾出来: “时间怎么过的这么快” “又老了一岁” “年初定的目标又没达成” ...... 建立
- 聚透Talenset
-
-
-
- 元旦市场“开门冷”,全年楼市怎么走?
- 都说新年要有新气象,房地产市场在经历了2018年的政策调控之后,2019年会展现怎样的新局面?房价会走出何种趋势?政策会有怎样的变化? 别捉急,咱们一一分析—— 刚一开年,楼市的一举一动就吊起了
- 经济日报
-
-
-
- 2018年度盘点六|互联网公司上市与破发齐飞,戳破估值泡沫
- 蓝鲸TMT记者 刘敏娟 在今年上市的互联网企业中,相比上市首日,境外股破发率近80%;这些企业上市到今天,80%IPO的基石投资人在亏钱,再往前看Pre-IPO轮有50%的投资人在亏损,甚至还有2
- 蓝鲸TMT
-
-
-
- 蔡英文不同意一国两制?祖国统一,还要你同意?
- 乌鸦上尉作品 首发于微信号 乌鸦校尉 微信ID:CaptainWuya 大家好 我是乌鸦上尉 今天网友们谈得最多的话题 就是台湾问题了 因为在四十年前的元旦 我们发了一个《告台湾同胞书》 正是这样
- 乌鸦上尉
-
-
-
- 董艳芳: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着力点
-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要把提升组织力作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这是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根本要求。党中央近日印发《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对党支部工作作出全面规范。这对于加强党的组织
- 红旗文稿
-
-
-
- 热点怎么蹭?我总结出19种技巧,百试不爽!
- 本文作者:浊水溪边 授权运营公举小磊磊(公众号ID:gongjulei)全网独家首发 热点就是运营者撬动地球作支点。 每当发生热点事件时,有没有发觉那些大咖级的公众号都会在极短的时间内从不同的角度去解
- 运营公举小磊磊
-
-
-
- 2030年电视和视频行业前景的四种设想 |德外独家
- 来源:Deloitte Germany 作者:Klaus Boehm, Ralf Esser, Paul Lee, Jasmin Raab 编译:陈梦甜 电视和视频市场具有高度的动态性,驱动因素众多
- 德外5号
-
-
-
- 2018年,11条已经被忘却的重要新闻
- 戳上面的蓝字关注我们哦! 盘点2018年新闻的时候,我选出了11条眼下看来是小事,长期看来却很可能产生重要影响的新闻。这里做一次分享,也做一个存档,十年后再来看准不准。 一. 荷兰通过器官捐献“推
- 马前卒工作室
-
-
-
- 力拓宣布全自动无人驾驶列车正式运营
- 2018年12月28日,力拓集团(Rio Tinto)宣布成功完成价值9.4亿美元的AutoHaul项目,在位于澳大利亚西部的皮尔巴拉地区长达1700公里的重载铁路网上实现了自动化运营。该网络被称为“
- 铁路视点
-
-
-
- 什么是小趋势?「2018 罗振宇跨年演讲复盘」
- 上进的你,就该拥有一套高效生产力系统。 我是镐赞。你的生产力教练。这是我的第 363 篇原创日更。 01 关键词 如果你观察,小趋势这个词,是跨年演讲中最高频出现的一个词。 而全场唯一一张重复出现的幻
- 青狮营
-
-
-
- 2018年终集锦(二):这里有一份A股好公司的锦囊(共计39家)
- 欢迎关注“诗与星空”!想要加入财报讨论群的可联系本公众号官方微信:YaYa2000 新年快乐 - 加载失败 ╥﹏╥ - / 00:00 2018年最后一天,我写了一篇年终总结,把我这一年写过的带地雷的
- 诗与星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