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卷之中没人能独善其身
- 来源:孟大明白
从北大毕业的李雪琴口中听到了对考研党打击最大的一句话:我跟你说我同学们在干啥,我同学们在今日头条加班,在西瓜视频加班!
起因是李雪琴在西瓜视频《2021有一说一》节目里,与一些努力考研出国提升自己的陌生人对谈,一位四十岁决定考研的大哥问她:一般我们认为北大毕业的学生出来肯定是成为企业家,但你现在做的事情似乎偏离了这个轨道,你这算不算浪费了国家高等教育的资源?
这句话里浪漫的想像过多,李雪琴听完忍不住缩着脖子偷笑了一下。
他们聊天的场景是中关村的一家付费自习室,进门处的墙上密密麻麻贴着心愿便利贴:考研、考公、考证,怀揣梦想的成年人坐在方格里,安静地排列成一个“卷”字。
来这里的人,的确比较容易把学历当成十全大补丸。他们放弃了躺在沙发里刷手机的快乐坐在这,不就是想着能一次卷完,去向一个不用再卷的美好明天吗? 李雪琴无情戳破:这个明天不存在,至少北大不是,出来了还得卷。用脚算算也知道,名校一年毕业几万人,中国有多少公司多少企业家?绝大部分人的出路是加班仔。 工作后有进修意愿的人不在少数,我刚工作的时候,直属领导在中传读MBA,对面同事在北大读在职研究生,周一到五加班、周六周日上课。疫情中引起热议的一份流调报告,34岁的北京人一边每天通勤三小时工作养家,一边复习准备考清华的研究生。
李雪琴毕业于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我有一个朋友正好去年考了这个院的研,她干了快十年媒体,对专业课信心满满,没想到竞争对手们能把每一门都考到接近满分。郁闷之余不乏宽慰:还好她毕业得早,要是和现在这拨小孩一起,找到工作都困难。 其实对于已经工作的人,除非初始学历和现有工作非常差,以功利方面考量,读研不会有大用,现在一些大公司招聘时甚至会专门卡本科学历。学历只在找第一份工作时有份量,往后走,能力、经历、交际能力……哪个都比考研靠谱。 道理大家都懂,焦虑却停不下来,太多人幻想一纸名校学历能成为自己人生的救命稻草。当李雪琴说她身上有张所有人都为之停顿一下的标签——北大学霸,自习室的听众纷纷露出羡慕的眼神。
可她几次提及北大对人生的加成并没有那么大,却没人听进去。 一次是她说学历是重要的标签,但只有这一个标签肯定不行,如果她只有北大标签,会有无数人站出来说她“恰烂钱”。另一次是她说她99%的同学一生都在践行“我以北大为荣”,只有1%能做到“北大以为我骄傲”。 听到这话,听众们露出礼貌的、不怎么认可的笑脸。这场景像一个围城,城里的人说我们这儿不是遍地黄金,城外削尖脑袋的人大喊:我不信!那可是北大诶,读完指定飞黄腾达!
李雪琴站在他人幻想的终点,多少显得有点凡尔赛,但这不是李雪琴第一次打破名校神话,她本科的时候曾经确诊抑郁症,她说北大一到期末,看抑郁症的人老多了。可见人人向往的地方并不那么好呆。 后来她去纽约大学读教育学硕士,读一半就回来了,因为她发现一个死循环:她辛苦考托福GRE出国,学完的出路是回来教别人托福GRE,再把别人送出国。
美利坚的月亮没有更圆一点,依旧是卷的,她说她不喜欢纽约,高高的楼窄窄的天,所有人跑着走路。我小时候第一次去香港就是这种感觉,行人像开了八倍速,往前哗哗地走成一道道剪影,显得慢吞吞的我像只乌龟。 有的人看别人跑会心慌,有的人心比较大,依旧溜达自己的。李雪琴就说她卷不动,喜欢躺平,一个姑娘问:你觉得躺平这个姿势是年轻人的正确选择吗? 她的回答可太戳中我这个丧型人格了:只要我愿意,你就管不着我。
是啊,我们不卷,也承担不卷的后果,不是很好,人生的路径有很多种。要我说不卷的人还为卷的人做贡献了呢,如果全世界都996,现在996的人就得007,如果全世界都007……那全世界就毁灭吧,没什么可留恋的。 不过提问的姑娘很机智,又追问了一句:你躺平了吗?李雪琴贼贼地一笑,说我需要挣钱,所以我现在没有躺平。
太真实了,大卷之中没人能独善其身。有时候成年人卷,并不是因为他想卷。
那位四十岁的考研大哥,目标是光华的MBA,听起来不可思议,要在这样一个年纪一头扎进考试界最高难度的竞争,但说起理由大家沉默了:四十岁的他在职场处于一个尴尬的状态,领导年富力强,比他大不了两岁,往下95后的年轻人精力充沛,还带着海归背景,让他倍感压力。 想想他跨过了那个近年反复被妖魔化的年龄:35岁,不怪他焦虑。如今35岁+的人会被大公司劝退,会被招聘要求排除在外,甚至连买房都不能算做刚需,仿佛城市的废品。他都算好的,我有个朋友刚刚30出头,叠加女性+未婚未育buff,上份工作离职后找了两年多工作,至今未果。即便今天还在笑着,谁也不知道明天浪会不会卷到自己头上。
看考研大哥的衣著谈吐,在公司至少是个中层。另一个来学习的妈妈,努力的目标是为孩子换一套西城学区房,用的词是“换”和“学区房”。
查了下节目中的那家收费自习室,月卡团购价格在一千元左右,愿意花钱在这里学习的人,支付能力已经超过大部分北漂,他们本身似乎不该存在于卷的范围中。但卷的特征就是扩大化、无止境,今天你加班,明天老板就觉得按时下班的我在偷公司钱。
成年人鸡自己,总比鸡娃好,至少他们面对生活的困境,把突破的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无解中求解,可能求了也无解,但是李雪琴说了一个“攒塑料袋”理论,许多父母辈喜欢把买东西的塑料袋都攒在家里,看似抠搜多余,但每当有什么东西需要装,总能找到合适的袋子。
鸡自己的过程就像攒塑料袋,不一定是即时起效,攒多了,说不定有需要的时候就用上了。
年纪轻轻就平步青云的人是少数,大多数人看这个世界,可能觉得它不是很喜欢自己,但又打不定主意是卷他丫的还是躺平算球,因为大气晚成的人也是少数。以前我觉得躺平最舒服,看了李雪琴这期节目,那种孤注一掷的决心也叫人敬佩,这件事没有标准答案,终归是一个愿意。
有人五一出去游玩享受生活,有人五一还在加班,或是闷头学习提升自己,都是选择,只要自己对自己的选择满意,别人管不着。对于五一还在工作的打工人,《2021有一说一》这档短小有趣的节目倒是很适合拿来解闷,能看到同样在辛苦奋斗人的想法境遇,和一些过来人的经验。
西瓜视频里还有不少视频创作者就这个话题展开讨论,有人坚定地号召用不断学习对抗焦虑,有人认为人生不应该局限于工作。观点碰撞下,我看到不少有价值的建议,比如从事考研培训的张雪峰老师强调,决定考研的人一定要先考虑清楚自己的目的:是提升自己,是换专业转行,还是在本来行业里深耕?不是每个目的都能通过考研达成,不同的目的选择也不同,不要做无用功。
看预告后几期是大鹏和伊能静谈北漂和育儿,分别是他们有真实生活经历的议题。只有经历过才会有真正的思考,李雪琴在第一期片尾留下一句话,让我觉得她太通透了:不一定要做别人认为正确的事,但一定要做你愿意为之承受痛苦的事。在这个劳动节,与所有打工人共勉。 孟大明白 趣味文字,蹲坑必备 957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这句话里浪漫的想像过多,李雪琴听完忍不住缩着脖子偷笑了一下。
他们聊天的场景是中关村的一家付费自习室,进门处的墙上密密麻麻贴着心愿便利贴:考研、考公、考证,怀揣梦想的成年人坐在方格里,安静地排列成一个“卷”字。
来这里的人,的确比较容易把学历当成十全大补丸。他们放弃了躺在沙发里刷手机的快乐坐在这,不就是想着能一次卷完,去向一个不用再卷的美好明天吗? 李雪琴无情戳破:这个明天不存在,至少北大不是,出来了还得卷。用脚算算也知道,名校一年毕业几万人,中国有多少公司多少企业家?绝大部分人的出路是加班仔。 工作后有进修意愿的人不在少数,我刚工作的时候,直属领导在中传读MBA,对面同事在北大读在职研究生,周一到五加班、周六周日上课。疫情中引起热议的一份流调报告,34岁的北京人一边每天通勤三小时工作养家,一边复习准备考清华的研究生。
李雪琴毕业于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我有一个朋友正好去年考了这个院的研,她干了快十年媒体,对专业课信心满满,没想到竞争对手们能把每一门都考到接近满分。郁闷之余不乏宽慰:还好她毕业得早,要是和现在这拨小孩一起,找到工作都困难。 其实对于已经工作的人,除非初始学历和现有工作非常差,以功利方面考量,读研不会有大用,现在一些大公司招聘时甚至会专门卡本科学历。学历只在找第一份工作时有份量,往后走,能力、经历、交际能力……哪个都比考研靠谱。 道理大家都懂,焦虑却停不下来,太多人幻想一纸名校学历能成为自己人生的救命稻草。当李雪琴说她身上有张所有人都为之停顿一下的标签——北大学霸,自习室的听众纷纷露出羡慕的眼神。
可她几次提及北大对人生的加成并没有那么大,却没人听进去。 一次是她说学历是重要的标签,但只有这一个标签肯定不行,如果她只有北大标签,会有无数人站出来说她“恰烂钱”。另一次是她说她99%的同学一生都在践行“我以北大为荣”,只有1%能做到“北大以为我骄傲”。 听到这话,听众们露出礼貌的、不怎么认可的笑脸。这场景像一个围城,城里的人说我们这儿不是遍地黄金,城外削尖脑袋的人大喊:我不信!那可是北大诶,读完指定飞黄腾达!
李雪琴站在他人幻想的终点,多少显得有点凡尔赛,但这不是李雪琴第一次打破名校神话,她本科的时候曾经确诊抑郁症,她说北大一到期末,看抑郁症的人老多了。可见人人向往的地方并不那么好呆。 后来她去纽约大学读教育学硕士,读一半就回来了,因为她发现一个死循环:她辛苦考托福GRE出国,学完的出路是回来教别人托福GRE,再把别人送出国。
美利坚的月亮没有更圆一点,依旧是卷的,她说她不喜欢纽约,高高的楼窄窄的天,所有人跑着走路。我小时候第一次去香港就是这种感觉,行人像开了八倍速,往前哗哗地走成一道道剪影,显得慢吞吞的我像只乌龟。 有的人看别人跑会心慌,有的人心比较大,依旧溜达自己的。李雪琴就说她卷不动,喜欢躺平,一个姑娘问:你觉得躺平这个姿势是年轻人的正确选择吗? 她的回答可太戳中我这个丧型人格了:只要我愿意,你就管不着我。
是啊,我们不卷,也承担不卷的后果,不是很好,人生的路径有很多种。要我说不卷的人还为卷的人做贡献了呢,如果全世界都996,现在996的人就得007,如果全世界都007……那全世界就毁灭吧,没什么可留恋的。 不过提问的姑娘很机智,又追问了一句:你躺平了吗?李雪琴贼贼地一笑,说我需要挣钱,所以我现在没有躺平。
那位四十岁的考研大哥,目标是光华的MBA,听起来不可思议,要在这样一个年纪一头扎进考试界最高难度的竞争,但说起理由大家沉默了:四十岁的他在职场处于一个尴尬的状态,领导年富力强,比他大不了两岁,往下95后的年轻人精力充沛,还带着海归背景,让他倍感压力。 想想他跨过了那个近年反复被妖魔化的年龄:35岁,不怪他焦虑。如今35岁+的人会被大公司劝退,会被招聘要求排除在外,甚至连买房都不能算做刚需,仿佛城市的废品。他都算好的,我有个朋友刚刚30出头,叠加女性+未婚未育buff,上份工作离职后找了两年多工作,至今未果。即便今天还在笑着,谁也不知道明天浪会不会卷到自己头上。
看考研大哥的衣著谈吐,在公司至少是个中层。另一个来学习的妈妈,努力的目标是为孩子换一套西城学区房,用的词是“换”和“学区房”。
查了下节目中的那家收费自习室,月卡团购价格在一千元左右,愿意花钱在这里学习的人,支付能力已经超过大部分北漂,他们本身似乎不该存在于卷的范围中。但卷的特征就是扩大化、无止境,今天你加班,明天老板就觉得按时下班的我在偷公司钱。
成年人鸡自己,总比鸡娃好,至少他们面对生活的困境,把突破的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无解中求解,可能求了也无解,但是李雪琴说了一个“攒塑料袋”理论,许多父母辈喜欢把买东西的塑料袋都攒在家里,看似抠搜多余,但每当有什么东西需要装,总能找到合适的袋子。
鸡自己的过程就像攒塑料袋,不一定是即时起效,攒多了,说不定有需要的时候就用上了。
年纪轻轻就平步青云的人是少数,大多数人看这个世界,可能觉得它不是很喜欢自己,但又打不定主意是卷他丫的还是躺平算球,因为大气晚成的人也是少数。以前我觉得躺平最舒服,看了李雪琴这期节目,那种孤注一掷的决心也叫人敬佩,这件事没有标准答案,终归是一个愿意。
有人五一出去游玩享受生活,有人五一还在加班,或是闷头学习提升自己,都是选择,只要自己对自己的选择满意,别人管不着。对于五一还在工作的打工人,《2021有一说一》这档短小有趣的节目倒是很适合拿来解闷,能看到同样在辛苦奋斗人的想法境遇,和一些过来人的经验。
西瓜视频里还有不少视频创作者就这个话题展开讨论,有人坚定地号召用不断学习对抗焦虑,有人认为人生不应该局限于工作。观点碰撞下,我看到不少有价值的建议,比如从事考研培训的张雪峰老师强调,决定考研的人一定要先考虑清楚自己的目的:是提升自己,是换专业转行,还是在本来行业里深耕?不是每个目的都能通过考研达成,不同的目的选择也不同,不要做无用功。
看预告后几期是大鹏和伊能静谈北漂和育儿,分别是他们有真实生活经历的议题。只有经历过才会有真正的思考,李雪琴在第一期片尾留下一句话,让我觉得她太通透了:不一定要做别人认为正确的事,但一定要做你愿意为之承受痛苦的事。在这个劳动节,与所有打工人共勉。
教育
-
-
- 月薪两万,每天4小时,我的工作是陪富家小孩吃喝玩乐
- 「高端家教」的快乐你想象不到。文 | 杨小彤编辑 | 黄臻曜来源 | 后浪研究所(ID:youth36kr)这是一份会让996社畜们垂涎无比的工作。刚毕业就能混迹精英圈,直接汇报给企业家老板,专车接送,每天只需工作4小时,...
- 36氪
-
-
-
- 数据出炉:大多数高中生考不上二本?现在成绩560分以下的高中生,如何考上理想大学
- 最近,后台收到了很多高中生留言:“刷了那么多题,成绩还是一塌糊涂我明明这么努力了,为什么还是这点分数好不甘心啊有没有什么诀窍能快速提升成绩啊?”为了帮助渴望进步的高中生,今天我们给大家争取到了一份...
- 语文日刊
-
-
-
- 紧急!财政局宣布!这18个城市今日必做这件事!否则取消初会考试资格!
- 哈喽大家好初级会计考试倒计时14天今日大事件/必做/决定是否可以参加考试“考前14天申领健康码/进行健康监测”一起来看详情!!!建议转扩至身边的2021初会考试小伙伴01云南申领方式:建议考生积极参加疫苗接种...
- 会计帮官微
-
-
-
- 大反转!不接种新冠疫苗能否参加会计考试?!财政部补充通知来了!
- “参加考试必须接种新冠疫苗”?终于等到反转!各地防疫要求陆续出台,这个地区必须进行新冠检测!全体会计考证党恭喜了,关于大家担心的是否一定要接种新冠疫苗才能参加会计考试的要求已经不再强制,财政部正式...
- 注册会计师
-
-
-
- 大卷之中没人能独善其身
- 从北大毕业的李雪琴口中听到了对考研党打击最大的一句话:我跟你说我同学们在干啥,我同学们在今日头条加班,在西瓜视频加班! 起因是李雪琴在西瓜视频《2021有一说一》节目里,与一些努力考研出国提升自己的陌...
- 孟大明白
-
-
-
- 国家正式出台笔顺正确写法,很全面!建议老师和家长收藏!
- 非常实用的知识,赶快为孩子收藏吧!好多孩子写字会有倒笔顺的现象,不管是刚学写字还是已经读到了小学三五年级的孩子,写字笔顺经常还是会错。你自己有时写一个字是不是也要思考一小会儿?有时,写出来的字连笔...
- 幼儿园手工
-
-
-
- 快乐魔方作文总部祝大家劳动节快乐!
- 劳有所获,心有所向劳动,创造了价值,创造了未来,创造了人类;创造了世界,创造了财富,创造了一切。今天,致敬每一位劳动者,感谢您一路以来对快乐魔方作文总部的支持和信任。快乐魔方作文祝全国各加盟校及所...
- 快乐魔方作文
-
-
-
- 「五月病」已出现人传人现象!
- “有猫病”。在部分人的认知里,总觉得五月不是好时候。虽然不是人人都能说出“五月病”这个词,但是它的症状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蔓延:晚上睡不好觉,白天又觉得自己还能睡五百年。上课上班哈欠连天,路上也无精...
- 健康界
-
-
-
- 五一,与自然来场约会
- 五一到了,春末夏初将热未热,大家蛰伏了这么久,对这个假期期待已久。如无意外的话,各大景点将会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如今越来越多的孩子都在高楼大厦的都市长大,接近大自然的机会越来越少,不知不觉,大人...
- 青少年运动
-
-
-
- 关于公布云南省2021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笔试合格分数线及相关人员名单的通告
- 关于公布云南省2021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笔试合格分数线及相关人员名单的通告各位报考者:云南省2021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笔试成绩已于4月28日面向社会公布,按照《云南省2021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安排,4月28日...
- 云岭先锋
-
-
-
- “我没考研,出路就变窄了?”
- ✪不考研当然也会有出路,那是你自己选择的,独一无二的人生。二O二一年五月一日欢迎到“新浪微博”APP搜索并关注@安徽团省委#和团团一起聊青春#考研,已成为当下席卷各大学习论坛的热门话题。为了获得更好的就...
- 安徽共青团
-
-
-
- 哈佛前招生官扎心“回怼”:如果你跟别人一样,我凭啥要录取你?!
- 每年,哈佛招生官都会收到许多申请材料称自己“认识谁谁谁”、“给哈佛捐了很多钱”、“表亲毕业于哈佛”……招生官给出的答案也很明确:这些都不能为你购买到进入哈佛的门票!罗伯特·克拉格特在哈佛大学担任了...
- 常青藤家长会
-
-
-
- 重要!STEP报名截止倒计时7天!错过不可补报名!
- STEP考试报名倒计时7天!每年申请季,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等英国顶尖名校都会收到大量的入学申请,包括出色的个人成绩、优异的推荐信以及Alevel的高分成绩预估。在面对世界各地的优秀申请时,这些...
- 小站教育国际课程
-
-
-
- 2021年6月7日9:00,“考试即将开始,请家长保持安静…”写给全天下的高三家
- 距离2021年高考仅剩37天,此时的孩子:是元气满满,全力奋战?还是疲惫不堪,心力交瘁?是规律作息,高效学习?还是早起晚睡,勉强支撑?是信心十足,弓上弦刀出鞘?还是破罐破摔,度一日算一日?无论如何,高考...
- 高中生家长圈
-
-
-
- 英国那些有潜力的冷门专业,前景优越!
- 今天给大家分享几个英国冷门但前景好的专业~营养学专业 就我国经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趋势来看,营养专业人才的需求还是比较大的。但由于教育体制落后、认识误区及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等多方面问题,掌握专业知...
- 留学英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