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纪轻轻的,为什么「肾」就不行了?这9类人的肾容易出事
- 来源:生命时报
当体检肾功能查出异常时,医生总会说一句:“肾功不好。”
很多人将“肾功不好”和“肾虚”混淆,把肾不好和性功能联系到一起;其实当肾脏出现问题,身体各方面机能都会受到影响。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通过回顾性监测,研究了1973~2015年间50多万癌症病例数据发现:
近40年来,15~39岁人群癌症发病率增加了近30%,呈持续上升趋势,其中,肾癌升幅最大。
年纪轻轻的,为什么肾不行了?哪些人的肾更容易崩溃?《生命时报》(微信内搜索“LT0385”即可关注)邀请权威专家为你解读。
受访专家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脏内科主任医师 陈旻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肾内科主任 李月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 张海梁
中青年人肾癌发病增长迅速
临床数据显示,肾癌发病率每年都在增长,中青年人发病率增长迅速。
张海梁说,目前我国肾癌患者发病的平均年龄是56岁,40岁以下中青年患者约占1/4。
为什么中青年人的肾在悄悄磨损?他表示,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有很多。
!
遗传基因肾癌年轻患者中,约10%~15%有遗传基因突变,这一数据远高于既往估计。
!
环境因素一些有毒有害物质通过空气、水、食物等进入人体,多年以后会诱发肾癌,对自身携带易患癌基因的人来说,存在叠加风险。
!
不良习惯及生活压力大现代人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饮食不健康,缺少运动,还有吸烟、肥胖,导致肾癌发病年龄年轻化、发病率不断增长。
!
体检普及发现更多肾癌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逐渐提高,每年参加体检的人越来越多,小于40岁的中青年肾癌患者中,约有一半是在体检时发现的。
9类人的肾容易崩溃
陈旻表示,健康肾单位的数量是有限的,且受损后不能修复,如果数量减少至30%或以下,就会出现肾衰竭;若降至10%以下,则会面临生命危险。
通俗来说,凡是存在肾损伤或肾功能减退3个月及以上的,都可视为慢性肾脏病,在我国患者人数超1亿。慢性肾脏病的高危人群,更应该格外警惕:
1. 高血压患者长期高血压可以造成肾小球缺血硬化,使患者出现夜尿增多、尿白蛋白排泄增加的情况,严重时就会造成肾功能减退。
2.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日常要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定期检查尿白蛋白/肌酐,以便早期发现肾病征兆。
3. 超重和肥胖人群肥胖不仅危害身体健康,还会加重肾脏负担,引起肾小球血流动力学改变,造成肥胖相关性肾病。
4. 有肝炎病史者这类患者日常要注意筛查病毒复制、肝脏功能和尿常规。
5. 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容易引发相关疾病的肾病,如狼疮性肾炎等。
6. 有长期用药史的人群如长期服用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氨基糖苷类药物、非甾体抗炎药以及某些减肥药等,长时间、大量服用这些药物要警惕肾功能损伤。
7. 有肾脏病史或早产时低体重者在严重感染、药物过量或急性应激状态下,这类人群肾脏受损的风险比正常人群要高。
8. 泌尿系反复感染者有肾结石或前列腺肥大、反复泌尿系感染以及因梗阻出现肾盂积水的患者,也是肾病高危人群。
9. 不良生活习惯者吸烟、大量饮酒、熬夜、长期过量使用美白用品、频繁文身和染发、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有高尿酸血症的人,都有较高患肾脏病的风险。
做好5件事防肾衰
肾脏病变起病隐匿、不易察觉,若能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可以显著减少患者的并发症,明显提高生存率。
No.1重视定期体检
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是肾脏病变的最高危人群,这类人除了要积极控制血糖和血压,还需要定期关注肾功能,定期检测尿蛋白水平和血肌酐水平。
最好每年参加一次体检,常用检查方法包括超声扫描、磁共振扫描和CT检查。
No.2不要暴饮暴食
一次性摄入过多食物不仅会在短时间内加重消化系统负担,还会产生过多代谢废物,加重肾脏负荷。
长期暴饮暴食还会诱发高血压、糖尿病等,都会导致继发性肾病。建议适当吃些苹果等新鲜果蔬,有益肾脏健康。
No.3避免反复脱水
高温环境导致的反复性脱水与慢性肾损害风险增加相关。脱水时,血管紧张素、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肾血管收缩,尿液浓缩。
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脱水严重,血容量不足,使肾脏缺氧、血流量减少,最终导致肾脏损伤。
No.4上完厕所回头看一眼
肾脏问题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尿液变化,例如颜色明显加深、有明显泡沫、突然夜尿增多等。
出现这些情况要及时就医,尤其是伴随体重明显增加、水肿的人,很有可能已经患上了肾病。
No.5保持运动习惯
保持适当运动,保持身体良好的抵抗力和免疫能力,对肾脏保护和肾脏病恢复非常重要。
建议进行太极、游泳、散步、跳舞、打羽毛球等运动,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
本期编辑:徐梦莲
右下角点个在看再走👇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微信号:LT0385)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
我们不传小道消息和谣言我们不取吸引眼球的耸人标题我们不做只为转发量而存在的媒体
请你相信原创的力量健康路上,我们愿意陪你一起认真走下去
人民日报主管 环球时报主办微信ID:LT0385
喜欢,就点个“在看”
健康
-
-
- 身体发麻是怎么回事?
- 骨事一点通:专注于传播骨病科普知识,帮助患者就医。我们诚邀各位骨科医生投稿,共同推动骨科科普传播。投稿邮箱:huiyigkhz@163.com 导读:很多时候,我们会感到身体有些地方“麻”了,这种感觉不像“疼”,...
- 骨事一点通
-
-
-
- 餐桌上这种红色菜,吃对祛湿养胃,吃错招湿毁胃!别再稀里糊涂乱吃了
- 有这样一种蔬菜—— 喜欢它的人,看到它就两眼放光,即便吃到口舌火热、泪涕直流,嘴上却直呼过瘾。 不喜欢的人,看到它就两眼一黑,恨不得立马将其打入冷宫,此生不复相见! 看这个描述,应该很好猜吧?! 没错...
- 养生每日推送
-
-
-
- 每天吃几个鸡蛋比较好?
- (图片来源于网络)鸡蛋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鸡蛋的蛋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一个普通鸡蛋含有约7克蛋白质,除此之外,鸡蛋中还含有脂肪、卵黄素、卵磷脂、维生素A和B及多种矿物元素,如铁...
- 兰世亭
-
-
-
- 年纪轻轻的,为什么「肾」就不行了?这9类人的肾容易出事
- 当体检肾功能查出异常时,医生总会说一句:“肾功不好。”很多人将“肾功不好”和“肾虚”混淆,把肾不好和性功能联系到一起;其实当肾脏出现问题,身体各方面机能都会受到影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通过回...
- 生命时报
-
-
-
- 协和医院开到了迪拜?公立医院也要出海镀金了吗?
- 3 月 29 日,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与迪拜协和医院签约仪式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元院区规培楼一楼会议室举行,双方就在迪拜建设分院签订了友好合作框架协议。我们高兴地看到,协和这个名字再次走出了...
- 丁香园
-
-
-
- 警惕:有毒!半个月内上百人中招!
- 随着气候渐渐入夏爬山、踏青、赏花、逛公园成了大家最喜欢的户外休闲活动但要小心的是它们也一样忍不住出来“透气”……市民树下拍照,意外被毒虫咬近日,广东深圳市民李女士身着短袖到树丛中赏花拍照一个不留意...
- NBTV新闻
-
-
-
- 今日谷雨,春季养生关键期,这些细节要做好
- 【二十四节气•谷雨】 上新了 今天是谷雨,也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至,春已晚,万物生长渐旺,天气尚未尽热,而湿气已至。此时节养生当以“柔肝、健脾、去湿”为要,以助肝气升发,安然入夏。谷雨养三脏防伤...
- SBS大健康
-
-
-
- 全网首发|《临床肝胆病杂志》2021年第4期“肝衰竭相关并发症的临床诊治”重点号
- 述评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国际标准与临床管理优化曹竹君, 张宸溪, 谢青2021, 37(4): 745-751.专家论坛HBV再激活相关肝衰竭的研究进展施毓, 郑敏2021, 37(4): 752-756.肝硬化腹腔感染的诊疗进展及挑战黎倍伶,
- 临床肝胆病杂志
-
-
-
- 从不吃早餐到胆囊癌,中间只差2步
- 胆囊息肉的是非真假胆囊作为人身体里的“苦力担当”不仅要储存苦涩的“胆汁”还得忍受各种疾病之苦息肉增生就是其中一种正常人的胆囊内壁都是柔软光滑的而有的人胆囊壁上却多长了这么个“肉粒”主要是因胆囊受刺...
- 39健康网
-
-
-
- 保持大脑年轻的最佳饮食
-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实至名归 用者为尚人人向往长寿,然而,人活着钱没了,或者,人活着却傻了,都是无比悲催的事情。曾连任两届美国总统的里根、曾连任三届英国前首相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凭《百年孤独》获得诺贝尔...
-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
-
-
- 这种茶,害了多少中国人!连孩子也不放过..
- 全国广播电视金牌主持人郭力与您聊健康加郭老师微信:glzybcy点击下方名片关注郭力每天免费学习健康知识现在的很多年轻人,都“靠奶茶续命”,商场里、大街上的奶茶、果汁店数不胜数,只要走进商场,想找到一家...
- 郭力话健康
-
-
-
- 今日养生方|谷雨如何“吃春”?这样“食补”吃货最爱
- 今日是谷雨,养生要持续。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之第6个节气,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降水明显增加,春雨绵绵,有利于谷物生长。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副院长兼治未病中心学术带头人彭康教授表示,春季...
- 羊城晚报岭南大医馆
-
-
-
- [节气养生]谷雨|健脾祛湿,提升体质!
- 谷雨二十四节气 | 谷雨谷雨知多少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每年4月19日~21日时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说。同时也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谷雨...
- 健康沙区
-
-
-
- 养鸟女子脑积水 只因感染这种病菌
-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接触到一些鸟类或禽类,鸡、鸭、鹅、鸽子以及一些被人们饲养的宠物鸟。这些飞禽在提供给人们以食物、乐趣的同时,还可能存在一些潜在的、鲜为人知的健康威胁。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西...
- 生活与健康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