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家论坛|陈金军:肝硬化腹腔感染的诊疗进展及挑战
- 来源:临床肝胆病杂志
感染是终末期肝病最常见并发症,也是不良预后重要影响因素。腹腔感染为最常见感染类型之一。目前,终末期肝病患者的腹腔感染诊断主要基于腹水多核细胞计数,不依赖于腹水一般细菌培养的结果;初始抗菌素治疗方案以经验性治疗为主。本文将重点介绍肝硬化腹腔感染诊断和治疗的现状、研究进展、困难及挑战。
1感染为终末期肝病重要的临床问题
肝硬化自然史主要分为代偿期(无明显临床症状)和失代偿期(合并多种并发症)。肝硬化失代偿期的多种并发症包括腹水、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细菌感染等;腹水和感染最常见。急性失代偿肝硬化住院患者细菌感染发生率为25%~46%,发生脓毒症的风险比无肝硬化患者高2.6倍[1-2]。
感染是肝硬化短期不良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肝硬化细菌感染发病机制主要涉及肠道细菌过度生长、肠道菌群改变、肠道黏膜通透性增加、肝硬化免疫系统功能紊乱等。欧洲肝衰竭小组发现: 感染为肝硬化患者发生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的主要诱因,表现为全身性系统性炎症,导致多器官损伤或衰竭[3];感染增加肝硬化患者4倍死亡风险[4]。
肝硬化感染的诊断面临较多困难:(1)基于病原体诊断的感染比例较低,肝硬化感染的诊断主要基于经验性的临床诊断;(2)治疗方案主要为经验性的抗菌素治疗;(3)多种抗菌素耐药比例正在攀升,与肝硬化短期病死率密切相关[5]。
腹腔感染是肝硬化患者最常见的感染类型。肝硬化腹腔感染主要由于肠道菌移位:门静脉高压及肠道黏膜通透性增加,来源于肠道的微生物通过肠-肝轴进入外周血循环,进入腹水,造成腹腔感染[6]。住院肝硬化腹水患者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流行率为10%~15%,1年病死率为34%[7-8]。SBP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最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发热、腹痛、腹部压痛、反跳痛等,但也有部分患者无明显的临床表现和症状。早期预警、及时诊断和精准治疗是减少腹腔感染并发症、优化肝硬化腹水管理的重要环节。
2肝硬化腹腔感染的定义、诊断
2.1 定义与诊断标准
腹腔感染病原体类型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单独或混合感染;肝硬化腹腔细菌感染可分为继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及细菌性腹水。
2.1.1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
SBP为肝硬化患者无外源性腹腔感染源的情况下发生的腹水感染。目前,国内外的腹水管理指南或共识[9-10]均指出,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率低(5%~20%);SBP的诊断标准为腹水多个核细胞计数>250个/μl,合并或不合并腹水培养阳性。SBP诊断标准中对腹水多核细胞计数阈值的设置来源于专家共识,其诊断SBP灵敏度较高;该阈值设置缺乏强的证据支持。该标准目前历经40余年,尚未与时俱进(图 1)。目前基于腹水多核细胞数的SBP诊断标准证据级别低,无大型的队列数据支持,是否适用于我国慢性乙型肝炎相关SBP的肝硬化患者,仍需要更多临床研究证实。
临床实践中,临床医生对该诊断标准的依从性不高。主要表现为:(1)肝硬化腹水住院的患者接受诊断性腹腔穿刺的比例低,国内教学医院肝硬化腹水穿刺比例约40%;(2)基于腹水多核细胞计数诊断的SBP与临床症状和体征不一致的比例较高; (3)该标准的初衷是尽快启动腹腔感染的经验性抗菌素治疗,在目前精准医学背景下略显尴尬:该SBP诊断标准对指导早期、合适的抗感染治疗意义有限;(4)随着培养技术和病原体检测技术的进步,加深了对腹腔感染病原体类型和复杂程度的认识,该标准的实战指导意义下降;(5)随着对病原体(主要是细菌)与宿主免疫细胞相互作用的认识,病原体感染引起腹水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的能力不尽相同,该标准会漏诊较多显著的腹腔细菌感染;(6)重症患者往往合并多重感染,抗菌素的应用会影响腹水多核细胞计数,导致该标准在重症患者中发现腹腔感染的能力受到质疑。
2.1.2 细菌性腹水
肝硬化腹腔感染有另外一种形式的感染,即细菌性腹水,腹水多核细胞计数<250个/μl,但腹水细菌培养阳性。关于此类型的肝硬化腹腔感染,相关研究甚少。作者的一项多中心、回顾性研究[11]发现,细菌性腹水具有与SBP相似的不良预后,如短期病死率和急性肾损伤。
肝硬化腹腔感染也包括自发性真菌性腹膜炎,此类感染比较少见。研究[12]发现,肝硬化患者合并真菌性腹膜炎病死率高,约60%。早期诊断对改善患者预后极为关键。然而,临床上腹水培养往往需要3~5 d,会延迟腹腔感染的诊断,尤其是对于腹水多核细胞<250个/μl的患者。因此,目前临床实践中,临床医生更偏向结合肝硬化患者的表现做出腹腔感染的诊断,从而进行抗菌素治疗。
此外,耐药细菌、病毒及其他少见病原体所致的腹腔感染,尤其是耐药细菌,逐渐引起重视。
2.2 诊断新进展
2.2.1 病原体或炎症细胞相关标志物
研究[13-15]发现,腹水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脂多糖结合蛋白、钙网蛋白等可作为SBP的诊断标志物。然而,目前关于SBP诊断标志物的研究主要基于腹水多核细胞计数>250个/μl作为参考标准,此类诊断生物学标志物对临床的指导价值有待更多的研究证实。
2.2.2 病原体核酸检测技术
优化SBP病原体诊断方面,检测腹水细菌DNA成分相比于腹水一般细菌培养,更快捷。研究[16]通过检测16SrRNA成分发现,腹水细菌DNA的含量可能与疾病严重程度有关,但能否反映肝硬化腹腔感染的真实状态需进一步证实。
病原体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是近年来应用于诊断感染性疾病的新技术,可快速识别细菌、真菌、病毒等[17]。mNGS可用于检测各种感染性体液样本,包括脓液、关节液、胸腔积液、腹腔积液等,能快速识别病原体。然而,目前mNGS在肝硬化腹腔感染诊断中的应用尚未有相关的研究。作者的一项关于腹水mNGS检测在肝硬化腹腔感染中临床应用的多中心研究(NCT04125654)发现,mNGS可提高肝硬化腹腔感染病原体检出率,提供病原学证据(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可指导经验性抗菌无效治疗患者的抗菌药物调整,并且早期识别少见的感染源。该研究首次探讨mNGS在肝硬化腹腔感染中的应用,从mNGS的角度探讨肝硬化的腹腔感染,更新了传统观念对腹腔感染的认识。将来可尝试基于目前诊断感染的新技术、新方法寻找病原体或寻找相关替代生物标志物的角度,开展优化肝硬化腹腔感染诊断相关的研究。
3预防与治疗
3.1 预防
包括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以减少高危人群的SBP发生率。肝硬化患者中有3类患者为发生SBP的高危人群,急性消化道出血、腹水中总蛋白浓度低和既往发生过SBP的患者[18]。欧美的腹水管理指南[9-10]推荐,对于以上发生SBP的高危人群应预防性给予诺氟沙星治疗。然而,此条推荐意见仍存在争议。有研究[19]表明,预防性给予诺氟沙星治疗并不能改善进展性肝硬化6个月病死率。长期预防性口服诺氟沙星会增加患者耐药、肠道菌群紊乱的风险,因此,权衡患者的潜在获益,是否预防性治疗仍需进一步考量。中国的肝硬化腹水管理指南[20]对SBP的预防性治疗暂无明确的推荐意见,国内临床实践中,对SBP高危患者是否预防性抗菌素治疗未形成相关共识。因此,将来相关的研究应进一步回答SBP患者如何进行一级预防的问题。
3.2 治疗
SBP治疗方面,欧美指南[9-10]推荐意见: 抗菌素联合高剂量人血白蛋白(第1天1.5 g/kg, 第3天1.0 g/kg)。研究[21]表明,高剂量人血蛋白联合抗菌素治疗SBP可减少急性肾损伤以及90 d死亡。然而,中国腹水管理指南[20]中对SBP患者治疗人血白蛋白剂量无明确的推荐意见。作者的一项来源于我国11家三甲医院的一项回顾性研究[11]显示,我国SBP患者急性肾损伤发生率高达52.7%,人血白蛋白输注的每日平均剂量仅为0.2 g/kg,远低于国际指南推荐输注人血白蛋白的剂量。推测我国SBP患者急性肾损伤的高发生率可能与低剂量的人血白蛋白使用有关。
如上述提到的细菌性腹水、真菌性腹膜炎,此类患者具有与SBP相似的不良预后,但国际及中国的肝硬化腹水指南中未提及对此类患者的治疗,尤其是人血白蛋白的输注剂量的治疗剂量。因此,国内尤其需要针对HBV相关肝硬化SBP患者探索人血白蛋白输注最优剂量、疗程的相关研究,从而指南临床实践。
3.3 挑战和未满足的需求
SBP诊断和治疗方面仍然存在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尤其是我国以HBV感染所致的终末期肝病患者。
主要有:(1)对于HBV相关的肝硬化失代偿患者,如何识别发生SBP的高危人群;(2)对于发生SBP的高危人群,如何进行一级预防,目前国际指南推荐的口服诺氟沙星是否适用于我国的肝硬化患者;(3)目前腹水培养阳性率低的情况下,如何全面获取肝硬化腹腔感染的病原体情况,从而指导临床更精准、有效地早期启动经验性抗菌素治疗;(4)联合高剂量的人血白蛋白剂量输注,能否同样适用于HBV相关的肝硬化SBP患者,能否降低急性肾损伤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4总结
肝硬化腹腔感染为终末期感染重要的临床问题,目前仍存在许多尚未解决的临床问题。SBP的诊断上,目前基于腹水多核细胞计数的诊断标准对临床实践指导意义有限,腹水培养阳性率低,主要为经验性抗菌素治疗。替代的诊断标志物方面,目前尚无可转化应用于临床实践的标志物。病原体诊断方面,mNGS技术为潜在快速识别肝硬化腹腔感染病原体或复合感染的新方法,但该技术价格较高,距离应用于住院肝硬化腹水患者筛查有一定距离。SBP的治疗上,目前中国肝硬化腹水管理指南主要强调抗菌素的治疗,而人血白蛋白的输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欧美酒精性肝硬化SBP的患者,能否适用于HBV相关肝硬化,以及其最优的剂量和疗程有待进一步研究探索。因此,肝硬化腹腔感染的诊断和治疗上仍面临巨大的挑战,相关的研究包括优化腹腔感染诊断、预防、治疗等方面仍有许多空白,未来需要更多的研究进一步回答相关的临床问题,从而更好指导临床实践,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1] PIANO S, BROCCA A, MARESO S, et al. Infections complicating cirrhosis[J]. Liver Int, 2018, 38(Suppl 1): 126-133. DOI: 10.1111/liv.13645.[2] SIMONETTO DA, PICCOLO SERAFIM L, GALLO DE MORAES A, et al. Management of sepsis in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Current evidence and practical approach[J]. Hepatology, 2019, 70(1): 418-428. DOI: 10.1002/hep.30412.[3] MOREAU R, JALAN R, GINES P, et al.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 is a distinct syndrome that develop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decompensation of cirrhosis[J]. Gastroenterology, 2013, 144(7): 1426-1437.e1-e9. DOI: 10.1053/j.gastro.2013.02.042.[4] ARVANITI V, D'AMICO G, FEDE G, et al. Infections in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increase mortality four-fold and should be used in determining prognosis[J]. Gastroenterology, 2010, 139(4): 1246-1256.e1-e5. DOI: 10.1053/j.gastro.2010.06.019.[5] PIANO S, SINGH V, CARACENI P, et al. Epidemiology and effects of bacterial infections in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worldwide[J]. Gastroenterology, 2019, 156(5): 1368-1380.e10. DOI: 10.1053/j.gastro.2018.12.005.[6] RUNYON BA, SQUIER S, BORZIO M. Translocation of gut bacteria in rats with cirrhosis to mesenteric lymph nodes partially explains the pathogenesis of 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J]. J Hepatol, 1994, 21(5): 792-796. DOI: 10.1016/s0168-8278(94)80241-6.[7] FERNÁNDEZ J, PRADO V, TREBICKA J, et al. Multidrug-resistant bacterial infections in patients with decompensated cirrhosis and with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 in Europe[J]. J Hepatol, 2019, 70(3): 398-411. DOI: 10.1016/j.jhep.2018.10.027.[8] EVANS LT, KIM WR, POTERUCHA JJ, et al. 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 in asymptomatic outpatients with cirrhotic ascites[J]. Hepatology, 2003, 37(4): 897-901. DOI: 10.1053/jhep.2003.50119.[9]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Liver. EASL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Occupational liver diseases[J]. J Hepatol, 2019, 71(5): 1022-1037. DOI: 10.1016/j.jhep.2019.08.008.[10] RUNYON BA, AASLD. Introduction to the revised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iver Diseases Practice Guideline management of adult patients with ascites due to cirrhosis 2012[J]. Hepatology, 2013, 57(4): 1651-1653. DOI: 10.1002/hep.26359.[11] LI BL, GAO YH, WANG XB, et al. Clinical features and outcomes of bacterascites in cirrhotic patients: A retrospective, multicentre study[J]. Liver Int, 2020, 40(6): 1447-1456. DOI: 10.1111/liv.14418.[12] BUCSICS T, SCHWABL P, MANDORFER M, et al. Prognosis of cirrhotic patients with fungiascites and spontaneous fungal peritonitis (SFP)[J]. J Hepatol, 2016, 64(6): 1452-1454. DOI: 10.1016/j.jhep.2016.01.039.[13] AGIASOTELLI D, ALEXOPOULOU A, VASILIEVA L, et al. High serum lipopolysaccharide binding protein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decompensated cirrhosis[J]. Liver Int, 2017, 37(4): 576-582. DOI: 10.1111/liv.13264.[14] FERNANDES SR, SANTOS P, FATELA N, et al. Ascitic calprotectin is a novel and accurate marker for 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J]. J Clin Lab Anal, 2016, 30(6): 1139-1145. DOI: 10.1002/jcla.21994.[15] ICHOU L, CARBONELL N, RAUTOU PE, et al. Ascitic fluid TREM-1 for the diagnosis of 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J]. Gut, 2016, 65(3): 536-538. DOI: 10.1136/gutjnl-2015-310160.[16] BRUNS T, SACHSE S, STRAUBE E,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bacterial DNA in neutrocytic and non-neutrocytic cirrhotic ascites by means of a multiplex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J]. Liver Int, 2009, 29(8): 1206-1214. DOI: 10.1111/j.1478-3231.2009.02073.x.[17] FORBES JD, KNOX NC, RONHOLM J, et al. Metagenomics: The next culture-independent game changer[J]. Front Microbiol, 2017, 8: 1069. DOI: 10.3389/fmicb.2017.01069.[18] FERNÁNDEZ J, TANDON P, MENSA J, et al. Antibiotic prophylaxis in cirrhosis: Good and bad[J]. Hepatology, 2016, 63(6): 2019-2031. DOI: 10.1002/hep.28330.[19] MOREAU R, ELKRIEF L, BUREAU C, et al. Effects of long-term norfloxacin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cirrhosis[J]. Gastroenterology, 2018, 155(6): 1816-1827.e9. DOI: 10.1053/j.gastro.2018.08.026.[20] Chinese Society of Hepatology,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Guidelines on the management of ascites and complications in cirrhosis[J]. J Clin Hepatol, 2017, 33(10): 1847-1863.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7.10.003.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肝硬化腹水及相关并发症的诊疗指南[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7, 33(10): 1847-1863.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7.10.003.[21] GRANGE JD, AMIOT X. Effect of intravenous albumin on renal impairment and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and 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J]. Gastroenterol Clin Biol, 2000, 24(3): 378-379.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12451361_Effect_of_intravenous_albumin_on_renal_impairment_and_mortality_in_patients_with_cirrhosis_and_spontaneous_bacterial_peritonitis
黎倍伶, 陈金军. 肝硬化腹腔感染的诊疗进展及挑战[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1, 37(4): 757-760.
本文编辑:王亚南公众号编辑:邢翔宇
健康
-
-
- 这是一篇让人“菊花一紧”的文章!看完有人老脸一红,有人哭笑不得
- 有人说,屁股是人的第二张脸。等等,好像哪里不太对。除了卡戴珊以外,其他人的屁股顶多算是最后一张脸。但是,如此“低调”的屁股,有时却默默承受了太多。比如,久坐一时爽,屁股却会变黑变丑;吃辣一时爽,最...
- 家庭医生
-
-
-
- 又一医生跳楼身亡,疑因单位压力过大
- 医生不是生命的执法者,只是生命的维护者。网友爆料:山东一乡镇卫生院的一名医生,当天白天上了一天班,晚上7时左右,从9楼跳楼身亡。据爆料者称,这名医生从上班开始,兢兢业业,口碑不错。跳楼原因疑是单位压...
- 医脉圈
-
-
-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补液为什么要用葡萄糖?
- 近期,丁香园论坛「内分泌板块」有一项精彩的讨论:目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治疗标准为「先盐后糖」:血糖 > 13.9 mmol/L:胰岛素 + 生理盐水;血糖 < 13.9 mmol/L:胰岛素 + 5%葡萄糖。 那么究竟为什么要「...
- 临床用药
-
-
-
- 国家卫健委回应医生质疑同行诱骗治疗:治疗原则基本符合规范|丁香早读
- 每个工作日早晨丁香早读 准时更新第一时间 追踪医疗热点内蒙古二连浩特发布鼠疫疫情 Ⅳ 级预警 4 月 26 日,据内蒙古自治区二连浩特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消息,二连浩特市疾控中心日前捕获 1 只达乌尔黄鼠,经检验为...
- 丁香园
-
-
-
- 此类型白血病治愈率高,每一位病人都能治好吗?
-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中的M3类型是目前医学界可明确治愈的白血病类型,有关此病的种种常提疑问近期病友会又整理出来几条(提问率高),下文进行举例解答。M3类型白血病治愈率高,每一位病人都能治好吗?关于这个问题...
- 白血病病友会
-
-
-
- 最强抑癌基因P53突变有药了!半数癌症患者均携带,靶向新药实现37%完全缓解率!
- 癌症是体细胞基因突变导致的一种病,有这么一个基因的突变存在于一半以上的癌症中,它就是p53。但遗憾的是,各种肿瘤靶向药出了一代又一代,却一直没有攻克p53这个存在最广的靶点。但在不久前,一款药物Epreneta...
- 咚咚癌友圈
-
-
-
- 你的甘油三酯为什么降不下来?
- 很多人患有高甘油三酯血症,部分人经过药物治疗仍然不能将其控制到满意范围,这该咋办?甘油三酯升高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原发性高甘油三酯血症主要与遗传因素有关,比如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这样的患者相对较少...
- 郭艺芳心前沿
-
-
-
- 肿瘤NK细胞免疫疗法惹争议,新型疗法何去何从
- 导语:超适应证和超指南用药的情况如何应对?bioworld近日,北医三院医生张煜在知乎实名质疑医疗圈同行在治疗癌症时存在诱骗治疗、擅改方案、违规用药等肿瘤治疗乱象事件持续发酵。张煜在知乎质疑指出,上海某三...
- MedSci梅斯
-
-
-
- 注意!在杭州,这一传染病进入高发期!什么症状,如何预防?
- 通讯员 严敏 记者 柴悦颖随着气温的升高,也到了手足口病高发期,如何预防手足口病?如果得了病,要怎么办?什么是手足口病?根据杭州市疾控中心监测数据,全市手足口病发病呈双高峰曲线,每年的5-6月为发病第一...
- 杭州日报养生道
-
-
-
- IgA肾病,尽管尿蛋白很多,但基本不会进展到尿毒症
- 今天我们来介绍一种特殊的IgA肾病,或者说微小病变肾病,它叫“微小病变样IgA肾病”。这种IgA肾病比较特殊。IgA肾病的尿蛋白一般是比较少的,但它的尿蛋白非常高(大于3.5g)。——你说的这病,它到底是IgA肾病...
- 石家庄肾病医院肾病之友
-
-
-
- 进展|复发支架内栓塞 不须噩梦也心惊
- 在过去的十年里,支架设计、药物治疗和手术技术的进步显著降低了支架血栓形成(stent thrombosis)的发生率。尽管如此,ST仍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约1%的患者出现ST(通常表现为急性...
- 心在线
-
-
-
- 得了强迫症如何治疗?首先我们得认清什么是强迫症[新民健康]
- 我们总是将有以下小偏执或者小怪癖的朋友称为强迫症患者:反复洗手、卫生纸要沿虚线撕开、筷子朝着一个方向摆、坐在固定位置吃饭、洗澡时沐浴露一定要挤3下……大多数人会用强迫症来形容希望事情分毫不差的人或...
- 新民健康
-
-
-
- 9条骗了你多年的健康谣言,一次揭穿!第一条就信了很久…
- 但这些在亲友群传播开来的健康知识很多并不正确,若是天天照着做,危害可不小。今天我们就为大家盘点一些常见的谣言,好好揭开背后的真相。1空腹不能吃水果?太晚吃水果易得糖尿病?关于“什么时候吃水果”的版...
- 科普中国
-
-
-
- 心电监护仪天天用,这些问题你能答上来吗?
- 多参数监护能为医学临床诊断监测提供重要的患者信息, 它实时检测人体的心电信号、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呼吸频率和体温等重要参数,是一种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重要设备。熟练掌握心电监护仪的操作技能,是每一...
- 中医护理
-
-
-
- 专家论坛|陈金军:肝硬化腹腔感染的诊疗进展及挑战
- 感染是终末期肝病最常见并发症,也是不良预后重要影响因素。腹腔感染为最常见感染类型之一。目前,终末期肝病患者的腹腔感染诊断主要基于腹水多核细胞计数,不依赖于腹水一般细菌培养的结果;初始抗菌素治疗方案...
- 临床肝胆病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