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波神庙西班牙是个充满异域风情而又绚丽多彩的,有丰富历史、艺术、人物和宫殿、教堂、城堡等文化精华的国度。为了能够较全面深入地了解这个国家,这次选取了其中三个最有代表性,也是最漂亮的城市马德里,巴塞罗那和塞利维亚前往,出行前也翻查了一下她曲折的历史:(摄影:凉爽 )
诺瓦广场上的古罗马城墙公元前19年,罗马人入侵并征服整个伊比利亚半岛,此后在长达500年的时间里西班牙成为罗马帝国的一个省。公元5世纪,罗马帝国开始走向崩溃,导致西哥特人的入侵并对伊比利亚半岛进行统治。公元710年,由于争夺王位,西哥特人的一位王位竞争者寻求阿拉伯人(又称摩尔人)的帮助,从而开始了摩尔人的入侵历史,从而西班牙开始了为期近800年的伊斯兰统治,称做“安达卢斯国”。
西贝莱斯广场公元11世纪,西班牙的天主教徒开始大举反攻,史称“收复失地运动”。1474年,卡斯蒂尔女王伊莎贝拉嫁给了阿拉贡的王子费尔南多,卡斯蒂利亚和阿拉贡两个王国联姻,为两个王国的最后统一奠定了基础,结婚后两人以平等地位实行王国共治。此时,摩尔人由于内部纷争势力范围逐渐减少,最后一块领地也不战而降,天主教徒最终收复了格拉纳达以及摩尔人的王宫阿尔汉布拉宫,自此奠定了西班牙统一的坚实基础。
皇宫同年,伊莎贝拉女王力排众议,坚定支持哥伦布航海探险,最终发现美洲新大陆,给西班牙带来了无穷无尽的财富。西班牙征服者摧毁了阿兹特克文明、玛雅文明和印加文明,将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广阔土地纳入自己的版图。至卡洛斯一世时期,西班牙已达到历史上的全盛时期,统治近半个欧洲和美洲大陆的大部分地区,使15到16世纪成为西班牙名副其实的黄金世纪,成就了影响全球的“日不落帝国”。1588年,由127艘舰船组成的西班牙“无敌舰队”,在多弗海峡被英国具有更高机动性的由80艘舰船组成的舰队打败,从此,西班牙国势一蹶不振,海上霸权也由英国取代。1837年,伊莎贝拉二世在通过了君主立宪法案后,使西班牙结束了300多年的共主联邦模式,成为君主立宪制国家。1931年,王朝被推翻,成立共和国。直到,1975年,佛朗哥去世后,卡洛斯一世登上王位,颁布新宪法,西班牙恢复为君主立宪制国家。第一站马德里,西班牙首都,在摩尔人边贸站"马格立特"旧址上发展起来的城市。1561年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将该国首都从华拉度列迁入此地,由于其特殊的地位而得到迅速的发展。
皇宫马德里皇宫是仅次于凡尔赛宫和维也纳皇宫的欧洲第三大皇宫,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最精美的宫殿之一,是波旁王朝第一代国王腓力一世下令修建的法国和意大利风格的皇家宫殿。
格兰维亚大道的格兰维亚饭店马德里是个相当适合步行漫游的城市,从皇宫出来沿途尽是艺术、文化古迹,到处都是世界知名的博物馆和艺术殿堂。市内街心公园、喷泉众多,广场各具特色,如:太阳门广场、中央广场、西班牙广场、哥伦布广场等。我们先到马德里西班牙广场。几乎每个西班牙城市都有西班牙广场,马德里的这座西班牙广场,位于格兰维亚大道的西端。
西班牙广场马德里西班牙广场的中心是塞万提斯纪念碑,包括上方的塞万提斯石雕,前方的堂吉诃德和桑丘·潘沙铜像。广场的正背面是117米高,建于1953年的西班牙大楼,偏西面的是142米高,建于1957年的马德里塔。塞万提斯的一生极为坎坷,文学巨著《唐·吉诃德》中的俘虏经历就是塞万提斯这段生活的真实写照,但也正是这样的挫折经历才造就了他和他的不朽之作。在由诺贝尔评选机构组织的一次评选中,《唐·吉诃德》甚至击败莎士比亚和托尔斯泰等世界文豪的作品,夺得了“世界最佳小说”的称号。有统计这本小说是除了《圣经》外,世界上被翻译成各国语言最多的书。而在中国,根据199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在出版《塞万提斯全集》时曾作了一个统计:1922年至1997年,在中国就出版了19个不同版本的《唐·吉诃德》。可见这部巨著在全世界范围内影响力之广。
广场雕像堂吉诃德这个虚构的人物,代表着欧洲骑士精神,总是一副勇往直前的样子。塞万提斯是要用小说来揭露封建教会的专横,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困苦,讽刺社会上流行的骑士精神;其实那时骑士早已绝迹一个多世纪,但堂·吉诃德却依然沉迷于骑士小说,时常幻想自己是个中世纪骑士,却被现实社会撞得头破血流。现在,堂吉诃德的名字也许被赋予一个特定意义:一个热衷幻想,脱离实际、主观迂腐、顽固落后的同义语。不过有不少人认为它的正面意义是“不懈追求”的精神。广场上的雕像刻画的是唐吉诃德骑着他的瘦马、胖胖的仆人桑丘骑着毛驴紧跟其后,神态栩栩如生,后方的塞万堤斯雕像似乎像父亲一样俯视着唐吉诃德和桑丘。
西班牙大厦广场北面的是著名西班牙大厦。这座大厦曾经是全欧洲的最高楼,共有25层,高117米,1953年落成,后来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出资2.6亿欧元(约合22.5亿元人民币,每平米价格约人民币27000元)收购了马德里的这座地标建筑,在马德里的中心位置有了中国人投资的以西班牙国家命名的物业。
阿尔穆德娜大教堂离西班牙广场不远处是阿尔穆德娜圣母大教堂,她与马德里皇宫隔着兵器广场相望,传说圣母阿尔穆德娜,她一辈子都在为马德里默默祈祷,每天从不间断,正是这份信念和执着赢得马德里人由衷的尊崇,并因此成为马德里的守护神。
教堂门前像
阿尔穆德娜大教堂
阿尔卡拉凯旋门离开教堂过了一条街来到了独立广场,广场有个古老的凯旋门阿尔卡拉门,它是西班牙马德里的一座新古典主义建筑,也是马德里的一个地标性建筑。然后我们坐车到圣米盖尔市场广场。这座市场建筑外立面采用时尚通透的玻璃幕墙形式。市场里水果、海鲜、巧克力、酒类、西班牙火腿和各种小吃一应俱全.
马约尔广场从圣米盖尔市场广场出来,穿行一道拱门就是著名的马约尔广场。马约尔广场是被欧洲国家写入建筑史的顶尖广场之一,马约尔Mayor是“大”和“主要”的意思,马约尔广场就是大广场。广场中央是菲利普三世在马背上的青铜塑像,马德里马约尔广场正是他在1619年主持修建的。
太阳门广场沿街道来到太阳门广场,广场呈半圆形,有数街道从半圆中心呈放射状向外延伸。这座广场是马德里市民政治活动中心和商业中心,永远人声鼎沸。闻名于世的“谣言场”和咖啡馆中的“闲谈会”都在这里。久而久之,这个地方的名气越来越大,后来一些社会名人、知识分子也常来此凑热闹。
索菲亚王后艺术中心(入口大堂)去其他城市可以不看博物馆,但来马德里就必须去看了,因为都是世界级的博物馆。马德里几个著名博物馆都在市中,距离都不远。索菲亚王后艺术中心是世界最大的博物馆之一,偏重西班牙本身的艺术风格,以现代艺术风格为主,包括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到二次战后的前卫派等。最著名的就是毕加索的《格尔尼卡》。
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名画馆藏之作,毕加索的《格尔尼卡》,这幅壁画表现的是1937年德国空军疯狂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的情景。这是幅巨大的壁画,站在壁画前的观赏者表情凝重,我很不愿意让照相机的快门声惊动他。这是幅表现痛苦受难和兽性的抽象画,画的右上角举起双手的妇女将被屋上的火焰砸中,右下角另一个妇女艰难地拖着扭曲的身体走向画面中心,左边是一个母亲抱着死去的孩子痛哭;地上握着断剑的断手,断剑上隐约有一朵鲜花。画面正中一匹嘶吼的马。毕加索用立体主义的手法借助几何线控诉了法西斯战争惨无人道的暴行。欧洲多数国家的博物馆都不能拍照,当知道这里可以拍照时有点惊喜。
普拉多博物馆普拉多博物馆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博物馆之一,建于18世纪,是收藏西班牙绘画作品最全面、最权威的美术馆。收藏不仅有纪西班牙作品,最著名的是西班牙画家戈雅Goya的作品,也有不少佛兰德斯和意大利艺术家的珍品,提香,拉斐尔,波提切利,鲁本斯等绘画大师的作品。
普拉多博物馆左边的教堂普拉多博物馆的藏品大约有五千幅素描、两千幅版画、一千种硬币及奖章、两千种装饰品及其他艺术品,700多件雕塑作品,但最主要的藏品是大师们的绘画作品,大约有8600幅,使普拉多博物馆跻身于世界著名博物馆行列之中。如此多的作品,似乎比意大利顶级美术馆的藏品数量还要多,游客实在难以消化,展品之丰富值得花上大半天时间来参观。整个博物馆都不允许拍照,参观之前记得拿一张导览宣传单,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不要错过这些世界名画。欢迎搜索 关注微信公众号“贤谈雅记”,阅读好文,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