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件小事做不对,竟会导致胃“消失”?
  • 来源:退休俱乐部

58岁的沈先生爱吃却懒得动,经常吃完就躺着看电视。最近,一吃饭就咽不下还总打嗝。去医院一查是食管裂孔疝,胃“消失”了!好端端的胃怎么会消失不见?它跑到哪里去了?事发前又有哪些迹象可循?请专家给我们好好分析一下~本期电视专家:
王剑上海中山医院消化科副主任
胃怎么会“消失”?胸腔和腹腔之间有一个类似“天花板”的分隔,叫膈肌。膈肌上有一个裂孔叫食管裂孔,食管穿过膈肌上的食管裂孔进入腹腔与胃相连。
正常情况下食管裂孔刚好可容纳食管通过。但由于腹腔内压力大于胸腔,当食管裂孔过大时,压力差会将胃的一小部分“挤入”胸腔内,就称为“食管裂孔疝”。
“胃消失”有哪些迹象可循?
从症状来说较小的食管裂孔疝患者早期有的没有症状,或者只有进食后出现饱胀、胸闷等轻微不适感,多可自行缓解。随着病程的延长,疝逐渐增大后会引起较明显的胃食管反流表现:
01胃食管反流症状典型的胃酸反流至食管症状有“烧心、反酸、嗳气、胸痛、吐酸水”等表现;严重者甚至还会出现哮喘及吸入性肺炎等症状。而其中最容易被人忽视的症状之一便是“边吃饭边打嗝”。人在吃饭的同时会吞咽空气,如果食物不能顺利咽下,水和食物之间就会发出声音,这便是打嗝。普通人在吃饱饭后也可能打嗝,但是一边吃饭一边打嗝,声音还响,这可能就与胃“消失”相关。02疝囊压迫症状当疝囊较大压迫心肺、纵隔,可以产生气急、心悸、咳嗽、发绀等症状。压迫食管时可感觉在胸骨后有食管停滞或吞咽困难。
03并发症相关症状● 出血:裂孔疝有时可出血,主要是食管炎和疝囊炎所致,多为慢性少量渗血,可致贫血。● 反流性食管狭窄:在有反流症状病人中,少数发生器质性狭窄,以致出现吞咽困难,吞咽疼痛,食后呕吐等症状。● 疝囊嵌顿:一般见于食管旁疝。裂孔疝病人如突然剧烈上腹痛伴呕吐,完全不能吞咽或同时发生大出血,提示发生急性嵌顿。 从形体来说 腹型肥胖:沈先生看上去人高马大,特别是那“将军肚”又大又圆,属于腹型肥胖。随着年龄增加,中老年人肚子上的肌肉组织变薄了,油脂堆积,这就可能导致腹腔压力增高,挤走胃,导致胃“消失”。
胃“消失”危害大一旦发现需积极治疗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腹型肥胖患者的增加,胃“消失”的发病率也有所上升,而这一病变可能诱发多种疾病,甚至是癌症。1胃“消失”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食管裂孔疝的发病率在50岁以上的年纪人,约是60%,而且还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一方面是由于代谢变差,腹部肥胖增加;另一方面是由于胃部肌肉松弛,容易造成“器官搬家”。2胃“消失”容易诱发多种疾病 胃酸还可通过咽鼓管进入耳道,诱发中耳炎;进入眼睛,诱发结膜炎;进入鼻腔,诱发咽炎;进入呼吸道,诱发肺部感染。 急诊中,暴饮暴食、提重物、打喷嚏等腹压增加的情况下,都可能造成胃从裂孔旁边“逃跑”到胸腔,引起急性胸疼甚至脏器坏死、多器官衰竭。3胃“消失”引发癌症除了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胃“消失”还会引起食管癌前病变。也许起初只是胃酸反流到食管,但长期如此往复,就容易造成食管黏膜被腐蚀,发生溃疡,一步步进展成食管癌。
 4件事情做不对可能导致胃“消失”食管裂孔疝究竟是怎样发生的呢?生活中哪些情况可能诱发这一疾病?
01饮食习惯不对 吃饭要细嚼慢咽:一可控制食量,二可减少粗糙的食物擦伤食管黏膜。每口食物咀嚼20次以上,每次用餐时间45分钟以上。不要暴饮暴食:胃体积增大,胃内压力增高,胃内容物就容易反流到食管腔内引起烧心,胃疝入食管裂孔之上便有胃胀或痛的感觉。 选好食物品种:太甜、太油腻、太辣、太黏和难消化的食物要少吃,粥食易引起反酸,所以喝粥也要有个度。徐大厨教您一道“少油版油焖茄子”,油量减半,美味依旧如初,吃得健康的同时,也能降低胃“消失”风险!快来学学吧~ 食材:茄条、生粉、蒜瓣、姜末 神秘调味料:柠檬草、鱼露

02睡得不对 餐后注意坐姿:腹型肥胖人群肚子里油多,如果长期晚饭过饱或喝酒后平卧,会给膈肌过大的压力,从而引起胃“消失”。因此建议餐后不宜坐在低矮的沙发上,尽量使胸腹部舒展,保持食管在上面胃在下面。
 睡觉支起上半身:对于老年人而言,枕头过低可能增加胃“消失”风险。晚饭吃得多,睡觉平躺时胃酸反流,可以会引起严重咳嗽,甚至咳醒、憋醒。建议把床头抬高15-20cm,用多个枕头把整个上半身支起,使上半身与床呈30度夹角,有助于避免食管裂孔疝。

03腰带不宜太紧随着年龄增大,很多退休族都有“游泳圈”和“将军肚”,穿裤子时腰带系得太紧,或是爱美的阿姨妈妈为了凸显好身材,喜欢穿紧身衣、塑型衣,这都会加大对胃的压力,容易引发胃食管反流。
02“摇头摆尾”排气操经常便秘的人不妨试试“摇头摆尾排气操”,有助于缓解肠道不通畅,改善便秘。 方法:跪在一叠较高的被子前,肚子接触被子,膝盖和手肘贴着床面,呈膝胸位,并不停扭动身体1~2分钟,有便意即可。饱食后不宜进行。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涉侵权请留言联系删除

▼99%人还读过以下精彩内容●不抽烟却得了肺癌,真正的元凶就在你身边!●海鲜嘌呤高,不敢吃?徐大厨教你用素菜烧出海鲜味!
退休俱乐部服务热线:
021-62227302点下方“”,观看专家上课完整视频!








退休俱乐部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

赞赏



长按二维码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已同步到看一看



取消
发送


我知道了








朋友会在“发现-看一看”看到你“在看”的内容
确定













已同步到看一看写下你的想法



最多200字,当前共字
发送







已发送







朋友将在看一看看到
确定



写下你的想法...









取消
发布到看一看
确定




最多200字,当前共字








发送中













微信扫一扫
使用小程序










取消
允许











取消
允许














知道了








确定


趣玩

<< 16 17 18 19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