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念慈,明清家具收藏家、中国木作及家具研究会副主席、香港华艺大荣董事长,出身于家具收藏世家,是中国古董家具收藏的先行者。他自18岁起就跟随母亲到广州、上海等地寻找古董家具,多年来经手古家具无数。他对中国传统家具的鉴赏、研究、理解以及丰富阅历,使其蜚声国内外业界。
蒋念慈作为古董家具的收藏大家,蒋念慈收藏的老家具数量众多,材质从榆木、榉木、柏木、杉木、花梨、酸枝木到黄花梨、紫檀等名贵木材,几乎无所不有,数件藏品曾创保利、嘉德拍卖天价纪录。他还曾参与策划过多次家具展,见证了中国古典家具展从简易的家具排排坐,到各种形式和概念的出现。那么,蒋念慈对艺术品收藏,尤其是古董家具的收藏,有怎样的理解和建议呢?他又怎样看待收藏与家族传承的关系呢?以下是蒋念慈入行多年的经验与观点,分享给大家。 收藏首先要寻找价值洼地 关于收藏,我倡议大家首先寻找“价值洼地”。很多人容易混淆“价值”与“价格”,我们谈论的是“价值”的洼地,那么什么是有价值?价值是因人而异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定位,就我自己而言,在我的能力范围内有机会了解并有能力深入研究的事物,即为有价值的,但我认为有价值的事物其他人不一定也认为有价值;另外,我认为如果一件事物已经被反复研究得足够仔细、又或者自己根本没有能力去研究它,那它也是没有价值的。所以,价值是一个极具个人化的的概念,它并不具备普遍性,而是取决于个人的兴趣、知识和挖掘价值的能力等。
清 乾隆 紫檀有束腰雕西番莲条桌这是一件标准的有束腰结构的条桌。桌面面心两拼,下设四根穿带,方回纹马蹄足。我们该如何寻找价值?我们经常谈论艺术品收藏与投资,那么在芸芸艺术品中,我们如何发掘其价值?单取研究木器家具的元素为例:当中可分文房小件、家具、建筑构件等;又分各类材质如黄花梨、紫檀、酸枝木等等;当中又细分家具类别中的坐具、卧具、屏风等,其他特性、形制/功能、地域的划分、不同的形制,涉及面非常广泛就不一一列举了。在众多的已知和未知元素中,我们如何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我们是否有能力从纵向或横向去挖掘这些元素之间的特别联系,从而深挖它背后的文化内容和价值?如果我们并没有去挖掘的想法或者能力,那么上述价值则与我们无关。
清 乾隆 紫檀有束腰雕西番莲条桌 局部此桌用料考究,无拼无补,制作工艺娴熟,牙子与腿足相交处挖“牙嘴”作,铲地浮雕西番莲纹。雕饰生动、精美、流畅,有典型的乾隆时期宫廷家具的特征。似应出自造辨处广州工匠之手,应圆明园的陈设而特制的器物。此桌保存完好,未经修整,包浆古雅,殊为难得。 如何为自己的收藏增值 假如我们已经有动念去挖掘这个价值洼地,并且也有能力去继续开发它,那我们应该马上动手去买东西,还是继续研究得更加深入和持久,但不参与市场实战?以上两种我个人都不赞同。我的建议是大家做足大量功课和财力准备后,可购入一到两件藏品,尽量从自己熟悉的渠道开始,例如相熟的古董商、拍卖市场、行家交流市场等。购入藏品后,再从这一两件藏品去反复审视自己对其价值发掘的成果,有时候可能印证自己的发掘成果相当丰富,有时候则可能是另外一些情况,比如原本自认为很新鲜的观点或者成果,别人已经开发完了,如果有诸如此类情况则可以促使自己停下来再思考今后的方向;反之可以确认自已的观点角度新鲜与众不同则可以大步前行继续深入。当然在古董收藏研究探索中的“真假与仿品”是个大是大非的问题,切戒"迷信"二字,一切都必须是合乎理性和科学性的。然而"美"却是一种无极限的追求,也可能与个人悟性有微妙关联,除了与同品种范围内的比较,可以跨界的借鉴对比。不管怎样,购买的过程是美妙的,除了能拥有物品升值带来的收益,也可以享受到后续的深入研究过程中带来的愉悦,都是相当不错的体验。假如发现有些藏品,它们已拥有很多出版和着录,这当然是加分项;而有些藏品,可能本来是没有出版和着录的,但通过你仔细研究后找到了它们的来源,这同样是相当具有话题性的加分项。所以,除了正确判断收藏方向外,运气也是一项相当重要的因素,因为通常具有爆炸性价值增长的藏品是可遇不可求的。最后,假若你的定位是考虑将来要售出这些藏品的话,现在就需要思考你的藏品的受众群,并为之制定合适的推广计划。我还是以古董家具为例,在大概20年前,能承受高价古董家具的大部分为外国人,他们不喜欢颜色深的家具,所以紫檀不太受欢迎,但我当时考虑未来的受众将会是中国收藏家,故而将此类家具推介给国内买家,结果受到欢迎。如果让我现在看未来的市场,我会将受众定位为年轻人。年轻人将来会买些什么?他们喜欢什么?这些是我现在就需要考虑的问题。所以我现在经常与年轻人群体交流古董家具,以及他们可能以前未接触过的一些细分类别。这是可以让双方面学习受益的行为,大家愿意为其努力。另外,在运作方式上也可以下点功夫,要擅于利用天时、地利、人和以及媒体来帮助增加藏品的价值。例如在2008年以前,以古董家具收藏为例,中国内地还没有展售的概念;而国外则大部分采取先展后售的方式,并且取得了很不错的效果。有展览经历能为藏品加分(必须是有一定代表性的展出效应或是高品质的展览),本人即联合中国嘉德参考此类方式,由中国文物学会主办、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承办,并邀请钓鱼台国宾馆、紫禁城出版社、颐和园管理处共同协办了“2008年中国古典家具精品展暨国际学术研讨会”。除了展览,寻找名人背书也是常用的加分项之一。
清早期 紫檀黑漆褡裢式炕桌 蒋念慈收藏品炕桌以紫檀为框架,软木漆面。将质地坚硬、色泽凝重的紫檀,与材质稳定、不易变形的软木完美结合,是一种较为讲究的工艺。在结构上,采用了“攒接”、“跺边”的做法。桌面髹黑漆,桌底髹红漆。这些都是苏式风格家具的典型特征。此炕桌工艺手法娴熟,做工精细,所有横坚木材相交处都为“委角”圆润过渡,沿外边起窄窄的皮条钱,皮条织上起“洼”,这些特征都表明它是一件精致的宫廷家具。此炕桌原为陈梦家先生存藏。陈梦家(1911~ 1966),著名考古学家、金石学家,曾任北京大学教授。陈氏对中国文物有极高的鉴赏力,收藏古代漆器及明清家具,所藏37件明式黄花梨和紫檀家具著录于《明式家具珍赏》(王世襄著,三联书店,1985年),现藏上海博物馆。 收藏的乐趣不止金钱上的收益 除了刚才说的价值开发成功后带来的金钱上的收益是我们收藏乐趣的收获之一,此处对藏品的研究、搜集、上手、保护等过程本身,也是很大程度的收获和享受。只有真正享受这个过程,才能真正领略收藏的乐趣。例如我自己在对家具的修复、对小件物品的设计包装的过程中,都是乐在其中的。就像前人说的,收藏的过程中自己是否真正“玩透”了这件藏品,意味着是否对其有足够的认知,将它的价值完全地开发出来;如果在还没有足够认知的情况下就卖掉了,那是相当可惜的。当然每个收藏家“玩透”一件藏品的时间和深度可能都不一样,短则三五年,长则三五十年,甚至一辈子。在这个时间里,是人和藏品一起成长的过程。“玩”得好、“玩”得久的藏品,有时候甚至可以成为收藏家的一张标签名片。例如香港的叶义医生大家都知道他是著名竹刻收藏家,但却没有多少人知道他是什么科的医生。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各得其所。有时在“玩”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奇思妙想。例如我除了收藏家具外,也收藏了一些竹木牙角文房雅玩,例如古董带钩,我甚至想把它们变成日常身上能用的物品。但我也遇到困难,就是到目前为止一直找不到符合要求的编织师傅能做出自己想要的效果的腰带,这其实也是乐趣之一。我需要不断寻找,今天实现不了不代表以后不行。又例如伍嘉恩女士把黄花梨木家具“玩”透了,加入自己的审美情趣,所以有了“选中之选”、“木趣居”等专题,在国际上有黄花梨皇后之誉称。
古董带钩在“玩”这件事情上,我认为气魄是相当重要的,气魄和能力并不是一回事,它是一种“不服输”“我一定能做到”的气质,有气魄的收藏家能引领一个潮流,带领共同志趣的同好前进,当然也就能收获一帮志同道合的知己挚友。这也是收藏的乐趣。收藏可能是一条寂寞之路,也许是个人修炼的最好方式之一。在这条路上,当没有人理解你的时候,你是否可以保持冷静和沉稳呢?我们最终都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但是在生命结束之前,我们能做些什么来成就我们的人生呢?如果能通过收藏来成就人生我相信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
明末 黑漆描金花卉纹交椅交椅为圆后靠背的圈椅型交椅,全张交椅木胎髹黑漆,漆上描金花,椅圈处理尤为精妙,线条柔婉流畅顺势逶迤而下,圈手出头部份为双外旋翻卷,椅下设有脚踏,典型明式交椅特色 如何出售藏品 市场行情价格应是大众给该艺术品的评级评分,而“玩透”了的藏品,如果想出售,方式方法有很多,例如拍卖、私人洽购、藏友交流、成立艺术品基金、分拆销售等,还有目前国内尚未开始实行的一种方式——向博物馆或机构收取酬金借展。当然出让只是一部分收藏家的个人选择,更多的收藏家可能从不考虑这个问题。是否出售绝不影响把藏品玩透这一个行为。这是两件截然不同的事情。
清早期 紫檀有束腰方马蹄足三屏风式扶手椅(一对)清代宫廷风格的扶手椅是由屏风式罗汉床和宝座演变而成,有别于普通的椅子。这类坐具颇有威仪和气势,是清早期开始流行并最具清式风格的一类家具。传世的清式扶手椅,其结构和装饰多数都相当繁复,相比之下,此对扶手椅十分简洁,隐约还有明式家具的影子。此椅的一些工艺特征,如藤编软席座面,牙子与束腰一木联做。典雅的雕饰,较大的尺寸,都显示出较早的时代特征。据此,可以认为这是一对制作于康、雍时期,在清式扶手椅风格形成初期的作品,当是出自宫中造办处来自广州地区的工匠之手,是传世清式扶手椅中的佼佼者。 艺术品收藏对于家族传承的重要性 曾经有人问我为什么要收藏有价值的艺术品呢?与大家一起设想一个小故事:两个小男孩放学后去踢球,一个小男孩对另一个小男孩说:“我爸爸今天给我100万(1000万甚至1亿)。”另一个小男孩只能说:“哦,这样啊,知道了,那我们去踢球吧。” 但如果同一时境这个男孩说:“我爸爸今天把他最心爱的(书画、椅子、柜子、玉器、瓷器等其一物)送给我了。”另一个男孩肯定会好奇地问:“那是一件什么东西?你爸爸为什么这么喜欢它?他又为什么会送给你?我可以去你家看看吗?”……艺术品的故事永远比金钱的数目吸引聪慧之人,艺术品的价值不是单方面能用金钱来直观衡量的。在家族传承及家族名望上,只谈金钱的数额是肤浅的,而艺术品的收藏及传承,可能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来维系,它能让一个家族更有底蕴、更有凝聚力;凝聚力自然又是生产力和创作力的最大公约数,所以艺术品收藏对于家族传承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更夸张的说法,它可以成为一个家族的背景与光环。 如何维护与管理艺术收藏品 对于艺术品的维护和管理,我觉得首先艺术品保险是很必要的。给艺术品购买专门的保险,可以预防盗窃和损坏,而且每一期都需要更新价值(守护)。如果艺术品被盗或者出现损坏,就可以由保险公司来承担损失,这方面可以聘请各类别有关专业人士参与(诚信)。很多家庭会把收藏的家具或器物放在家中进行日常使用,这个时候就需要悉心爱护。不要粗鲁地对待艺术品,当大家认识到它们的价值,使用起来的时候就自然格外地细致和小心(知礼),在家中培养晚辈对艺术品的敬畏心,从小习惯巨大价值近在咫尺而不为所动(睿智)。对于不同种类的艺术品,维护方式各有不同。譬如书画和家具要注意避免阳光的直接照晒,而铜器需要维持在干燥不潮湿的环境里等等。以家具为例,在收藏的过程中是需要进行打蜡或者是擦油来保养(知识变常识);玉器和小件的木器则可以通过上手把玩的方式来盘养等等。其实这些维护的程序也可以被看成是“玩”艺术品的过程。如果把艺术品买回来以后就束之高阁,我觉得是不对的(慎始慎终)。至于艺术品的修复是一门专业的技术,应该交付专业的人来做,不属于藏家维护的范畴。
清 乾隆 紫檀独梃柱六方桌此桌下部为高束腰须弥座式六方座,中段设宝瓶式挺柱,承载六方桌面。这是一件典型的乾隆时期的宫廷家具,结构及雕饰繁复至极。透雕、圆雕、起地浮雕、铲地浮雕都能在此件家具上看到,是一件广式风格的宫廷家具。 艺术收藏与现代人的生活 我个人最实际和直观的感受就是,如果一个家庭里面有了艺术品,是可以让整个家都燃亮起来的!如果是单身,收藏艺术品会让人觉得你有很好的修养和内涵;如果是年轻的两口之家,收藏一些艺术品会让两人之间互相感受到一种稳定和谐与持久的爱情;而如果是有孩子的家庭,收藏艺术品则可以提高孩子的涵养和提升他们的气质。自从我有了孩子,我觉得最能让女儿提升气质的就是两个途径:书籍与艺术品。如果一个家里面完全没有艺术品或书籍的存在,会让人觉得个体没有深度、家庭则缺失些什么的感觉。
清中期 紫檀树根随形笔筒笔筒用紫檀树根随形制作,纹理蜿蜒,瘿结累累,自然天成。此笔筒手感沉重,表面曾推生漆处理。经近三百年之风化、把玩,已生玻璃质的光润陈包浆。从其铭刻的款识获知,它曾是乾隆年间浙江海盐嘉禾七子之-的枫江湖楼主朱笠亭案头之物。 决定一件古董家具价值的关键因素 1. 造型2. 罕见和独特(存世量)3. 用料和材质4. 制作年代5. 结构和制作水平(包括雕工)6. 保存状况7. 修复质量8. 名气 至今最钟爱的几件藏品 根结类家具和佛教道教有深远的关系,在历代也都深受文人欢迎。古代文人尤其钟爱这类家具卓尔不群、超凡脱俗的风采。此外,根结家具在宫廷御用中也不难看到经典示例。根结家具的审美与高低,鉴赏办法与山子接近。我整理了一个“七字鉴赏法”,用我熟悉的广东话念起来很顺:皱、透、丑、漏、油、旧、瘦。欣赏根结家具最重要的是神韵,而不是仅仅是型似,代表的是一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形而上哲学,即“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
根结条桌喜爱根结家具的群体有这样的共性:不喜欢随波逐流,有自己的性格,有自己的风骨。这也是中国文人的写照。适逢盛世,在一片繁荣的“披紫挂黄”的家具世界中,我时常想,我们是不是可以把家具范围看宽一些?不要总是盯着明式、清式家具,或者黄花梨、紫檀家具,拓宽我们的研究范围、收藏范围,也丰富一些我们的生活和审美,如此,也不至于辜负当下我们生活的盛世。文·图 | 蒋念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