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赏乐|章世和讲座《南京历代名歌背后的故事》听课笔记
  • 来源:蓑翁论书
点击上方“蓑翁论书”蓝字,即可关注本公号。章世和讲座《南京历代名歌背后的故事》:举办时间:2018.7.28下午两点到四点 举办地点:金陵图书馆一楼多功能厅主讲者简介:南京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让世界倾听我们的声音——南京六合民歌《茉莉花》在《广播歌选》上撰文《“小花”何能香四海》,探讨《茉莉花》的流传原因《茉莉花》流传的内因:1.作品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根据民歌《鲜花调》(六合金牛山地区民歌)改编的作品,部队文艺干部操刀改编——1942年,《鲜花调》的简谱版本出现,表现男女爱情的民间小调;2.具有流传的内在动力——从《鲜花调》里的三种花改编为《茉莉花》里的一种花;3.适应人们的审美需求——《茉莉花》不同版本的风格区别——地道的中国民歌与意大利歌剧版本的中国风民歌——中国亲闺女与具有中国血统的洋妞4.蕴含潜在的价值——一首歌唱红一个地方——无锡《太湖美》,厦门《鼓浪屿之歌》。《茉莉花》流传的外因——流传的几次重要机遇:1.1957年首次进京演出2.1959年首次出国演出3.1965年随周恩来总理出访演出4.1982年收进亚太地区音乐教材(《茉莉花》成为扬州市歌,南京、苏州也曾有意将其作为市歌)5.1997年香港回归仪式上演奏(民间说法:《茉莉花》的第二国歌说)(解放军军乐团作曲家严晓藕编配了在香港回归仪式上演奏的《茉莉花》版本)章世和主编的《南京历代名歌》一书简介:选了跟南京相关的30首歌曲1.彰显南京音乐文脉的书2.音乐与文学相互交融的书3.一本会唱歌的书4.内行外行都能读的书书中曲目示例:《桃叶歌》《乌衣巷》《牡丹亭.游园》《桃花扇.寄扇》《枉凝眉》……书中曲目串讲:最有影响力的歌——《茉莉花》最古老的歌——《桃叶歌》(东晋.王献之)——据《魏氏乐谱》翻译整理,当代80后年轻音乐人改编演唱——王献之与小妾桃叶(东晋美女加才女)之间的故事——桃叶与桃叶渡《团扇歌》(又名《答王团扇歌》)——与《桃叶歌》同题材的歌曲——创作者:东晋.桃叶书中最后一首歌——《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纸篓里捡来的“国宝”(语出毛泽东的秘书田家英),跟随《东方红》一起走红——田家英(1922-1966)——对中共、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和南京人民的特殊意义章世和QQ邮箱:274710296(本文是蓑翁为章世和先生2018年7月28日下午在金陵图书馆做的《南京历代名歌背后的故事》讲座整理的听课笔记,笔记已经章先生本人确认,配图为蓑翁自摄,供大家参考。)如果对本文感兴趣,欢迎朋友圈,谢谢!这里是:蓑翁论书,微信号:wengonbooks@江海一蓑翁 的个人原创作品发布平台,从书出发,畅谈一切优秀的思想、文化与艺术,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转载、合作或其他事宜可邮件24627449@qq.com或者加我私人微信号:batongyang(注明“蓑翁论书”粉丝)!

<< 41 42 43 44 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