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阅兵式上的硬杀伤兵器,不只看威猛
- 来源:深圳卫视
直新闻:尽管阅兵已经过去几天了,可人们的思绪依然停留在那些热血沸腾的时刻。吴先生,当看到整齐划一的徒步方队、装备方队,还有空中梯队时,您觉得除了我军自身的训练刻苦之外,是否也与科技的进步密不可分呢?特约评论员 吴健:任何训练,都重视形成“肌肉记忆”,像徒步方队从阅兵起始线到疏散线的1022步,八分半钟,再到更具体的敬礼线到礼毕线的96米,128步,66秒,首先人的刻苦是必不可少的。在此基础上,科技则起到“力量倍增”的效应。我只举受阅车辆的案例,走形成整齐方队,讲究三等,也就是等距、等速、等间隔,1999年我们的驾驶兵更多靠听发动机声,靠水温表测速,再加上车头卡尺标齐驾驶,后来到了“09阅兵”有了激光标齐仪,再到2015年九三阅兵普及北斗导航,我们现在的装备方队百米单车误差控制在0.2秒内,距离误差在0.02米内,是世界阅兵的最高水平。在各国军界有句话,过去战争比的是TNT,今后战争比的是PNT,也就是定位、导航、授时,我国从十一年前全面启用“2000中国大地坐标系”,到如今北斗全球组网快速推进,米级、厘米级甚至毫米级的精密导航定位服务将是我们国家安全乃至民众生活的重要依托。到如今,北斗在军民各领域发挥巨大作用,预计明年北斗关联市场有望达2400亿元,在中国卫星定位市场使用率从不到三成扩大到六成,逆转GPS,显示了中国推进军民融合的辉煌成就。一句话,中国国家的总体安全,将在相当程度上需要“军民融合”的深度推进。 直新闻:那么,除开队形,您还从阅兵中看到哪些我军现代化建设的亮点呢?特约评论员 吴健:都说“人上一千,彻地连天;人上一万,无边无沿”,可仔细看七十年国庆阅兵变迁,我们就会发现受阅的传统步兵在减少。比方说,1949年受阅官兵是一万六千四,技术兵种仅占总数3%:1959年阅兵,技术和非技术兵种对比为3:1;再看今年,不完全统计,应该是超过25:1,显示我军机械化完全成熟,正向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迈进。具体到武器装备,我对今年阅兵特点的定义是“打什么,有什么”,别的不说,请看这张照片。
身着新迷彩服的乘车士兵,引入了更不易识别的微小数码格,比07式四色数码迷彩的图案更细腻,无论远视还是近视,都很容易看走眼,因为它使人体与作战环境高度趋同,大大提高隐蔽效果。再看战士们手里的枪,乘车受阅官兵不再拿经典的95式无托步枪,而换成有托枪,这是专门针对特战或小分队‘非线性作战’的新武器,具有‘左右肩都能射击’、更换弹夹更快、开关保险更顺手等优势,尤其新枪有较长的战术皮轨,可挂载各种组件,大大提高了近战、夜战的灵活性”。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实际看到国家为军队提供的技术支持细致入微,其背后体现了国家科研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再来看大家关心的“东风快递”。
许多朋友都说今年火箭军及海军带来的战略导弹又多又大,那为什么多?为什么大呢?其实,是一个完整的战略武器谱系呈现在面前,还是前面那句话“打什么,有什么”。再跟大家分享几张照片,像这次最“拉风”的东-41,还是前面受阅的东-26、东-31甲改,您注意没?这些导弹的发射筒尾都有圆形突起部,这明显是缓冲垫,导弹起竖后可让缓冲垫紧贴地面,在野外松软地面起竖时可增加发射稳定性,表明我新式导弹具备随停随打的“无依托发射”能力,快速突防能力达到新的境界。更新奇的是,火箭军首次拿出带高超乘波体的东-17常规导弹,具备全天候、无依托、强突防等特点,令反导系统防不胜防。如果非要用一句话形容这次阅兵反映的我军武器装备水平,那就是已从“跟跑”向“并跑”乃至“领跑”转变。 直新闻:今年阅兵解说词里,突出的一句话叫“信息主导”,而且我军罕见地在阅兵环节安排了四个信息作战方队,您对此如何观察?特约评论员 吴健:没错,论视觉,飞机大炮固然威猛,但在新军事变革中,真正的潮流是所有这些“硬杀伤兵器”必须接受信息化重塑,融入信息化指控网络才能奏效。请看这几张照片。
信息作战方队车辆上,看不到大炮或导弹,有的只是鞭状、弧状、刀状天线,这却是我们在频谱网络空间决胜的王牌。在阅兵中专设信息作战方阵,充分说明我军将“制信息权”视为夺取战争胜利的关键,“今后武器发展重点,不是看主炮口径、发动机功率等传统指标,而是看电子侦察、通信中继乃至智能运算等新指标。冶金、化工等传统技术对武器的基础作用虽不可动摇,但信息、机器人等技术将是推动我军武器发展的新动能”。我尤其关注,信息作战第二方队里的电子对抗装备,它们能在复杂电磁环境下发现和锁定敌人重要目标,同时实施干扰、压制乃至欺骗,“想想看,如果敌指挥通信体系发生断链、致盲、破网的局面,变成‘听不到、看不见、动不了’的瘫患者,有再强大的武器也是枉然。”可以说,没有信息网络做支撑,是无法进行体系较量的。正如这次阅兵,紧随信息作战方队受阅的三个无人作战方队,从无人机到水下无人航行器,不管它们如何酷炫,但发挥战斗力的关键首先决定于是否有可靠的信息体系,“好比一副风筝,飞得再高,也需要一根绳索牵引”。“我军敢于拿出这么多无人装备,其实是反衬出信息技术方面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来源: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
-
-
- 俄罗斯协助中国建造导弹预警系统?外交部回应
- 10月8日,外交部举行例行记者会。有记者就有关俄罗斯上周表示正协助中国建造一套导弹预警系统的消息提问。
耿爽表示,你问到的事情我不了解,你感兴趣的话,可以去向军方询问。我能告诉你的是,中俄两国一直按照
- 澎湃新闻
-
-
- 火箭军受阅官兵荣耀回归部队 车站秒变追星现场群众包围求合影
- 东风快递,使命必达!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仪式中亮相的火箭军部队部队,在阅兵结束后陆续归建,在火车站,受阅官兵们受到亲人、战友和群众的热烈欢迎。
据悉,昨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官方微博东风
- 重庆青年报
-
-
- U—blox高精度定位模块为垂直起降无人机提供超强的性能优势
- 全球领先的定位和无线通信技术供应商u-blox(SIX:UBXN)高精度GNSS 定位模块成功助力Quantum-Systems无人机开展救援工作。u-blox ZED-F9P的高精度GNSS(全球导
- 中电网
-
-
- 不邀请韩国,日本破天荒的第一次邀请我军参与阅舰式,我国已答应
- “太原”舰官兵整装待发
据央视10月7日发布消息,海军131“太原”舰从舟山某军港起航,应邀参加日本举办的国际舰队阅舰式。日本自卫队阅舰式每3至4年举行一次,这也是首次邀请中国海军。今年4月23日,中
- 强国兵器
-
-
- 阅兵式上的硬杀伤兵器,不只看威猛
- 直新闻:尽管阅兵已经过去几天了,可人们的思绪依然停留在那些热血沸腾的时刻。吴先生,当看到整齐划一的徒步方队、装备方队,还有空中梯队时,您觉得除了我军自身的训练刻苦之外,是否也与科技的进步密不可分呢?
- 深圳卫视
-
-
- 军属光荣之风中往事
- 军属光荣之风中往事
作者:张简
记事起,我家就是军属。一块竖写的“军属光荣”的小木牌子钉在堂屋门侧显眼的地方。多的时候,有三个牌子并列钉在门边。直到现在,堂屋门口还有两个牌子,尽管字迹褪色、木块朽旧,
- 邓州裴营派出所
-
-
- 补录来了!明天8点开始报名
- 来源 | 军报记者、军队人才网
为提高招考工作效益,广泛延揽社会优秀人才,根据《2019年全军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文职人员公告》,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将组织实施补充录用工作。现就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补录
- 人民前线
-
-
- 从阅兵盛典中感受伟大祖国的强盛之气
- 恢宏激昂的阅兵式号角骤然响起,激昂澎湃的分列式进行曲汇成震天撼地的交响:10月1日上午,喜悦的豪情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倾情绽放,新中国以一场盛大阅兵庆祝70岁生日。宽阔的长安街上,大军列阵,铁甲生辉!巍峨
- 理响中国
-
-
- 一家欢喜一家愁,我们为075下水呐喊时,这些国家和地区相当失望
- 随着075型两栖攻击舰的下水,不少国人沉浸在欢喜之中。但俗话说得好,一家欢喜一家愁,075型两栖攻击舰的出现也让不少国家和地区感到了空前的压力和失望。而借着075型两栖攻击舰下水的这股东风,我们可以浅
- 利刃军事
-
-
- 不要再整天叫喊击沉航母了,击沉一艘航母到底有多难,想象不到
- 航空母舰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世界第一个从停泊的船只上起飞的飞行员是美国人尤金·伊利他于1910年11月14日驾驶一架“寇蒂斯”双翼机从美国海军伯明翰号轻巡洋舰(USS Birmingham CS-2
- 远望空天
-
-
- 军方晒歼20猛照!似变形金刚!
- 1/5 @空军发布国庆期间发福利,晒出歼20机群猛照。
2/5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中,领衔歼击机梯队的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隐身战斗机歼-20。近年来,歼-20从研发、试训到列装作战部队形成
- 沿tu之行
-
-
- 蔡英文倒打一耙:“中国”进逼 我们不挑衅
- 爱台反“独”,有志一同!敬请关注你好台湾
你好台湾网10月8日消息 柯文哲批蔡英文导致两岸关系三十年来最差。
蔡今嘴硬反驳,说两岸关系没有好坏问题,只有所谓“国家”利益问题。是“中国”步步进逼,我们不
- 你好台湾网
-
-
- 中美俄各国海军军舰数量对比,俄罗斯110艘,美248艘,我国多少艘
- 海军是当前现代战场上重要的军种,拥有强大的海军,就拥有远洋作战,跨海作战的能力,是各个军事大国的发展的重点,近几年基本所有军事大国都重视海军装备的发展,各国都的海军实力都有显著提升。
而当前军事前三军
- 铁血豪杰
-
-
- 三次通过天安门受阅的“90后”中国女兵第一人
-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0月8日电 题:“士官教员”梅月圆:三次通过天安门受阅的“90后”中国女兵第一人
三次通过天安门受阅,梅月圆是中国女兵第一人。
初秋,阅兵训练场,骄阳似火,地若火烤。女兵方队
- 中国经济网
-
-
- 被网友誉为阅兵“最美封面女兵”的排面队员,是这样炼成的
- 黝黑的脸上挂满汗珠
眼神坚毅,军姿挺拔
近日,一张彰显女兵血性的照片
登上了我们的封面
网友称赞她是“最美封面女兵”
她叫刘艳琪
是北部战区海军某通信团报务兵
刘艳琪(左一)和战友返回单位
刘艳琪通过
- 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