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瓷器曾称雄世界近2000年。16世纪起,由于东方航线的开辟,欧洲的上流社会和知识阶层开始热忱地关注东方,中国外销艺术品受到各国市场的普遍欢迎。
清 粉彩西洋海港风景图杯 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清 粉彩西洋海港风景图杯 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港口是文化输出的重要中转站,这类题材在外销瓷上被广泛应用。
清乾隆 广东铜胎珐琅花卉纹提梁壶连兽足炉一套 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清乾隆 广东铜胎珐琅花卉纹提梁壶连兽足炉一套 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器身鼓腹,折枝花卉纹,瓷胎的素雅衬托了精密繁复的雍荣华贵。其中,瓷器的输出量最大,中国外销瓷器以其晶莹的质地、美丽的色彩引发了西方人士的热烈追捧,人们开始争相购藏。外销瓷在此时大量运销海外,仅在18世纪的100年中,中国瓷器输入欧洲的数量,据最保守的估计,也在6000万件以上。
清雍正 青花《西厢记》故事人物小碟 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清雍正 青花《西厢记》故事人物小碟 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西厢记》或许是中国古典小说中呈现在西方人面前最早的文本之一。这种世俗爱情题材受到中国大众的广泛喜爱,也被当作具有浓郁中国世俗情调的媒介远舶西方。
清代外销瓷是在中西贸易中,逐步适应国外市场的需求和喜好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彩绘瓷。按照装饰风格,清代外销瓷分为两类:一类是以中国传统纹样来装饰,具有浓郁的东方时尚风格,这类瓷器以中国传统人物、山水、鸟兽、花草、祥瑞等为主题。
清乾隆 粉彩花卉西洋纹章茶壶杯碟一套 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清乾隆 粉彩花卉西洋纹章茶壶杯碟一套 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由猫头鹰和蔓草纹圈组成纹饰,这很可能是某个欧洲贵族的图腾。
清 粉彩花鸟西洋人物图茶杯一对连托碟 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清 粉彩花鸟西洋人物图茶杯一对连托碟 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繁复的花鸟纹簇拥着欧洲贵族女性的肖像,彰显着中西结合的审美品位。
清 仿宜兴梅樁形银茶具另一类是专供海外市场需求的特色品种,即东方和西方装饰相结合的风格。瓷器上一般绘画欧洲题材,并且采用西洋绘画技法。因此,它既保留了中国陶瓷彩绘艺术的传统,又吸取了欧美的艺术精华,堪称中西文化交流的结晶,是当时世界上最伟大的文化(中国)和最发达的文明(欧洲)相交融的产物。
清 外销英国饰描金珐琅彩西洋人物鼓腹壶清 外销英国饰描金珐琅彩西洋人物鼓腹壶这套茶具是18世纪初于景德镇烧制成的素色白瓷,画风具有西洋绘画的神采。
约1750年 外销兽钮六方壶
清 外销贴花圆桃壶
清 外销描金青花楼阁人物纹缠耳直筒壶清 外销描金青花楼阁人物纹缠耳直筒壶传统的青花山水纹样,表达了中国文人远离喧嚣的心境。这类题材在外销瓷中数量庞大。清代外销瓷是向欧洲传播中国人文精神的媒介和载体,曾极大地促进了欧洲著名的“洛可可”艺术的兴起和发展,它们甚至促进了欧洲饮食文化的进步,乃至清代外销瓷茶具和茶的传入一起改变了英国和欧洲。原文作者:齐民原文来源:《中国收藏》2018年5月刊《欧洲茶具 中式品位》(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删减)《中国收藏》官方授权,欢迎分享!如需转载,请私信联系!
想了解更多艺术推介与艺术收藏,欢迎使用【文藏APP】,关注【文藏】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头条号更多精彩内容等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