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苏1973年地中海舰队大对峙 给中国海军的留下些什么财富?
  • 来源:赤剑天涯防务
作者:赤剑天涯和平时期国家间的对决很难见,对峙倒是常有,每一次大对峙都会给后人留下很多宝贵的思想财富。毕竟人们在反思中的每一次摸索,总结都会有不一样的感悟和心得,这些心得和体会能让我们在未来的路上走得更远。


柏林墙旁的美苏坦克大对峙,告诉了后人,军事斗争不能冲动,得讲究方法和策略,不能动真枪真炮情况下用大功率探照灯也能闪瞎敌人的狗眼。

这一幕像极了中印边境对峙那一飞脚,想出这招让我方在对抗中不落下风的战士应当表彰。不是每一次对峙都是公平的兵对兵,将对将,飞机干飞机,坦克对坦克,能灵活的采用一切可能的,可用的,有利的手段反击,压制敌人就是胜利。


苏联红海军曾经就在舰艇质量,电子系统,盟友及可用基地等众多项目落后于美军的情况下撵得优势的美海军狼狈不已,差点无法完成最初的部署任务。1973年的美苏地中海对峙,苏联水兵承认美国拥有无与伦比的技术优势,美海军当时在该地部署了3艘航空母舰2艘两栖攻击舰等60艘先进的作战舰艇。后起的苏联红海军能怎么破局?不能认怂,只能增兵,以数量优势抵销美国佬的质量优势。1973年的10月31日在地中海于美军第六舰队对峙的苏联红海军舰艇数量达到了96艘,比10月初的52艘军舰规模增长了近一倍。


苏联红海军的作战舰艇从波罗的海,北海,黑海舰队三个临近位置不断的赶来。就是欺负你美国人军力重心放在了东南亚,被越南拖住,没有多少可用之兵,质量不如你,咱用数量堆死你。70年代初的红海军总吨位连美国海军的7成都不到,却会抓住机会,在全局劣势的情况下,实现了在地中海这个北约组织优势区实现了局部优势。四十年多后的我们也用了红海军类似的套路,同样以美国海军总吨位近7成海军实力实现了在海洋对峙的优势。

当时苏联海军的“摩尔曼斯克”“格罗兹尼”等巡洋舰都奉命跟踪过美国的航母编队,和美海军近距离交流过“海上的真理”。射程之内即是真理,美国航母航空兵攻击距离的确够远,可是也被苏联海军近乎无赖的贴近打法折磨得一点脾气都没有。在我方反舰导弹距离内,你舰载机和舰炮能打得到我,我导弹+舰炮一样能打得到你,开战大不了来个鱼死网破,同归于尽。我就一直贴近你编队,让你发挥不了航母的远打远射优势,敢乱来,就整个导弹,鱼雷,火箭弹,炮弹齐飞,抵消美军的装备优势。


可惜了当年参与对峙的功臣“摩尔曼斯克”号巡洋舰,退役后被当做废铁转卖给了印度,运输途中在挪威海岸遭遇风暴不幸搁浅。最后俄罗斯不要,印度也不要,在搁浅了20多年后才由挪威拆除。当时海面上舰船剑拔弩张,水下斗争也是异常激烈。苏联红海军增援的舰只,以潜艇为主力,到73年10月底,苏联红海军的地中海舰队已经实现了总数对美海军第六舰队96比60的优势,潜艇数量21比9的优势,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红海军在地中海的潜艇部署数量翻了一倍。


苏联红海军的水面舰艇以此次对峙为契机,一遍又一遍的在地中海搞反潜演习,借机掌握了该区域的气象水文信息,而水下的潜艇则以规定的编队队形,规定的两艇间隔,航向,速度和深度拉网式搜索美国的舰只,主要以美国的航空母舰及弹道导弹核潜艇为主要目标。虽说苏联潜艇拉网的网洞比较大,地中海气象水文条件复杂,但是通过划分区域巡逻,舰艇—艇艇协同作战,红海军还是基本含括了美国致命的弹道导弹核潜艇常出没的绝大部分地区。


当年苏联在地中海海域搞的对潜摸排,类似于2014年马航失事,我军在广阔的陌生海域搞的搜索一样,掌握了大量且珍贵的水文信息。苏联红海军将士当时明知器不如人,也敢于亮剑的原因在于,军人的骄傲及爱国情怀,当然除了毅力和勇气外,更离不开扎实的操舰水平。



美苏军事斗争的后期,“奉命撞击你舰”的戏码很像2017年我军坦克登陆舰逼停的“考本斯”号巡洋舰及18年“兰州”舰逼停驱离的“迪凯特”号驱逐舰。和平时期,动刀动枪不行,古老的“撞击术”又开始大行其道了,合格的现代化战舰指挥官不只要懂高科技,传统的驾舰操舰手艺也不能丢。只有这样才能在复杂的斗争环境下向敌亮剑,才能更好的维护祖国的海洋权益。赤剑此时在恶意猜想,曾经由于缺乏航空兵掩护,海军把“急剧转向规避战机轰炸”科目练得吐血。在敌机对舰轰炸时,战斗航向会稳定约1分钟,舰长要冷静要会预判,才能抓住时机急剧转向规避轰炸机的轰炸。这可是传统手艺,万万不能丢呀。(本文完)

<< 16 17 18 19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