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岁的孩子背唐诗好还是宋词好?
  • 来源:大忘路







过年亲戚问我:“我家孩子今年三岁了,三岁看老他到了学习的关键时刻了,应该先让他背唐诗好还是宋词好?”


“年龄焦虑”似乎已经成了当代人的头号烦恼,连三岁的小朋友都无法跳脱。


我们三岁时被问要背什么,高中时被问大学想念什么,大学毕业前被问想找什么工作,开始工作了以后被问薪水多少,工作一段时间后又要被问有没有男女朋友,接着是什么时候要结婚? 结婚以后什么时候要生孩子?


如果你冒出了一个不同于期待的答案,例如,已经快接近三十岁,且有了男女朋友却不想马上结婚…… 别人的脸马上就垮了下来,似乎在说:“你这么做,真的有点不、正、长!”


为什么我们三岁就要开始背古诗、三字经?为什么念完高中就得念大学? 为什么有了男女朋友就得赶快结婚? 为什么结婚了就得要有小孩? 人生,难道不能有其他选项吗?







或许是深受孔子的影响:“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于是,“年龄”的限制就在华人文化里紧紧扎根。


社会在无形之中早为你的前途做好框架,打好模版了,而这框架对大学毕业生而言或许是:“同学都已经工作一阵子了,我若再考验毕业出来后会不会太老了?”


我们总是用年龄设定里程碑,每个年龄都被社会既定的里程碑绑定,当没有在既定年龄里达到那个里程碑时,我们焦虑的,或许不是年龄,而是隐含在年龄背后“没有到达”的失落。





可是,你自己的人生/自己的里程碑,谁有权力去定义呢?能够找到里程碑、定义里程碑的人,应该只有你自己才对。


他们说人过三十就不能再学习了,扯蛋,那是没有那份学习的心和为学习挤时间的态度了。


他们说年龄大了就没有梦想了,扯蛋,你被现实打磨平了不代表别人也是。


他们说爱情必须早点经历,早点成长,扯蛋,那黄昏恋怎么解释,中年人再婚怎么解释,你不想去追求去爱,不代表别人不想。


他们说三十岁左右的男人必须积累下财富基础,扯蛋,柳传志十四岁的时候联想集团还没出现呢。


他们说...


他们说的越多,蛋扯的就越没有营养。


你不是为他们而活,不要因为顾及别人的蛋,而扯了自己的腿,你要活在自己的时区里。


美国社交平台有一首流传很广的小诗——





纽约比加州早三个小时,这也没让加州变慢。


有些人22岁毕业,但等了5年才最终找到一个好工作。


有些人在25岁就当上了CEO,但是50岁就死了。


有些人在50岁才当上CEO,却活到了90岁。


有些人至今还是单身,有些人已经结婚了。


奥巴马55岁就退休了,而特朗普70岁才刚刚开始。


其实每个人都完全活在自己的时区里。


你身边的人可能看起来走在你的前面,也有人似乎落在你的后面。


但其实每个人都在根据自己的时间,完成自己个人的赛跑。


不要嫉妒也不要嘲笑别人。


他们活在他们自己的时区里,而你也在自己的时区里。


生活就是等待合适的时机去执行该做的事。


所以,放轻松。


你现在没有太晚,


也没有太早。


你现在刚好准时,你在你自己的时区里。





探索与对未来感到困惑,都是人生的一小阶段,比起年龄,你应该焦虑的是─有没有在做自己喜欢的事。


所以,三岁的小孩儿应该让他背唐诗还是宋词呢?


应该让他去玩。














“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时区里,你急什么。”


情感

<< 6 7 8 9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