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失败的家庭教育:强势的母亲,缺席的父亲,养出一个问题孩子
- 来源:育娃升学路
上个月,一则新闻引起热议:
南京一名高三男孩李某,上完课后回到家(临时租住的学区房)写作业,遭到母亲的严厉辱骂。
李某盛怒之下,竟然拿起菜刀砍杀了母亲。
而平日里,李某其实是一个乖巧、优秀的孩子。
从重点初中考进重点高中,拿过全校第一名的成绩,甚至前两个月还在学校的表彰大会上分享了学习经验。
让人不禁发问:这般优秀的孩子,为何会做出如此丧尽天良的事情? 随着新闻曝光,更多的案件细节披露了出来,在层层剖析李某的生活背景后,我才窥见了这起悲剧背后的扎心真相:
原来,最失败的家庭教育,往往源于父母家庭角色的错位。
01 强势的母爱是捆绑孩子的囚笼
爱孩子是父母的本能,但如何爱,却是为人父母最应该修炼的一门功课。
在李某家,因为爸爸忙于工作,不与母子二人同住,陪孩子读书的重担落在了李妈妈一人身上。
李某的同学表示:“认识李妈妈时候,她就已经辞了职,专门来陪儿子学习; 李妈妈的性格会比较偏激和固执,她认为孩子要出人头地一定要好好学习,所以对儿子的学习要求非常严格。”
正是因为强势、控制的母爱,不知不觉中把李某变成了一个“双面人”:
在家长、老师面前,他是个懂事、得体的孩子。
但是在同学面前,他有时不太容易控制住情绪,甚至他还曾带着一把菜刀去到同学家里。
问其缘由竟然是跟妈妈发生争吵,妈妈就想用菜刀吓唬他,他匆忙拿走菜刀去同学家“避风头”。
回溯过往,悲剧的种子早已埋下。
李妈妈从来不顾儿子的真实诉求,总是用身为父母的权威和强势,逼迫儿子服从。
而对于李某来说,家似乎不再是温暖、安全的代名词了,更像是由母亲亲手编造的“囚笼”,他企图挣扎,却发现越反抗越被捆绑得越紧。
最后,李某因为母亲这畸形的爱而崩溃了,便将曾经威胁过自己的刀对准了母亲。
一夜之间,李某就从别人眼中的优秀孩子变成了弑母的凶手。
而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孩子因为母亲的强势控制,最终活成了“两面派”:一面乖巧懂事,成绩优异;一面苦苦挣扎,濒临崩溃。
看过一部教育观察纪录片《你好,未来人类》,13岁的男孩家进是一个极其优秀的孩子,不仅智力过人,连橄榄球、小提琴、钢琴等技能都十分卓越。
家进妈妈为家进规划好了人生的每一步,在重要事情上,她都会帮家进做决定。
甚至连之前的比赛主题,都只能听从妈妈的意见,放弃喜欢的古罗马历史研究,选择妈妈看好的DNA方向。
可在卓越的表象背后,家进就像一张被拉满的弩,充满了压力和焦虑。
在节目中的一项成长测试中,家进的各项成长指标很优秀。
但是家进的紧张度已经达到顶级,随时可能崩溃——最具体的表现就是经常会通过咬指甲来缓解焦虑。
归根到底,是妈妈希望儿子的一生按部就班地按照自己的期待去实现。
不管是参加比赛还是人生理想,孩子走的每一步都必须被妈妈牢牢掌控在手中。
也正是这份压力巨大的爱,让孩子生命中有了无法承受之重。
不出意外,那些以爱为名的控制,到最后都会变成了孩子命运里的苦果,渗透到孩子人生中的每一个角落。
02 缺席的父爱造就了孩子一生的心理创伤
在开头的新闻中,我们可以看到父亲的缺位,使得育儿的重担完完全全落在母亲一人身上。
陪读的焦虑、孩子过大的高考学习压力、母亲无处宣泄的负面情绪、频发的母子冲突,种种纠缠一起,最终压垮了母亲和孩子,毁掉了一个家。
这也凸显了现代家庭普遍存在的教育问题:
母亲成为教育的绝对主体,父亲在孩子生命中严重隐形,甚至消失。
而父亲的缺席,会给孩子带来许多危害:产生情感障碍,缺少理性力量,人际关系差,缺乏自信,生活没有目标,充满焦虑和孤独......
知名演员张国立在儿子张默出生后,一直忙于拍戏,基本上缺席孩子的成长,只有孩子的妈妈罗秀春全心全意照顾儿子。
小时候张默比较瘦小,经常受到别人的欺负。
因为没有父亲的教诲与撑腰,所以张默总是自己一个人消化与别人的冲突,也因此变得越发的孤僻。
父亲之所以被称之为父亲,不仅是因为有着天然的血脉联系,更重要的是父与子之间需要有内心的联结与情感共鸣。
张默曾说过自己怨恨父亲,要是填表格写“父亲职业”一栏目,他都会写“工人”、“修鞋的”,要不然就是“下岗的”,故意惹父亲生气。
长大后的张默更是以“叛逆、惹事”的态度来对抗父亲,他曾经在大学中暴打女友童瑶被学校开除,后来还因吸毒锒铛入狱。
张国立曾经为了儿子铸下的错误向大众公开道歉。
但迟来的父爱终究还是无法弥补孩子已经流逝的童年时光,只剩下无尽的悲伤和悔恨。
至今还有太多的父亲不明白,“父亲的角色”是一种无可替代的存在,对于培养孩子长大成人有着举足轻重的力量。
美国卫生部组织编写的《父亲在儿童健康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中,提出“父亲功能”包括七个方面:
和孩子的母亲培养积极的关系;花时间陪孩子;养育孩子;恰当地规训孩子;引导孩子走向家庭以外的世界;保护和供养;成为孩子的模范。
对于孩子来说,父亲是榜样,能够教会孩子如何做一个成熟的大人,如何拥有勇于承担的品格和一切坚实的美好品质。
而母亲能够给孩子一种生活上的安全感,用关爱、柔软、细致去丰富孩子的心灵,促进孩子的情感发展。
所以说,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母亲的自然和感性,更少不了父亲的社会和理性。
03 最好的家庭教育:父亲多陪伴,母亲少焦虑
曾经有一句话,在朋友圈广为流传:
上帝给了你一个缺席的父亲,就会赠送给你一个焦虑的母亲,最终就会养育出一个失控的孩子。
父亲和母亲的职能与特质完全不一样,唯有父爱不缺席,母爱不泛滥,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庭教育,孩子的成长才没有羁绊。
父亲和母亲的职能与特质完全不一样,但都是同样重要的。
母亲给予孩子情感需求与温柔,父亲教会孩子看待世界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与力量格局,两者缺一不可。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的家庭教育理念就十分值得我们借鉴。
12岁时,步入青春期的叛逆小孩比尔·盖茨总是试图摆脱母亲的控制,对母亲的一切要求都有强烈的抵触情绪,母子冲突频发。
而老比尔一直充当着儿子和妻子之间的矛盾调解员,给予孩子很多正面影响,才避免了孩子走向歧途。
今年9月,比尔·盖茨的父亲逝世,他在博客上悼念:“父亲是真正的比尔·盖茨,他是我想成为的一切。”
作为丈夫和男性,他十分尊重妻子的付出,认可妻子身为母亲的贡献,时时关怀妻子;
作为父亲,他尊重孩子的选择,鼓励孩子去探索未知,在理所能力的范围里给予孩子陪伴,比如每周日同一时间的大餐等。
其实,家庭教育的真谛便是如此,再多的亲子焦虑与育儿任务,有了爸爸的支持和参与,就能赶走妈妈的焦虑与负面情绪。
而不是爸爸一直缺位,让妈妈独自深陷育儿焦虑里,不得已把所有的负能量一股脑地传递给孩子,致使孩子一直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为人父母应该谨记,想要培养幸福的优秀孩子,最重要的不是物质上的安慰,而是心灵上的满足。
母爱是家的港湾,给予孩子温柔与安全感;
父爱则是家门口那条通往世界的路,指向光明与未来,而孩子人生的多种答案就藏在这父母之爱当中。
0 4
我们栽种草木,让它长成自己的样子,我们培育孩子,让他拥有自己的才华。
其实,父母与子女之间注定是一场渐行渐远的别离,但陪伴的时光永不褪色,能鼓舞着孩子一直勇往直前。
俗话说,教育的本质,亦是为人父母的自我修行。
当父亲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母亲给予孩子有界限的关爱,那么孩子的成长便没有遗憾与羁绊。
父母各司其职,给孩子足够的温暖和陪伴,就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关于作者本文来源于男孩派(ID: boy666dj),关于养育男孩的干货,这里都有;关于养育男孩的苦甜,这里都懂;家有小男孩,欢迎关注男孩派。
-
-
- 准爸爸不满足这些条件,二胎照样不能生
- 自然流产病例中,因父亲精子异常导致胚胎早期夭折的比例,大约半数左右。常常听到一种想当然的认识,认为男性一次射精有几亿个精子,能与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精子,一定是“天底下”最健康的精子。而事实上,常...
- 快乐孕育孕妇课堂
-
-
-
- 春季生长贴背后这些你不知道的秘密。
- 最近春天正当季,嘟妈却收到了不少咨询“生长贴”的消息。其实去年夏天的时候,嘟妈曾经写过“三伏贴”,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疑惑与不解,被不少人抨击是我对中医理解太狭隘了。不过对于这两年出现的“生长贴”,嘟...
- 嘟嘟医生
-
-
-
- 吃出来的早熟,医生:这五类食物,再馋也尽量别让孩子吃!
- 小语说:萱萱是一个8岁的女孩,上面有两个哥哥。我们都知道天下老人向小的,萱萱作为家里唯一的女孩,又是最小的孩子,家庭地位不言而喻。父母对萱萱的要求自然是唯命是从,想要什么买什么,想吃什么吃什么。不...
- 宁晋网课
-
-
-
- 新冠疫苗第二针晚打就前功尽弃?过敏、备孕不能接种?……说说新冠疫苗那些事!
- 新冠疫苗晚打第二针就前功尽弃?过敏备孕不能接种?别信!截至2021年4月4日,全国各地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3997.0万剂次;其中,北京市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668.71万剂次,累计接种1045.62万人。然...
- 检验视界网
-
-
-
- 妈妈“示弱”好处多,妈妈如何“示弱”
- 龙老师推荐:父母有时候要把自己软弱的一面呈现给孩子,让孩子明白,父母也是需要关心和帮助的。懂得向孩子示弱,不是我们软弱,而是培养孩子的好品质的最佳时机。“妈妈,你怎么了,不舒服吗?”墨墨关切地问,...
- 龙春华亲子实践课堂
-
-
-
- 中国式“PUA家庭”正在毁掉孩子,家长还在沾沾自喜吗?
- 文|秘籍君经常在网上冲浪的人,应该听说过“PUA”。一开始,它的意思是指,男性使用某些的手段,对女性骗财、骗色,甚至进行精神控制,使女性臣服于自己。现在这一词也演变成,有人借着爱的名字,打着“为你好”...
- 育儿须知
-
-
-
- 吃的避孕药有问题,上百名女性意外怀孕!事后却多方甩锅:是她们没好好吃药!
- 微信的规则进行了调整希望大家看完故事多点“在看”,喜欢的话也点个分享和赞这样事儿君的推送才能继续出现在你的订阅列表里才能继续跟大家分享每个开怀大笑或拍案惊奇的好故事啦~话说,全世界各地,都有很多适...
- 英国那些事儿
-
-
-
- 5岁孩子3个月猛长2.7cm!做好这2点,你的孩子也能长更高
- 大家好,我是翟绪倩,是高级中医小儿推拿师,儿康堂中医门诊部店长,也是吉亚宁老师的亲传弟子。很高兴能在儿康堂公众号讲讲给孩子们调理的故事。 今天分享的是一个小男孩,通过3个月的调理,成功长高2.7cm的过...
- 儿康堂育儿
-
-
-
- 陈小春生命里的两个女人,到底谁才是“妈圈顶流”?
- 了解伊姐本人最新动态、参与线下活动加伊姐微信:eemoviekf04(不闲聊) ♪ 你如此特别,我又怎会失望 ♫ 每天上午9:30,伊姐在这等你 文 | 伊姐(周桂伊)叶子姚最近看了一期女性脱口秀节目《听姐说》,应...
- 伊姐看电影
-
-
-
- 最失败的家庭教育:强势的母亲,缺席的父亲,养出一个问题孩子
- 作者:张可粒来源:男孩派 ID:boy666dj上个月,一则新闻引起热议:南京一名高三男孩李某,上完课后回到家(临时租住的学区房)写作业,遭到母亲的严厉辱骂。 李某盛怒之下,竟然拿起菜刀砍杀了母...
- 育娃升学路
-
-
-
- 杜淳妻子生子前,询问顺和剖哪个更安全,助产士回答为何和网友不同
- 早上,看到杜淳妻子王灿在社交平台发文,询问网友们,剖腹产和顺产哪个更安全,似乎陷入了生产前的紧张中,王灿还晒出怀孕前的美照,从照片来看,她已经进入了快要临盆的状态。 在她的询问下,网友们回答的也是...
- 小红姐产房故事
-
-
-
- 一杯芒果汁差点要了孩子的命!年轻爸妈60分钟跑赢死神!
- 拓展阅读郁琦教授:打破绝经认识误区,激素治疗并不可怕接种HPV疫苗不能等,能约上哪个打哪个这个癌症几乎没有症状,20-30%和遗传有关最全面的阴道炎防治秘籍,你一定要看看!日本性教育短片刷屏:无数网友看到...
- 医者部落
-
-
-
- 孩子患有“抑郁症”,通常会有这6个表现,很容易被家长忽视!
-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抑郁症这个词语和孩子扯上了关系。随着现代社会不断地发展,各种各样的问题就出现了。一开始是大人出现“抑郁症”的情况比较多,经常可以看到有些公众人物因为得了抑郁症出现很严重的后果...
- 高中说
-
-
-
- 煲汤炖肉放两片,止咳化痰、祛湿健脾,孩子生病少一半
- 本文已由儿康堂【专业审稿团】审核▼家人们,晚上好!我是你们的六师妹~最近天气变化无常,昼夜温差大,孩子一不留神就生病啦~六师妹就收到了很多宝妈的私信:“我家娃总咳嗽,怎么帮孩子止咳化痰?”“我家宝宝...
- 儿康堂育儿
-
-
-
- 反向叛逆:黑社会大佬的儿子爱上学习,学霸家长养出学渣儿子?
- 文章转载自曾奇峰心理工作室(ID:zqfxlgzs)1前段时间有个喜剧短视频曝光,一个关于黑社会老大和学霸儿子的互动片段,让人捧腹。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我的孩子一点都不像我呢?尤其是那些学霸爸妈,对自...
- 嘟嘟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