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铎《行书卷》赏析
  • 来源:闻是书画
王铎《行书卷》赏析姬 学 友《行书卷》是王铎行书的典型作品,是明末清初浪漫派书法的代表性作品之一。非常明显地体现了敏而好古、高古雄迈的时代书风,与当时书坛盛行的董(其昌)派柔媚书风迥异。《行书卷》书于清顺治三年(1646年),文字内容是梁简文帝萧纲七篇骈文的摘句,其中《谢敕赉边城橘启》和《谢敕赉大菘启》两篇实为萧统的作品。该卷为墨书淡黄色花绫本,高27.8cm,长243.5cm。现藏重庆北碚图书馆。王铎(公元1592—1652),字觉斯,河南孟津人。与黄道周、倪元璐等同为明末清初浪漫主义书风的代表人物。明天启三年进士,官至翰林院编修、少詹事,充径筵官。清兵入关后,任南京福王小朝廷的东阁大学士。明亡仕清,官礼部尚书。走着与赵孟钜谎露代的道路。变节的阴影时时笼罩在他不得安宁的灵魂之上,即使身居高位,却是度日如年,无时无刻不忍受着道德良知的谴责和痛苦的心灵煎熬。只好成天与笔墨相伴,将内心的矛盾、苦恼与彷徨倾泻与书法,形成了含量丰富、层次复杂、审美价值极高的尚势尚态的独特书风。王铎写字,“一日临帖,一日应索请,以此相间,终身不易。”他特别重视学习传统书法,认为“学书不参古碑书法,终不古,为俗笔也。”“余从事此道数十年,皆本古人,不敢妄为。”可见他长期临帖的深厚功底。王铎由于政治上的失误,对自己的身后名期望不高,只是谦逊地说:“我无他望,所期后日史上,好书数行也。”四百年后,中国书法史上,确有他的“好书数行”。王铎传世的“好书”主要有:《五言古诗轴》、《行书轴》、《自书诗轴》、《杜甫诗卷》、《草书轴》、《石湖诗轴》、《赠汤若望诗册》、《琅华馆》、《行书卷》等。王铎的行书书法总的来说,宗法二王。四十岁前,为临习古法阶段,四十岁后,受米芾影响,书风渐变。可以说王书是他的根基,米芾是他风格形成的支点,其他书家是他融会贯通的参照系。加以他深醇的涵养、独特的经历,形成了笔酣意足、跳宕奔突、遒劲姿媚、纵敛自如的鲜明书风。其书法受到同代书家黄道周“抹蔡(襄)掩苏(轼),望王(羲之)逾羊(欣)”的好评。清朝书法家翁方纲赞曰:“叹息斯人去孟津,八分倔强复何人。草书谁道体非古,似尔直兼分隶神。”清朝吴昌硕认为:“文安健笔蟠蚊蟠,有明书法推第一”。正是由于王铎书法的浪漫主义色彩,把奔腾与敛缩、典雅与放纵,情感的渲泄与法度的约束、精美与率意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既有传统,又有时代精神,更有个性,达到一种新的奇特的艺术效果,从而在现代出现了一股又一股“王铎热”,日本书家更是推重王铎书法。《行书卷》书风沉着而富有变化,豪放而不失法度,既发扬了明代行草书气势奔放、直抒性灵的优点,又矫正了明代行草书线条粗率、稍乏蕴藉的偏差,与王铎的其他行草书相比,显得更为雍容大雅、不激不厉。结体以奇险取胜,节奏对比强烈,创造了不少新奇的构成方式,产生了丰富的节奏变化,其字势之欹侧险劲、姿态多变,可与米芾媲美。用笔:既痛快,又沉着,以沉雄顿挫为体,以飞动变化为用。笔力遒劲姿媚,线条牵带萦绕,跌宕跳跃有弹性,极具流动感和节奏感。点画乍显乍晦,若行若藏,于放纵疾行中见顿挫沉郁,于俯仰奔突中见顾盼呼应。墨法:用墨大胆是王铎行书一大特点。《行书卷》墨色浓淡枯湿对比强烈,过渡自然,墨汁淋漓,温润酣畅。润中有涩,涩而不滞,带燥方润,将浓遂枯,含蓄蕴藉,意境深厚。点画茂密也留有空白,墨色浅淡却见出沉稳,在笔墨温润中见老辣,于筋骨内含中见精神,在不露锋芒中显风力,给人一种气韵洞达、灵动爽朗的美感。如“溢、饰、谢、蝉”等字,用墨浓重,但点画密处,仍留有小孔,如棋中有眼,满盘皆活。值得一提的是,王铎把传统绘画中的水墨渗化的效果引入书法创作中,使他的作品呈现出了前人不曾有过的涨墨效果,写出了新的格调,新的情趣,新的韵致,有一种书画交融、清新鲜活的韵味。如“简、鸿、谢、声”等字。结字:结体遒劲俊逸,纵横取势,曲直黑白,随意移位,出新意于法度度之中,收奇效于意想之外;字体偏长,略向右倾,结构拟拙实巧,至巧近拙,耐人寻味,经得起反复推敲。如“谢、晖、辉”等字。左右结构的字,或左高右低,或左斜右正,或左低右高,左正右斜,变化多姿,不落俗套。上下结构的字,往往打破布白均匀的成规,在跌宕中增强稳定的气势,在错落中反衬重心的平正,他这种部首易位、欹而不斜的技法,正是取法二王的。章法:《行书卷》字里行间既紧密呼应,又错综开合,从参差中求平衡,从对比中求调和,从变化中求统一,从险峻中求稳重。磊落洒脱,摇曳生姿,如音乐之有节奏,诗词之有韵律。本文收入河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读本《书法艺术》(八年级)一书,河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博主为《书法艺术》及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七、八年级)的主要撰稿人,也是该套丛书的编委。

  • 吴玲的小青柑|为什么能成为网红茶,原因是这样的!
    如若相爱,便可跨越千山万水,不惜付出一切,只为终成眷属。那么在茶界也有这样的知心爱人 ——新会柑果与云南熟普,两者千里迢迢相聚一起,相知、相守、相老。它们的结合便有了一个爱的昵称:小青柑!一经面世便成
    茶香记生活家
  • 丽水有个艺术小镇要搞大事情了!这个夏天,音画共鸣突破艺术!
    如果有多一张船票……我想邀请你和我一起,沿着八百里瓯江顺流而下,去那动人的艺术小镇古堰画乡走一走,看一看。如果你有一盒油彩,你也许会在空白的画卷上,用最写意的色彩泼洒“瓯江帆影”的韵味;如果你有一把吉
    凤凰旅讯
  • 度量世界:探索绝对度量衡体系的历史|荐书
    微信ID:sanlianshutong『生活需要读书和新知』度量世界探索绝对度量衡体系的历史(新知文库94)[美] 罗伯特·P.克里斯 著 卢欣渝 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8-08ISBN:
    三联书店三联书情
  • 叶圣陶: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圣陶,著名作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1988年2月16日,叶圣陶先生于北京逝世,享年94岁。 叶圣陶为人敦厚,彬彬有礼。著名诗人臧克家曾经说过,“温、
    哲学教育
  • 2018韶关教师资格——走进常考人物-皮亚杰
    今天首先要为大家讲解的是教育心理学中很重要的一位人物--皮亚杰,大家在很多讲义的知识点中都会见到他,他的理论学说横跨了很多不同的领域,而且在我们的考试中相应题目的考察也会比较全面。皮亚杰生于1896年
    韶关中公教育
  • 幸福生活+ 腹有诗书气自华
    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说:“要是童年的日子能重新回来,那我一定不再浪费光阴,我要把每分每秒都用来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经常读书,气质自然变了,对整个人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读书多了,你和爱人在生活中不
    乐活辽宁
  • 神龙《兰亭序卷》单字原色大图之三 极品典藏
    《神龙本兰亭集序,是唐朝冯承素摹本。纸本,行书,纵24.5cm,横69.9cm,28行,324字。存世兰亭集序摹墨迹以"神龙本"为最著,因卷首有唐中宗李显神龙年号小印,故称"神龙本",以便与其它摹本相
    清韵逸品
  • 《红楼梦》里面谁的命运最悲惨?不是黛玉,不是晴雯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红楼梦》是我国一部古典长篇小说,同时它又是一部具有悲剧意义的小说,因为里面的主要人物命运都是以悲剧收场。就像人们说的,《红楼梦》是“千红一哭,万艳同悲
    煮酒谈文学
  • 王铎《行书卷》赏析
    王铎《行书卷》赏析姬 学 友《行书卷》是王铎行书的典型作品,是明末清初浪漫派书法的代表性作品之一。非常明显地体现了敏而好古、高古雄迈的时代书风,与当时书坛盛行的董(其昌)派柔媚书风迥异。《行书卷》书于
    闻是书画
  • 《孟子》10句处世经典,记住的不是知识,而是智慧!
    孟子生活的战国中期较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更为变乱,社会更加动荡不安。同时,思想也更加活跃正当“百家争鸣”的时代。所以,孟子一方面继承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等,另一方面又有所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政治和学
    素儒堂
  • 小沙弥伏梵志
    ​在佛陀入涅槃的一百年后,有一位国王名叫阿育王,他不仅信奉佛教,更致力于佛法的弘扬,对于国内的二万名僧众,长年虔诚恭敬供养。当时,有九十六种佛教以外的外道信仰者,对阿育王如此恭敬比丘心生嫉妒,便共相谋
    草原的雄鹰
  • 八一建军节特别推荐艺术名家——姜光明老师经典作品欣赏
    姜光明,男,1946年生,著名画家,1967年毕业于河南开封师范学院艺术系,现为中国美术教育研究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南创作中心画家,南阳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卧龙书画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1
    中国当代实力派画家
  • 问军人:打仗好不好?答案:战争是神圣的!国学大师解密背后逻辑
    我研究了四十几年,我发觉中国人最高明的一点,就是把二看成三。西方人把二看成二,我们因为受《易经》的影响,会把二看成三。中国人的思维是易经思维,想事情永远会拐弯。西方人的脑袋当中,有一条直线;中国人的脑
    自由小小影
  • 私人博物馆办公室设计方案展示
    在一个办公室设计方案项目中,纸张可能是人们想到的最后的材料,但这正是隈研吾建筑都市设计事务所在巴黎设计的私人博物馆所使用的材料,该私人博物馆用以收藏西班牙晚期艺术家AntoniClavé(1913年-
    华誉嘉禾装饰
  • 七年级必读名著《朝花夕拾》《西游记》《骆驼祥子》读书笔记
    声明:内容由公号“一堂作文课”收集整合,转载请注明来源。为帮助初中生更有效地完成暑期名著阅读计划,“一堂作文课”从7-9年必读名著中精选出15本,通过导读、阅读笔记及摘录等形式完成每本名著的精读。今天
    一堂作文课
<< 16 17 18 19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