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鬼谷子:审定有无与其实虚,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上)韦力撰
- 来源:芷兰斋
鬼谷子是战国时代纵横家的开创者。先秦诸子有“九流十家”之说,其原始出处应当是《汉书·艺文志》:“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若能修六艺之术,而观此九家之言,舍短取长,则可以通万方之略矣。”这段话的前面分别列出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及小说家,此即为“十家”,而所谓“九流”,则是去掉了小说家。《南史·袁粲传》中称:“九流百氏之言,雕龙谈天之义。”以上所引《汉书·艺文志》中的那段话,其实前面还有一句“凡诸子百八十九家”,看来在汉代,能够统计出诸子百家有一百八十九家之多,然而其中最著名者,仅有十家,而纵横家却为其中之一家,由此足见鬼谷子所创造的纵横家派在当年也是很有影响力的一个派别。虽然如此,关于鬼谷子其人,却大多语焉不详,不但他的名字有着各种各样的说法,甚至有人怀疑是否历史上实有其人,但他的事迹仍然在各种历史记录中有着星星点点的蛛丝马迹。司马迁在《史记》中虽然没有给鬼谷子立传,但该部正史却记录了鬼谷子两位极具名气的弟子。《史记·苏秦列传》中说:“苏秦者,东周洛阳人也。东事师于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当年苏秦挂六国相印,可谓千古一人,而他的老师竟然就是鬼谷子。更为奇特者,与苏秦展开生死搏斗的人物张仪竟然也是鬼谷子的弟子。《史记·张仪列传》中称:“张仪者,魏人也。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苏秦自以不及张仪。”这两位大弟子几乎掌控了战国时期的整个政局,他们一个讲连横,一个讲合纵,而将他们二人的观念联合起来,不正是鬼谷子所强调的“纵横”吗? 战国的兵车雕像关于苏秦和张仪跟随鬼谷子学习的事,《扬子法言》中的《渊骞》篇有这样一段记录:“或问:‘仪、秦学乎鬼谷术,而习乎纵横言,安中国者各十余年。是夫?’曰:‘诈人也,圣人恶诸。’曰:‘孔子读而仪、秦行,何如也?’曰:‘甚矣,凤鸣而鸷翰也。’曰:‘然则,子贡不为欤?’曰:‘乱而不解,子贡耻诸;说而不富贵,仪、秦耻诸。’或曰:‘仪、秦其才乎?迹不蹈已。’曰:‘昔在任人,帝曰难之,亦才矣。才乎才,非吾徒之才也。’”按照扬雄的这段记载,同样认定张仪和苏秦乃是鬼谷子的弟子,而他们所学,就是纵横家言,虽然在扬雄的记录中,他很不喜欢纵横家派,认为他们讲究的是阴谋诈术,但有一点倒可以说明,在那个时代认定张仪、苏秦所本持的纵横家言,就是得自鬼谷子。对于张仪和苏秦跟鬼谷子学习之事,以王充在《论衡·答佞》中所记的一段话最为形象:“术则纵横,师则鬼谷也。传曰:苏秦、张仪纵横,习之鬼谷先生。掘地为坑,曰:‘下,说令我泣出,则耐分人君之地。’苏秦下,说鬼谷先生泣下沾襟。张仪不若。” 摩崖刻石王充说,当时苏秦、张仪同拜鬼谷子为师,学习纵横术,而这位鬼谷子的考试方式很是奇特。可能是这两位弟子学成之后要出山了,鬼谷子想考察一下他们所学究竟到了什么程度,于是命人在地上挖了个坑,然后让两位弟子到坑里去,同时跟弟子说,谁能把我说哭了,谁就能出师了。于是苏秦先下到了坑里,一番讲说果真让老师泪流满面,可是张仪却没有达到这样的效果。但是后来,张仪的那套本事,最终还是战胜了苏秦。若鬼谷子能够知道这个结果的话,不知道会作何想。关于张仪和苏秦拜鬼谷子为师,十六国时的王嘉在《拾遗记》中“秦始皇”一条下说:“秦始皇时,张仪、苏秦二人,同志好学。迭剪发而鬻之,以相养,或佣力写书,非圣人之言不读。遇见坟典,行途无所题记,以墨书掌及股里,夜还而写之,析竹为简。二人每假食于路,剥树皮编以为书帙,以盛天下良书。尝息大树之下,假息而寐。有一先生问曰:‘二子何勤苦若是?’而仪、秦共与言论曰:‘子何国人?’答曰:‘吾始生于山谷,世论谓余归谷子也。’秦、仪后游学,复逢归谷子。乃请其学术,则教以干世俗之辩。乃探胸中韦秩三卷书,言辅时之事。故仪、秦学之以终身也。古史考云:仪、秦受术鬼谷先生。‘归’之声与‘鬼’相乱故也。”看来张仪、苏秦后来有那么大的成就,跟他们年轻时的刻苦用功有很大关联。两人在一起刻苦读书,遇到没有的书就努力抄写,他们将所抄之书用树皮来做书囊。某天可能是干得太累了,两人就在大树下休息一会,这时过来了一位先生,问他们何以如此的刻苦,一番问答,他们知道这个人就是鬼谷子。再后来,两人周游列国之后,又碰到了鬼谷子,可能他们终于相信这位先生确实有学问,于是就拜其为师。而鬼谷子也尽心教授,终于使得两位弟子名扬天下。 由此进入然而梁元帝萧绎在《金楼子·志怪》中的一段记录却把日本的开国人物——徐福跟鬼谷子联系在了一起:“神洲之上有不死草,似菰苗。人已死,此草覆之,即活。秦始皇时,大苑中多枉死者。有鸟如乌状,衔此草坠地,以之覆死人,即起坐。始皇遣问北郭鬼谷先生,云:‘东海亶洲上不死之草,生琼田中。’秦始皇闻鬼谷先生言,因遣徐福入海求金菜玉蔬,并一寸葚。”萧绎称,秦始皇听到神洲有一种不死草,把这种草盖在死人身上,死人就能复活,于是派人问鬼谷子,哪里能找到这种草。鬼谷子说在东海之上,于是秦始皇就派徐福入海寻求。按照其他的说法,秦始皇派徐福带五百童男童女去东海寻找的是长生不死药,他一去不复返,于是开创了日本国。而按照萧绎的记载,徐福去寻找的,乃是一种起死回生的仙草,这么说来,也跟长生不老药差不多。而人们在津津乐道徐福出海寻药之事时,却少有人提起这是鬼谷子出的主意。 骑牛的鬼谷子雕像如此说来,鬼谷子在历史上实有其人,但显然“鬼谷子”不是他的名字,那他叫什么呢?对于这一点,历史同样有着不同的说法。比如宋马端临在《文献通考·经籍考》中引用唐陆龟蒙的说法:“鬼谷先生,名训。”不知陆龟蒙何以知道鬼谷子名叫“训”,但姓什么,他没有说。而宋李昉在《太平广记》卷四引《仙传拾遗》中的说法:“鬼谷先生,晋平公时人,隐居鬼谷,因为其号。先生姓王名栩,亦居青溪山中。”按照这样的说法,鬼谷乃是他的号,他的真实姓名叫王栩。在这里虽然有着“训”与“栩”的区别,但这两个字的读音似乎也差不多。关于鬼谷子的名还有一个说法,明人李杰在《道藏目录详注》中说:“鬼谷先生,晋平公时人,姓王名诩,不知何许人,受道于老君。”李杰说,鬼谷子的名字叫王诩,这个字倒是跟“栩”的字形相像,但这位王诩是哪里人,李杰说不清楚。可是他又有了一个奇特的说法,那就是鬼谷子的老师乃是老子。何以有此之说,李杰没有解释。而关于鬼谷子的籍贯,嘉庆年间所修的《大清一统志》中则称:“鬼谷子姓王名诩,楚人。尝入云梦山采药得道。”此处点明鬼谷子为楚国人,但除此之外,各种历史记载中对鬼谷子的籍贯也有着不同的说法,比如南朝宋裴駰在《史记集解》中引用晋徐广的说法:“颍川阳城有鬼谷,盖是其人所居,因为号。”而唐司马贞在《史记索隐》中也称:“鬼谷,地名也。扶风池阳、颍川阳城,并有鬼谷墟,盖是其人所居,因为号。” 沿此上行除此之外,宋乐史在《太平寰宇记》中又说:“清水谷,又名鬼谷,苏、张师事鬼谷先生学即此谷也。”而该地乃是当今陕西三原县的西北。余外还有其他的几种说法,相比较而言,以明嘉靖二十四年所修《淇县志》所载最为详细。该志中说当地云梦山水帘洞“世传鬼谷子隐居处”。关于鬼谷子的学问,究竟属于哪一家,除了上面所提到的纵横家外,还有不少的人认为《鬼谷子》一书乃是兵书,所以鬼谷子应当属于兵家。对于这种说法,许富宏在其译注的《鬼谷子》一书前言中称:“从学术的角度看,对先秦诸子进行学派划分只是为了研究的方便,也只是一个相对的划分。实际上,先秦诸子各家之间在思想观点上也都是相互兼容吸收,并不是截然分开的,《鬼谷子》也是一样。说《鬼谷子》是纵横家,或者兵家,都是有道理的。”从各种文献记载来看,早期书目大多将《鬼谷子》列入纵横家,比如《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中兴书目》《宋史·艺文志》、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郑樵《通志·艺文略》、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等等。然而在相应的目录版本著述中,纵横家类仅有《鬼谷子》一书,可见他的这门学问是何等的独特。如前所言,有人认为鬼谷子是老子的弟子,这种说法显系附会,然而也并非完全没有道理,因为《鬼谷子》中的一些观念就是本自老子。许富宏在前言中又称:“《鬼谷子》的‘阴’谋思想是受《老子》影响。《老子》虽然崇阴尚柔,但没有将其用来进行计谋,是《鬼谷子》将这种思想用来思考谋略的理论问题,并提出‘阴道阳取’的谋略本质,这是对谋略学的巨大贡献。”
-
-
- 牡丹国画素材,朵朵惊滟 , 难得一见
- 大胡红丁香紫豆绿二乔葛巾紫冠世墨玉荷包牡丹黑光司黑海含金黑天鹅红楼春梦红旗漫卷火炼金丹吉野川金谷春晴金环红金丝贯顶锦绣球锦帐芙蓉酒醉杨妃葵花红兰田玉蓝牡丹浪花锦莲鹤镰田锦镰田藤麟凤凌花湛露琉璃冠珠鲁粉
- 画友之家
-
-
-
- 中华古典水书文化的守护卫士——书法家张兆铼
- 中华古典水书文化的守护卫士——书法家张兆铼 成 伟 我与张兆铼先生相识近40余年,兆铼兄为人忠诚厚道,谦虚好学,对硬笔书法十分酷爱,富有任性和灵性,临摹大家作品规规矩矩,认认真真。与硬笔
- 红雷国际
-
-
-
- 艺术家董魁聚诗书画印作品欣赏
- 艺术家董魁聚诗书画印作品欣赏 艺术简介: 董魁聚,1959年出生,笔名“艺首斋主”、“鲁西人也”,董氏后裔书香门第先祖董其昌第十五世宗孙。山东聊城人。现为中国书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
- 红雷国际
-
-
-
- 当代著名书法家刘发生作品欣赏
- 当代著名书法家刘发生作品欣赏 艺术简介: 刘发生,男,汉族,1956年5月出生。现任北京华夏邦交国礼书画院院士、湖南省韶山市毛体书法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毛体书法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 自小热
- 红雷国际
-
-
-
- 鬼谷子:审定有无与其实虚,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上)韦力撰
- 鬼谷子是战国时代纵横家的开创者。先秦诸子有“九流十家”之说,其原始出处应当是《汉书·艺文志》:“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若能修六艺之术,而观此九家之言,舍短取长,则可以通万方之略矣。”这段话的前
- 芷兰斋
-
-
-
- 1万平方米的巨毯本月将出现在美国的沙漠中,太空毯究竟有何妙用
- 2018年8月26日,美国内华达州的黑石沙漠将迎来又一届火人节(Burning Man festival),火人节从开始至今已经举办了31届,这个活动允许人们用各种前卫的艺术形式表达自我,每年有数万人
- 茶马星球视野
-
-
-
- 水清则无鱼?看这位玉雕师如何用玉雕颠覆传统!
- 樊军民作品《水清亦有鱼》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鱼是一个美好的意象。鲁迅的短篇小说《祝福》里,祥林嫂兴冲冲的端上一盆鲤鱼准备上供;某些地方的春节习俗里,供桌上那少不了的一尾活鲤;或者年夜饭时吃上一口鱼头,
- 玉艺说
-
-
-
- 艺术大众化生产力|《艺术商业》8月刊
- 将艺术作为一种手段,引入到商业行为中去,除了艺术文创商品,艺术化生活的理念传播成为主要方式。无论是否出于商业目的的驱使,各类文化商业机构都成为艺术大众化的推手。本期《艺术商业》的重磅专题,将结合博物馆
- 艺术商业
-
-
-
- 袭人为什么支持宝钗而不是黛玉?除了性格相近外,还有两点被忽略
- 在红楼梦当中,袭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宝玉的一切饮食起居都归她管,还充当了王夫人的眼线,最后在促成金玉良缘上也出了大力。可很多读书仔细的朋友会发现,黛玉一开始来的时候,袭人对她也是处处照顾,怎么就突
- 豫见历史
-
-
-
- 纪实作品《湘魂》审读意见
- 《水魅书》致读者:连载已近三年,1、印度埃及南非游记;2、《水魅》《余威》长篇小说;3、《德国刀》《阻击战》《老石》《综合格斗》中短篇小说;4、随笔散文;5、就是现在将发的审读意见。每年,我审读书稿若
- 水魅书
-
-
-
- 一套十余斤重的服装要缝制2到5年,这个民族把美演绎到了极致
- 一个民族的服饰,是民族风俗习惯的一个方面,也是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份。作为物质财富和精神产品的彝族尼苏“花腰”服饰也是民族文化的特征之一,它有着同邻近兄弟民族相类似的地方,又明显地具有自己独特的风
- 肖育文
-
-
-
- 中国学界日本研究的“编年史”《风云际会话扶桑》在京发布
- 7月3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世界知识》刊文荟萃——《风云际会话扶桑》在京发布。 该书收录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1981年建所以来在《世界知识》杂志上发表的作品,集中呈现了30多年来中国日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
-
- 第三届全国教育局长、校长、园长教育论坛在浙江嘉善隆重举行
- 7月31日,2018第三届全国教育局长、校长、园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论坛在浙江嘉善隆重举行。论坛参会人员达到六百多人,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浙江、山东、山西、湖南、甘肃、内蒙等多个省市,预示着中国优
- 国学台
-
-
-
- 中国影像方志丨长岛:波涛中起航破浪 深海处笑迎八方
- 长岛县是山东省唯一的海岛县,151座海岛纵贯南北,几乎占据了渤海海峡的三分之二,最北端距辽东半岛的大连老铁山只有22.8海里。而最南端距胶东半岛的蓬莱仅3.5海里,并且相邻岛屿之间最远的距离也不到20
- 央视科教
-
-
-
- 开创洪门维新,聚焦中华武术一一2018台湾国际武术文化节
- 中国报道讯(记者李传军)日前,在中国宝岛台湾由中华洪门武术联盟主办,举行了一场“洪门维新”活动及暨2018台湾国际武术文化节,本次活动旨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倡忠义文化,提高民族凝聚力,促进两岸和平统
- 中国报道视频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