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冠中画里的旧时江南,在这个小村落复原了…………
  • 来源:园林景观研究院
可曾想过,没有乡愁的地方是什么样子?每当提起画家吴冠中,很多人就会想起他笔下的旧时江南,白色屋子连绵成片,黛青瓦顶参差错落,曾经是寻常巷陌,多年后却是回不去的故乡!▼吴冠中笔下的江南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江南,其中最美的或许是吴冠中画里的那个,干净笔触,写意画风,超实入境,超凡入圣。对于久居城市的人来说,这种秀润淡雅的美感和惬意,已然是内心深处的世外桃源!如今,它活生生变成了现实:作家郁达夫曾在小说《东梓关》里描述:这是一个恬静、悠闲、安然、自足的江边小镇,弥漫着纯朴温暖的民风……没错,这正是与小说同名的“东梓关”,一个远离喧嚣,没有乡愁的山水田园古村落。它位于浙江杭州市下辖的 富阳市 场口镇,距离杭州市区不到1个小时车程。这个杭州境内颇有名气的古埠名镇,据记载从南北朝至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它紧靠秀丽的富春江,是富春江最美的一段,也是富春江的重要水上关隘,素有“西下严陵滩,东流第一关”之美誉。它还是龙门古镇孙氏的发源地;也有近百座明清古建筑,多是精品。曾经熙熙攘攘的古码头仍在,郁达夫曾经住过的许家大院也在,还有久经岁月的马头墙、凹凸的青石板路…徜徉其间,恍如穿越了历史。作家周华诚说:东梓关的老建筑,能看见时光的远方。东梓关的码头,可以看见山水的远方。东梓关这个千年小镇,确实非常适合慢生活,适合在青石板路上倘佯,或是靠着越石庙前的石围栏发呆,也适合和富春江一起静默无言。从远处看东梓关,一片片白色杭派民居簇拥在田野里,还没走近就不由感叹,终于找到梦里的故乡。粉墙黛瓦,整洁明快,错落有致的线条交织出的设计美感,扑面而来的古朴风韵和乡野气息,真是令人一见倾心!第一次来到东梓关,会被这些设计极美的建筑所震撼,不禁以为这是别墅,或是民宿酒店。但其实,这是村民们的回迁安置房!未曾想象,几年前的东梓关村,还是一副日渐萧条的样子:在上世纪90年代,这里是富阳到杭州的水路要塞,也繁华过,后来随着陆运发达,它便日渐没落,小村庄也变的萧条起来。村里的人逐渐往大城市去了,只剩下暮年的老人和颓废的旧宅。多年后那些在城市打拼的人小有所成,但是,故乡还是那个故乡。在很多人心里,这样的故乡很难再回去了,乡愁,也只能在梦里化解。两年前,为了推进保护历史文化古村落、改善东梓关村村民的居住环境,当地政府决定在老村落南侧进行回迁安置,第一批外迁四五十户,遵循一户一宅的原则。每宅290平到340平不等,每平米1376元,村民只需补上原来住房的面积差。建新房之前,大家都在猜想未来的家园是什么样子。直到一个名叫孟凡浩的37岁设计师出现,东梓关村的新颜才逐渐描绘出来。于是他先考虑一个问题:村民们想要一所什么样的房子?最终他得出结论:首先,村民未必需要符合美学标准的住所;而且,房屋的性价比要高,住的实惠;再者,房屋功能要符合村民的生活方式。如果搞些酒吧、咖啡厅什么的,那就脱离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于是他反复和乡亲们交流征集意见,经过多次打磨,最终才敲定回迁房的设计方案。新的房屋总共有3层,面积从290平到340平不等,每套房子至少有4个卧室,采用砖混结构,然后刷白,这样改造下来最经济。而村民们一直保留的生活习惯,比如在院子里洗衣服晾衣服,用灶台做饭…凡是原有生活习惯所需要的空间和功能,设计师都一一考虑进去。在这次设计中,他坚信不能把设计师的理念强加给村民。而是要站在他们的角度找出多数人共同的需求,譬如他就给每户设计了三个功能不同的小院子,并遵循当地 “堂屋坐北朝南,院落由南进入” 的习俗。三个小院分为前院、内院和后院,前院开敞,可以放些常用的农具或车辆;内院静谧,可以放一些柴火和杂物;后院私密,可以栽花种草养用来休闲。为了村民的居住有独立性,相邻的两户民居不共用一堵墙,而是留出了1.6到3.2米不等的空间,日常生活上有了私密独立性,邻里邻居相互也不会被打扰。在满足村民的生活需求之后,设计师才考虑怎样让村落保留江南民居的风韵,还要体现设计美感及巧妙的创意,于是他想到画家吴冠中先生的江南系列作品。于是黑白灰成了村落的主色调,屋顶的线条像极了吴冠中的画,看不到具象的描绘,只有抽象的唯美。既现代简约的设计感,又有老屋的味道。从外面看这些白墙黑线条的组合,会以为这是一所所古典艺术馆,江南唯美的意境乍现眼前。每家每户墙壁上的窗户,延续了古朴风格里的木质格栅,虚虚实实相结合,映衬在白墙之上,格外通透,又散发着江南的韵味。房屋的大门,采用老式双扇木质风格,白色的墙壁上钉上了一块木质的门牌,些许有几分禅意的感觉。村民不需要城市里的酒吧和咖啡厅,但他们也需要属于自己的公共活动空间。于是设计师还专门选了一处老宅,改造成乡村图书馆,样式风格散发着古朴的气息,四处弥漫着书卷的清香和隽永的味道。在村落的入口处,还建造了一块宽敞的村民活动中心,村里有什么集体活动都能在这举行,平时老人们在这里下棋聊天,晚上年轻人在这里谈情说爱,孩子们在这里嬉戏玩耍,男女老少皆宜,其乐融融…整整两年时间,一座颓废萧条的老村庄,变成了有江南古风遗韵的崭新村落,村里不仅一派欣欣向荣的生活气息,就连城里人知道后都纷纷来这度周末。对于东梓关村的村民而言,他们或许不懂得吴冠中笔下的唯美江南,但他们生活在这里惬意、舒适、安心。对于在城市里遥望故乡的人而言,东梓关美的就像世外桃源的现实版,很像那个梦中常见到的故乡。在这样的地方,乡愁从此不必漂泊,因为东梓关就是一整个故乡。

  • 灵蛇:梦里双蛇相争,时隔多年竟梦境成真!揭秘驱蛇一脉的秘闻
    灵蛇记文 周武钢明朝末年,重庆长寿菩提山地区有一位名唤张奇的蛇医,此人不但医术高明,古道热肠,更为奇异的是:他家祖上传下来一本毛边线装的《驱蛇咒》。该古籍用梵文书写,经草药水泡制,旧得发黄。每到月黑风
    读点好故事
  • 包头这些老建筑你见过几座?他们承载着这座城市的记忆
    在那个强调"工人阶级"与"革命福利"的时代,每个区域都规划有文化宫、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并且力求大气与美观,从而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包头,为了接待苏联援华专家,还特意修建了多处宾馆。截止2
    自由发
  • 安顺木雕非遗传承人培训班顺利结业
    结业仪式7月28日,为期7天的安顺木雕非遗传承人培训班结业仪式在龙宫镇安顺木雕传承人培训基地举行。文广新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姜开贵,市文广新局非遗科科长刘莹,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邓敏,市黄果树艺
    亚鲁紫云
  • 读书增长阅历,阅历助益读书
    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同一本书,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阅读,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正如清代文学家张潮在《幽梦影》一书中写到:“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
    北京同雅文化
  • 吴冠中画里的旧时江南,在这个小村落复原了…………
    可曾想过,没有乡愁的地方是什么样子?每当提起画家吴冠中,很多人就会想起他笔下的旧时江南,白色屋子连绵成片,黛青瓦顶参差错落,曾经是寻常巷陌,多年后却是回不去的故乡!▼吴冠中笔下的江南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
    园林景观研究院
  • 慈航中文学校举办多元文化日
    【侨报记者张晶7月29日纽约报道】中美文化基金会携手纽约慈航中文学校29日联合举办“多元文化日”活动。前法拉盛华商会理事长徐朱留弟在卸任两年后,以中美文化基金会执行长的身份亮相,表示今后将继续服务社区
    美国侨报网
  • 落子肖像漫画展法拉盛开幕
    【侨报记者张晶7月29日纽约报道】落子肖像漫画展及现场示范活动29日于法拉盛图书馆举办,共展出30幅肖像漫画作品。作品展示的各式面容和表情,都让观赏者揣摩着画中人的心思。同时,画家落子现场为民众画肖像
    美国侨报网
  • “塞上湖城”波光滟
    盛夏时节,鸣翠湖碧叶连天,百亩荷塘艳压群芳;雨后初晴,阅海湖晨雾缭绕,烟波浩渺仿若仙境;斜阳西下,北塔湖波光粼粼,水光湖影中倒映万家灯火……地处西北的宁夏银川市,经过近20年的“塞上湖城”恢复重塑,沿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 文旅部:力戒红色旅游中的低俗、庸俗、恶俗现象
    资料图:金寨县革命博物馆展出的文物。中新网记者 李雨昕 摄 文化和旅游部政策法规司司长饶权今日指出,目前,红色旅游已经成为我们国家整个旅游业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要力戒红色旅游中的低俗、庸俗、恶俗现
    经济日报
  • 长知识!这些“双胞胎”汉字,你都认识吗?
    【长知识!这些“双胞胎”汉字,你都认识吗?】中国汉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不乏“长相相似”的汉字,然而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荼和苶、畲和畬、崇和祟、壸和壶、薜和薛、汩和汨、赢和嬴和羸、戊和戌和戍…这些“
    七台河检察
  • 独领风骚的唐诗
    文/香菜大王众所周知,我国的诗歌文化源远流长,《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自那之后便有楚辞、汉赋、魏晋南北朝民歌、唐诗、宋词和元曲等以时代划分界限的众多诗词歌赋,纵然有如此之多的诗歌流传,唐朝却是
    博文书友会
  • 民国言情高手,为尽孝完成母亲三个愿望,最后苦了原配发妻
    张恨水,民国著名言情小说家,曾经风靡一时,《金粉世家》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在张恨水的诸多言情小说中,时常出现他两位夫人的身影。因此,在不明就里的人眼中,他就只有两位夫人。但其实除此
    灵枫历史阁
  • 中外艺术大师云集!“方锦龙·深圳民族民间音乐周”9月上演
    南方网讯 (全媒体记者/叶淑萍 通讯员/温现青) 由深圳市福田区委宣传部(文体局)主办的第四届“方锦龙·深圳(福田)民族民间音乐周”将于9月7日、8日、9日一连三天在深圳音乐厅浓情盛放。“方锦龙·深圳
    南方新闻网
  • 文化和旅游部:力戒红色旅游中的低俗、庸俗、恶俗现象
    来源:中国新闻网 文化和旅游部政策法规司司长饶权今日指出,目前,红色旅游已经成为我们国家整个旅游业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要力戒红色旅游中的低俗、庸俗、恶俗现象,寓教于游,让游客通过参加红色旅游真正感
    陕西检察
  • 高士童子,山间流泉——当代著名画家李学明的写意人生
    李学明李学明 (19549—)山东莘县人。擅长中国画。1976年毕业于曲阜师范 大学艺术系。曾在莘县文化馆工作。《山东青年报》社,二级美术师。作品《故乡吉日》入 选第九届全国美展,《十叟长寿诀》入选
    中国山水画
<< 26 27 28 29 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