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名孩子突发脑出血!医生曝光的罪魁祸首,很多家长都在犯!
- 来源:三甲传真
很多家长在婴孩哭闹的时候,喜欢用摇晃的方式安抚孩子,殊不知这是一个极大的错误。
这个错误所付出的代价是极其惨痛的。下面我从几个病例说起。
这是一个只有3个月大的男婴,却因脑出血刚刚经历了一次开颅手术。住院期间,由于孩子的年龄实在是太小了,只能用微量注射器打点滴。
手术前,这名男婴的爸爸说:孩子一直抽搐,面色苍白还有呕吐症状,我们全家都急坏了,赶紧把孩子送到医院。
这个孩子最终确诊为摇晃婴儿综合征,经过检查脑子里出现了积液。这个孩子是幸运的,因治疗及时,术后恢复很好。
但我接下来要说的这个病例则是个悲剧。
曾有一个不到10个月的小女婴。孩子的爸爸用向上抛的动作来逗孩子,谁知悲剧就此发生。
就是这一个动作,孩子竟然面色苍白、开始轻微抽搐。起初,家人并没有太在意,认为是孩子可能受了惊吓,缓一缓,没准过上几天就好了。但没想到的是,数日后孩子不仅没有缓过来,还从轻微抽搐发展到后来十多分钟就抽一次。全家人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急急忙忙送到医院。
孩子送到医院时,已经几近昏迷。这场手术我持续了近2个小时,尽管医护人员用尽了洪荒之力,但遗憾的是依旧没能挽留这个孩子的生命。
孩子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家人哭成了泪人。当时的场景,医生、护士的眼泪也掉了下来。特别是看到年轻的爸爸在病房走廊里用头撞着墙,痛哭自责“都怪我,都怪我”那一幕,让无数人泪下。
相信在很多方面他是一个非常疼爱孩子的好爸爸,他只是想尽自己所能逗孩子乐一乐,希望自己的宝宝快乐成长。我也是一名父亲,这样的舔犊之情我能理解,但就是因为医学常识的缺失,最终害了孩子。代价太大了,真的太惨痛了!这样的愧疚和悔恨会跟随他一辈子。
因过度“摇晃”致孩子脑出血、瘫痪、死亡的病例已经在临床中发生多起,通过这些病例,我想向所有家长科普一个医学常识:婴儿哭闹时,很多家长都习惯用“摇晃”的方法来哄孩子,这种方式是极为错误的。
错误动作:前后晃
错误动作:上下颠
错误动作:连颠带晃
摇晃婴儿综合征多发于3岁以下的儿童。出于对孩子的喜爱,有的家长经常将婴儿架在大人肩膀上晃动;有的家长经常把婴儿抱在怀里前后左右不断摇晃;有的家长甚至会带孩子做一些危险刺激的游戏......这些都是会持续造成婴儿伤害, 也是发生婴儿摇晃综合征的罪魁祸首。
请把以下提醒转给所有家长
请各位家长一定要牢记:婴儿不同成人。婴儿头部的体积和重量占全身的比例,远比成人要大得多。婴儿的头长占身体总长的约20%,而我们成人的比例约为10%, 同时婴儿的脑部还处于发育期,还未稳固,特别是颈部的肌肉、颈椎、韧带都很弱,难以承受较大幅度的摇晃和高抛的震荡。所以当婴儿受到强力摇晃时,常常在没有外部损伤迹象的情况下造成头或脑的损伤,包括血管撕裂及脑神经纤维受损。
请各位家长一定要牢记:摇晃婴儿综合征的初期症状可能是嗜睡、食欲不振或烦躁不安,接着出现抽搐或意识不清等,严重者可出现昏迷或死亡。在临床病例中,患有摇晃婴儿综合征的婴儿有时即使命保住了,但也可能却会给孩子带来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
什么才是正确的哄孩子方法呢?
第一:宝宝哭吵时,家长首先要多的是耐心分析孩子哭吵的原因。宝宝一般苦恼的原因包括这么几种:宝宝饿了、没有吃饱、尿湿了、出牙不适、缺钙、睡眠节律紊乱,还有就是孩子可能患有某些疾病。找准了原因,就有了明确的路径可循,简单的原因能解决的马上解决,复杂的原因马上送医院寻求医生的专业帮助。
千万不要宝宝一哭就去摇晃,特别需要郑重提醒的是,家长一定要避免由于宝宝哭闹,而使自己处于烦躁带有情绪去用力过度摇晃。正确的做法是:可先轻轻地抚摸婴儿头面部、手、足,轻拍其身体,或搂在怀里一边哼着小调,一边轻轻地、舒缓地摇一摇,能够促进婴儿神经反射和运动器官健康发育。
第二:如果有家长用摇篮摇晃宝宝时,一定要记得只能轻轻地前后、左右摇晃,一定要避免旋转和上下摇晃,或者是突然去改变摇晃的方向。如果家长是抱着摇晃,应将宝宝贴在家长的身体上、靠腰部,让宝宝随着家长的身体一起轻轻摇晃,而不是靠胳膊来摇晃。像我在前面提到的反复宝把宝抛到空中、将宝宝架在肩背上摇动、将宝宝放在大人腿上晃动、抱着宝宝旋转等这些危险动作,一定要避免。
请把这篇文章转给所有人看到
还想提醒大家,健康人生拒绝悲剧,请长按下方二维码,点击关注三甲传真,每天早上锁定这里,从阅读一篇有温度的医学科普开始。
还想提醒大家:经常有朋友留言咨询,三甲专门开通了“三甲学堂”解疑答惑。请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后,为您和家人健康保驾护航。
这个错误所付出的代价是极其惨痛的。下面我从几个病例说起。
这是一个只有3个月大的男婴,却因脑出血刚刚经历了一次开颅手术。住院期间,由于孩子的年龄实在是太小了,只能用微量注射器打点滴。
手术前,这名男婴的爸爸说:孩子一直抽搐,面色苍白还有呕吐症状,我们全家都急坏了,赶紧把孩子送到医院。
这个孩子最终确诊为摇晃婴儿综合征,经过检查脑子里出现了积液。这个孩子是幸运的,因治疗及时,术后恢复很好。
但我接下来要说的这个病例则是个悲剧。
曾有一个不到10个月的小女婴。孩子的爸爸用向上抛的动作来逗孩子,谁知悲剧就此发生。
就是这一个动作,孩子竟然面色苍白、开始轻微抽搐。起初,家人并没有太在意,认为是孩子可能受了惊吓,缓一缓,没准过上几天就好了。但没想到的是,数日后孩子不仅没有缓过来,还从轻微抽搐发展到后来十多分钟就抽一次。全家人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急急忙忙送到医院。
孩子送到医院时,已经几近昏迷。这场手术我持续了近2个小时,尽管医护人员用尽了洪荒之力,但遗憾的是依旧没能挽留这个孩子的生命。
孩子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家人哭成了泪人。当时的场景,医生、护士的眼泪也掉了下来。特别是看到年轻的爸爸在病房走廊里用头撞着墙,痛哭自责“都怪我,都怪我”那一幕,让无数人泪下。
相信在很多方面他是一个非常疼爱孩子的好爸爸,他只是想尽自己所能逗孩子乐一乐,希望自己的宝宝快乐成长。我也是一名父亲,这样的舔犊之情我能理解,但就是因为医学常识的缺失,最终害了孩子。代价太大了,真的太惨痛了!这样的愧疚和悔恨会跟随他一辈子。
因过度“摇晃”致孩子脑出血、瘫痪、死亡的病例已经在临床中发生多起,通过这些病例,我想向所有家长科普一个医学常识:婴儿哭闹时,很多家长都习惯用“摇晃”的方法来哄孩子,这种方式是极为错误的。
错误动作:前后晃
摇晃婴儿综合征多发于3岁以下的儿童。出于对孩子的喜爱,有的家长经常将婴儿架在大人肩膀上晃动;有的家长经常把婴儿抱在怀里前后左右不断摇晃;有的家长甚至会带孩子做一些危险刺激的游戏......这些都是会持续造成婴儿伤害, 也是发生婴儿摇晃综合征的罪魁祸首。
请把以下提醒转给所有家长
请各位家长一定要牢记:婴儿不同成人。婴儿头部的体积和重量占全身的比例,远比成人要大得多。婴儿的头长占身体总长的约20%,而我们成人的比例约为10%, 同时婴儿的脑部还处于发育期,还未稳固,特别是颈部的肌肉、颈椎、韧带都很弱,难以承受较大幅度的摇晃和高抛的震荡。所以当婴儿受到强力摇晃时,常常在没有外部损伤迹象的情况下造成头或脑的损伤,包括血管撕裂及脑神经纤维受损。
请各位家长一定要牢记:摇晃婴儿综合征的初期症状可能是嗜睡、食欲不振或烦躁不安,接着出现抽搐或意识不清等,严重者可出现昏迷或死亡。在临床病例中,患有摇晃婴儿综合征的婴儿有时即使命保住了,但也可能却会给孩子带来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
什么才是正确的哄孩子方法呢?
第一:宝宝哭吵时,家长首先要多的是耐心分析孩子哭吵的原因。宝宝一般苦恼的原因包括这么几种:宝宝饿了、没有吃饱、尿湿了、出牙不适、缺钙、睡眠节律紊乱,还有就是孩子可能患有某些疾病。找准了原因,就有了明确的路径可循,简单的原因能解决的马上解决,复杂的原因马上送医院寻求医生的专业帮助。
千万不要宝宝一哭就去摇晃,特别需要郑重提醒的是,家长一定要避免由于宝宝哭闹,而使自己处于烦躁带有情绪去用力过度摇晃。正确的做法是:可先轻轻地抚摸婴儿头面部、手、足,轻拍其身体,或搂在怀里一边哼着小调,一边轻轻地、舒缓地摇一摇,能够促进婴儿神经反射和运动器官健康发育。
第二:如果有家长用摇篮摇晃宝宝时,一定要记得只能轻轻地前后、左右摇晃,一定要避免旋转和上下摇晃,或者是突然去改变摇晃的方向。如果家长是抱着摇晃,应将宝宝贴在家长的身体上、靠腰部,让宝宝随着家长的身体一起轻轻摇晃,而不是靠胳膊来摇晃。像我在前面提到的反复宝把宝抛到空中、将宝宝架在肩背上摇动、将宝宝放在大人腿上晃动、抱着宝宝旋转等这些危险动作,一定要避免。
请把这篇文章转给所有人看到
还想提醒大家,健康人生拒绝悲剧,请长按下方二维码,点击关注三甲传真,每天早上锁定这里,从阅读一篇有温度的医学科普开始。
还想提醒大家:经常有朋友留言咨询,三甲专门开通了“三甲学堂”解疑答惑。请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后,为您和家人健康保驾护航。
-
-
- 大脑发育头3年,在家这样做让孩子更聪明!
- 宝宝的发育情况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比如6个月翻身还不利索,快2岁了还只会说简单词语……对于这些问题,在排除了病理原因之后,其实是孩子发育有个体差异,要多给孩子学习和练习的机会。成长发育本身就是孩...
- 小红姐产房故事
-
-
-
- 孩子的发育3岁前以营养为主,3岁后以生长激素为主?
- 答:不是一些读者留言说,抖音上很多博主都这样说,所以3岁以后睡前不能喝牛奶,以免影响生长激素分泌影响长高。这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人的生长过程,本质是人的组织细胞代谢、增殖的过程,这个过程既受基因调控...
- drpei
-
-
-
- 权威解答:女性接种新冠疫苗需注意什么?转给身边的她→
- 近期关于女性接种新冠疫苗的一些问题引起热议备孕期间能接种吗?妊娠期间能接种吗?月经期间能接种吗?官方最新“接种问答”对于这些问题有了明确的解答!育龄期女性可以接种吗?根据《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
- 医聊家
-
-
-
- 恒牙长在乳牙后面?!去医院给孩子拔牙后,我才知道这些事儿……
- 置顶 儿童心理课堂,伴你探索解读儿童心理,阅读、看见作者:石霖图片:《我的牙掉了》周末,小朋友正在啃鸡肉,突然说:“疼!肉夹到牙里了!”他自己抠了会儿,还嚷嚷疼。我看了牙齿外面,没什么异样,用手摸...
- 儿童心理课堂
-
-
-
- 幼儿园算数凑十法及破十法,很适合大班孩子学习!
- 学龄前宝宝还没有建立起数的概念,因此,对于数学的加减法学习是比较困难的,幼儿学习加减法,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老师、家长不可以操之过急,慢慢从十以内的加法开始教起。今天为家长们介绍一下凑十法的学习...
- 幼儿园手工
-
-
-
- 龙老师原创视频|当孩子问“烧纸的人在干什么”时,父母如何回答?
- 当孩子问“烧纸的人在干什么”时,父母如何回答?烧纸不是迷信,而是对祖先的缅怀。关注“亲子作家龙春华”视频号,龙老师每天跟你分享一个家庭教育知识!不要小瞧这一分钟哦!带娃的烦恼,夫妻的难题,自我的成...
- 龙春华亲子实践课堂
-
-
-
- 孕妈妈带“球”运动,请get这些运动秘籍!
- 关爱孕妈妈上周,小编向孕妈妈们分享了带“球”运动的多种好处,很多孕妈妈(包括关爱孕妈妈的准爸爸们)在后台留言,向小编咨询孕期运动适宜的运动方式及注意事项。今天就和小编一起看看吧~孕妈妈适合运动的时...
- 人卫健康
-
-
-
- 妊娠纹不是所有人都有,有这些表现的女性,孕期少添烦恼
- 作为女人,不管什么时候都希望自己会是美丽的,都希望自己能有非常平滑的肌肤。可是,一旦怀孕之后,很多事情是没有办法预测的,尤其是妊娠纹,总是女人再不喜欢,它也不会随着女人的心意而不出现。比起孕吐、水...
- 杏妈说育儿
-
-
-
- 陪妈妈产检的孩子“火了”,惹网友羡慕:自己求来的二宝自己负责
- 文|好孕姐现在说起生二胎,很多人不愿意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经济压力大,生不起。而另一部分原因,是考虑到大宝的感受,担心委屈了孩子。所以,因为担心孩子不愿意、不接受,多少夫妻都默默放弃了生二胎的打...
- 好孕
-
-
-
- 带孩子看病,如何与医生高效沟通?这4点很关键!
- 孩子患病,经常是起病急,病情又容易反复而且变化多端。最麻烦的是,孩子不会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不适和要求,一些低龄孩子也不能完整、准确地自我表达病情,所以在孩子就诊的时候,需要爸爸妈妈做好充分准备。物...
- 育学园
-
-
-
- 3岁女童上厕所“掏来掏去”,只因宝爸不自觉,一周后紧急送医
- 文|秘籍君为人父母都知道,孩子最喜欢模仿大人的动作,家长的言行举止都可能成为孩子的效仿对象。之前我曾见过爷爷带大的孩子,端茶杯的姿势都与老人家如出一辙,看得旁人好笑不已。只是,有些行为模仿起来是逗...
- 育儿须知
-
-
-
- 多名孩子突发脑出血!医生曝光的罪魁祸首,很多家长都在犯!
- 很多家长在婴孩哭闹的时候,喜欢用摇晃的方式安抚孩子,殊不知这是一个极大的错误。这个错误所付出的代价是极其惨痛的。下面我从几个病例说起。这是一个只有3个月大的男婴,却因脑出血刚刚经历了一次开颅手术。...
- 三甲传真
-
-
-
- HPV疫苗与新冠疫苗间隔多久注射?不同厂家疫苗可以交替接种吗?看中疾控怎么说
- 不同厂家的疫苗可以替代接种吗?HPV疫苗和新冠疫苗间隔多久注射?下图为您解答接种疫苗相关问题。
- 未央健康
-
-
-
- “清明节”被孩子问到这些问题,该如何回答?
- 作者|木棉花清明带儿子去扫墓,他一脸疑惑的问我:“其他来扫墓的亲人死后会和你的外婆一样去到另外一个世界吗?”我想了想,蹲下身认真地对他说:“儿子,你说得对,她们都会去往另外一个世界……”心理学家说...
- 超级育儿师
-
-
-
- 1-3岁这些食物尽量少吃,你知道吗?你们家还在吃吗?
- 关爱宝宝的你,还需要看看这几篇:1、孩子发烧不可怕,可怕的是这些你不懂2、起早给宝宝准备的这些早餐,越吃越不健康?看看你家有吗?3、冬天洗澡挑对时间,怎么洗不感冒,生病了还能洗?宝宝洗澡学问大4、气温...
- 儿科医生鱼小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