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承东华为云首秀,2.2亿美元示好开发者
  • 来源:中国企业家杂志

经历了一系列的调整后,华为两大明星管理者挂帅云业务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在消费者业务受阻的大背景下,云业务又将怎样担负起历史使命?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刘哲铭编辑|李薇图片来源|被访者
4月25日,在华为开发者大会(Cloud)2021上,余承东第一次以华为云CEO的身份公开露面。 不知是否因为紧张,讲到技术词汇时,他的表达没有以往发布手机时流畅。但讲到“站在华为的肩膀上,创造未来”时,澎湃的语气让人觉得,那个激情昂扬的余承东回来了。 外界对余承东履新的期待,从不止于“按套路出牌”。 2021年1月27日,华为发文官宣余承东兼任Cloud & AI BG总裁。这意味着余承东统协汽车、手机、云等三大业务,外界将其解读为华为再次提升云业务级别的一个信号。但很快,华为云业务的调整一波三折。一周时间里,云业务遭遇两次调整。最终,Cloud & AI BG迎来“降级”,变为“Cloud BU”,这离其升为BG仅一年时间。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华为云的掌帅来头不小,除了余承东担任华为云CEO之外,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被任命为华为云董事长,可见华为对云业务的重视。 4月12日,在华为分析师大会上,徐直军阐明了云业务频繁调整的原因:“成立云与计算业务的时候,是希望把服务器存储跟华为云能够协同运作。在协同运作的时候又发现有些问题,它反而消耗了我们云团队的精力。所以我们现在又把服务器存储还回去,让云集中精力来做云,为了发展云。” 从一定程度上讲,砍掉AI,剥离服务器存储让华为云能够更加“聚焦”,一方面是对云业务的期待与重视,另一方面是对其以往成绩的肯定。余承东在今天的大会一开始就强调了华为云取得的成绩,2020是十分艰难的一年,华为云逆风飞扬,增速获得第一,成为全球五朵云之一。 不过,在国内阿里云明显具有更大的优势,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一句流行的话是,国内只有阿里云和其他云厂商两类。而根据第三方市场调研公司Gartner的报告,亚马逊、微软、阿里云三大云厂商占到全球70%公有云IaaS市场份额。 “华为公司的专长是硬件基础设施,华为在连接、计算、存储做了很多工作,在智能终端上也是异军突起,包含IoT以及最近华为关于车的技术。这些技术是其他云厂商不具备的,我们能够打通这些行业的优势。”同样履新的华为Cloud BU总裁、消费者云服务总裁张平安认为这些行业是华为云具备的优势之一,除此以外还有服务政企客户的经验,将把更多能力放在云上等。 此前,徐直军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华为要“优化产业组合,增强产业韧性”:“我们强化华为云BU的定位,事实上是公司强化在软件投资的一个举措。因为我们认为华为云更多地投资在软件,希望华为云更加独立,更加结合产业的规律去放开手发展,从长远来讲,来提高软件服务在华为整个收入的占比。” 在消费者业务受阻的大背景下,云无疑成为华为重点关注的业务之一。
回归ICT

从华为云发展的增速来看,华为云以“后来者”的身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3月31日,时任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在年报发布会上表示,2020年华为云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68%,在几大业务中,增速最快。华为内部,云业务整体营收归于企业业务,2020年企业业务增长最为出色,达23%,但仍是三大业务中对总营收贡献最少的业务。 受疫情影响,企业上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根据Canalys数据,截至2020年四季度,华为云已经成长为中国公有云市场第二名。不过,增速高的另一方面也说明基本盘还不够大。 张平安认为,华为云能快速成长是因为技术创新,不断通过技术创新去连接各个行业。而华为云是不是第一、第二、第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在各个行业里满足各个客户上云的业务需求。此次,华为发布了6大创新产品及服务,包括华为云CCE Turbo容器集群、CloudIDE智能编程助手、GaussDB(for openGauss)数据库等。 除了云业务外,近来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也备受关注。从表面来看,这两大业务的决策似乎关联不大。但云业务的聚焦和“不造车”的策略都再次传达出华为“聚焦”ICT的决策。 华为在年报中一直强调,华为是全球领先的ICT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ICT基础设施业务是华为最核心的业务之一。而余承东表示,到2025年,全球企业云技术使用率将达100%。云是ICT产业的未来,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底座。整个ICT产业,会全面走向云化。走向云化是整个时代的潮流,任何企业家都无法抗衡。 早在2019年,徐直军就曾表示:“随着汽车产业与ICT产业的深度融合,智能网联电动汽车正在成为人类社会新的革命性发展引擎,其影响远远超出两个行业本身”。面对这一轮产业变革,华为明确了自己的战略选择:华为不造车,聚焦ICT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 胡厚崑同样指出:“华为的业务战略没有大的改变,还是聚焦在ICT的基础设施。聚焦的目的是我们看到了整个社会数字化进程不可阻挡,我们希望能是一个使能者的角色。” 对于强调边界的华为来说,“卖水人”的吸引力依然大过“淘金者”。 频繁调整
华为云起步不算晚,但正如徐直军所言,其发展中一直存在各种挑战。 任正非曾指出:“华为云不是我们传统硬件设备的领先优势,开发产品并销售产品,而是华为面向客户商业模式的改变,即由卖产品改变为卖云服务。必须构建卖云服务的能力及支持面向客户提供云服务的运营、运维能力。” 不久前的分析师大会上,徐直军指出了云业务的不同,“云业务运营由于商业模式不一样,它更多是一个线上的业务,是一个订阅的商业模式,所以在华为一直是端到端相对闭环运作的一个独立的地位。” 这也是一直以来外界对华为云的质疑之一,是否能从“卖盒子”到“卖好云”。 张平安表示,这一情况有所改善,“确实华为是从硬件出生,但我们从运营商BG、到企业BG,再到消费者BG,特别是企业BG帮助很多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现在沉淀了很多应用层的PaaS,终端云就是华为公司的互联网业务,有音乐视频等。我们希望能够把华为云与终端云业务进行结合。” 在今天的媒体预沟通会上,华为高级副总裁、云与计算BG副总裁张顺茂讲到华为云的策略时表示:“华为将不同于以往擅长的卖盒子的方式,而是会投资优先。” 方针路线问题也曾在内部引发广泛讨论。2018年末,一篇文章发表在了华为内部的心声社区广为流传,其指出了华为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华为一直存在着公有云和私有云的路线之争,公有云和私有云在内部资源和外部客户上都存在着一定竞争。 事实上,即使在华为云成立之后,公、私云两业务仍没整合到一起。内部员工认为,华为云走了太多弯路,私有云和公有云朝着不同方向发力,越走越远。随后,这篇帖子被总裁办邮件转发。 从这些挑战角度来看,就更好理解华为云组织架构的频繁的调整。 文章广泛传播的那一年,华为Cloud BU改组为“Cloud&AI产品与服务”,目标是在计算和云业务上打造华为的“黑土地”。至今,做智能世界的黑土地依旧是华为云的发展策略。前一年,即2017年,华为刚成立Cloud BU,8月Cloud BU从二级部门升级为一级部门,级别仅次于三大BG。2020,华为云跃居四大BG,但一年后,便重回一级部门。 不过,华为十分热衷于组织架构调整,从2006年至2010年,华为每年业务架构都不尽相同。任正非曾表示,调整业务架构是为了简化管理、提高运作效率,以及时响应前方为满足客户的需求,使各个BG的目标更加明确,这会更有利于公司的综合成长,快速地提供服务,也有利于在这个环境不确定的时代稳定增长,保持企业活力。 军备竞赛
华为一直坚持每年将10%以上的销售收入投入研究与开发。从财报来看,2020年研发人员10.5万人,占员工总数的53.4%,研发费用从2018年的1015.09亿上升至2019年的1316.59亿,再到2020年的1418.93亿元,投入占营收比从14.10%上升到了15.30%,再到15.9%。 华为沃土计划投入也逐年攀升。2021年,将向“沃土计划2.0”投入2.2亿美元,比2020年多投入2000万美元,包括发布“沃土云创”计划、以及鲲鹏众智计划和昇腾众智计划等。2015年,华为发布沃土计划,持续投资在开放能力、平台工具等几个方面。
 但在云领域,早已是军备竞赛的状态。2020年4月,阿里云宣布未来3年投入2000亿元,冲刺全球最大的云基础设施。同年6月,阿里云称将继续深耕“被集成”战略,做强生态,未来一年投入20亿元专项资金,启动“云原生合作伙伴计划”。 “我们也意识到云的投资正在增速,如何让华为云进一步发展,我们内部还在探讨。”张平安坦言。 不仅如此,云业务还面临盈利问题。 华为云尚未公布该业务的具体数字,但以阿里云为例,2021年其才实现了成立12年来首次季度盈利。阿里2021财年Q3(2020年10月1日-2021年12月31日)财报,阿里云单季度收入116.15亿元,经调整EBITA实现盈利2400万元。 对于营收增速逐步放缓的华为,既要盈利又要扩张,并不容易。 。END 。值班编辑:米娜  审校:高欢欢  制作:陈睿雅
[ 推荐阅读 ] 点击图片即可
中国企业家杂志 讲好企业家故事,弘扬企业家精神 4389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点在看,让更多人看到精彩!👇

科技

  • 黑客思维:寻找安全漏洞的四种创新方法
    企业安全团队与黑客和网络犯罪分子之间的攻防战斗是不对等的,虽然蓝队与红队使用的工具、框架和技术趋于透明和重叠,但是思维方式却依然有很大的差异。攻击者不是研究人员,他们总是会寻求阻力最小的路径来达成...
    安全牛
  • 让数据精准“勘测”世界,中安云服智能助跑行业“周界防护”
    作者|沉舟来源|创头条随着市场需求进一步扩大,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各种周界探测技术不断出现,各种入侵探测报警系统融入到安防领域,“周界防范”成为安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入侵物体的类型感知,对...
    创投精选
  • 刚刚!长沙市教育局发布最新规定!
    为规范教育App的应用和管理,刚刚,记者获悉,长沙市教育局规定自主研发的教育App不得收取任何费用,选用的其他App对于成绩、评语等基础功能不得收费,收费功能必须公开透明、自愿选择,且不得与评优挂钩。“互...
    湖南交通频道
  • 揭秘高功率高亮度蓝光激光器的三要素
    随着科技发展,激光技术的创新要求变得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轻量化装备对材料应用提出了新的需求,传统铁基材料已无法胜任,高反材料铜等渐渐登上舞台,而这对激光焊接技术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激光器在焊接高...
    OFweek激光
  • 余承东华为云首秀,2.2亿美元示好开发者
    经历了一系列的调整后,华为两大明星管理者挂帅云业务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在消费者业务受阻的大背景下,云业务又将怎样担负起历史使命?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刘哲铭编辑|李薇图片来源|被访者4月25日,在华为...
    中国企业家杂志
  • [报告]车展特辑:新技术发展趋势分析(附18页PDF文件下载)
    4月19日至4月28日,第十九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将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本届车展以“拥抱变化”为主题,各个主机厂在本次车展发布新车型中将有哪些新技术的应用?将发布哪些黑科技?本报告将带你解读...
    汽车之地
  • [专访]竹间智能简仁贤:以「竹间云」Cloud AI让企业更智能
    文 | 动点科技作者 | 黄尘日常生活离不开语言,自然语言作为一种最直接和简单的表达工具无处不在,而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曾经表示,“语言理解是人工智能领域皇冠上的明珠”。自然语言处理(NLP)让人与计算机...
    动点科技
  • 一辆名字里有「华为」的车,你会买吗?
    今年的上海车展期间,最引入瞩目的,除了再次登上车顶的特斯拉事故车主,还有一直坚称「不造车」的华为。4月15日,一段极狐阿尔法 S 华为HI版路测视频「刷爆」社交媒体。视频中,这台搭载了华为 ADS(Autonomous...
    电动邦
  • 本周大新闻|Magic Leap 2四季度发布,三星推出官方AR创作应用
    hi188|编辑本周大新闻,AR方面,Magic Leap宣布今年四季度推出下一代AR眼镜;宜家推出全屋AR家装应用;三星推出一款官方LBS AR创作应用;谷歌搜索AR模型上线一系列日本动漫IP;苹果发布AirTag,支持近距离AR定...
    青亭网
  • 华为又有重磅消息!砸重金布局这个领域……
    权威、深度、实用的财经资讯都在这里“传统数据中心会消失,全球企业全面云化已不可阻挡,云是ICT产业的未来,也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底座。”作为华为面向全球开发者的年度盛会,华为开发者大会2021(Cloud)在深...
    上海证券报
  • “低代码”革了谁的命?
    作者:流水不争先 编辑:Emma来源| 技术领导力(ID:jishulingdaoli)在我写过两篇“低代码”、“零代码”科普文,以及一篇介绍“低代码和零代码的区别”文章后,老K对我说:“我们来深挖低(零)代码的why吧,去...
    人称T客
  • MacBook设计图外泄,勒索团伙曾索要5000万美元天价赎金!
    整理 | Carol出品 | CSDN(ID:CSDNnews)北京时间 4 月 21 日凌晨11点,苹果公司举行了2021春季发布会。但大家不知道,在这场万众瞩目的发布会背后,苹果公司被一个勒索软件盯上了。这个勒索软件集团名为REvil...
    CSDN
  • 重装系统前,如何备份和恢复 Wi-Fi 密码?
    于是青小蛙去研究了一番,发现在微软的官方论坛,有人提问:Win 10 能不能备份 WiFi? 来自微软的审阅人 @Joseph-Gu 给出了一个简单的方法,可以用来备份与恢复 Wi-Fi 密码。备份与恢复 Wi-Fi 密码@Joseph-G
    小众软件
  • 99%的人都知道5G,但了解5G的却不到1%??
    2020年,中国5G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在新冠疫情的刺激下,数字产业在振兴实体经济上站到了更重要的位置,各行各业开始思考如何在接下来的业务发展中利用5G技术带动新一轮增长。我相信,大部分人对5G的认知,还停留...
    通信圈
  • 教育信息化进入数字时代,华为智慧教室构筑未来课堂新图景
    数字技术突飞猛进,带动着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作为数字化应用前沿阵地之一的教育行业,在转型的进程中有着怎样的深层次诉求?将目光聚焦到人们最直观感知教育脉搏的课堂场景,我们可以看到,在如今的广大课堂...
    壹观察
<< 31 32 33 34 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