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干不倒,华为仍有转机!
- 来源:雷科技
将「雷科技Lite」收藏为我的小程序,不再错过精彩内容
雷科技互联网组
编辑丨三明治
对华为来说,2020年绝对是异常艰难的一年。美国的步步紧逼,使得华为的手机业务处处遭到限制。作为企业根基的通信基站业务,在国外处处遭到排斥,可以说是举步维艰。值得庆幸的是,华为足够顽强。作为一家普通的中国企业,华为能够抗住强权国家的打压并存活下来,这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曾经希望“明年还能发业绩报告”的华为,在昨天下午正式发布2021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从报告来看,华为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500.5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6.5%;净利润为168.5亿元,去年同期为133.04亿元,同比增长26.8%。尽管受到各方原因导致收入下降,但是净利润反而得到了增长,总体实现了经营预期。
消费者业务:下滑难免,另寻出路
美国制裁带来的影响可以说是显而易见的,从华为近期公布的多份业绩报告来看,华为的消费者业务已经连续两个季度出现收入负增长。直到今天,华为的主要收入来源依旧是消费者业务,这不断缩水的收入数据,实在令人唏嘘不已。
根据官方统计,目前华为消费者业务的主要收入来源应该还是手机业务。此番营收连续下滑的原因,除了2020年11月出售智能终端品牌荣耀带来的影响之外,还有一部分和华为手机销量的大幅下滑有关。
国内市场这边,市场调查机构Canalys今天新鲜出炉的2021Q1中国市场手机销量报告显示,2021Q1国产市场全面回暖,总出货量为9240万部,同比增长24%。在芯片受限、荣耀整体出售的情况下,华为2021Q1总出货量1490万部,去年同期总出货量3010万部,同比下滑达到50%。
全球市场这边,市场研究机构Strategy Analytics的最新报告显示,2021年Q1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3.4亿部,同比增长24%。其中,国产手机品牌小米、OPPO和vivo的市场份额均有上涨。受到产能不足、无法使用GMS服务等因素的影响,华为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正式跌出全球前五名。
事实上,在零部件全面受限、海外GMS服务被禁的情况下,华为的手机业务能够维持下去已经相当难得。去年年末,华为选择整体出售荣耀品牌的举动,已经能从侧面反映出华为现在的手机业务是有多困难。到了今年,5G相关的零部件短缺,使得华为不得不一口气发布好几款4G机型。华为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能将手机业务延续下去。
当然,在手机业务受挫的情况下,华为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主动转换消费者业务的核心,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在智能家居方面,华为消费者业务一直坚持着1+8+N的全场景战略,虽然作为核心的手机销量大幅下滑,但是从此前公布的2020全年业绩报告来看,华为的智能家居产品实现了65%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弥补作用。
不仅如此,今年4月8日,华为特地举行了一场全屋智能及智慧屏旗舰新品发布会。在本次发布会上,华为正式推出“全屋智能”服务,利用开放性的鸿蒙系统,直接接入大量第三方品牌的智能家居设备,未来将会和很多地产商达成合作,构建“全屋智能”生态系统。华为智能家居进入千家万户,或许只是时间问题。
另一方面,华为很明显有在汽车领域发力的意向。4月17日,配备华为自动驾驶技术的北汽新能源极狐阿尔法S的HI版车型,在上海进行公开试乘。这款产品是由华为和北汽新能源联手打造的,由华为提供诸如自动驾驶等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北汽进行整车生产销售。
在这款产品身上,最突出的是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技术实力。从汽车媒体“42号车库”发布的自动驾驶演示视频来看,使用华为自动驾驶技术的汽车已经可以在城市开放道路中顺畅驾驶,面对红绿灯、路口左转、行人两轮车侵入、对向来车、夜间行车等复杂路况,都能给出妥当处理。这样的自动驾驶能力,连有多年驾驶经验的老司机看了都要自叹不如。
(图源:哔哩哔哩)
拥有着此等技术实力的华为,难道就不会自己造车吗?目前来说,答案是肯定的。华为在ARCFOX极狐品牌之夜曾经连续重申这一立场,明确表示自己不会下场造车。造车不行,卖车还是可以的。4月20日,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正式宣布,华为决定卖车,希望以此弥补手机业务销量受到影响造成利润上的下滑问题。
同日,华为智选 赛力斯SF5正式上架华为商城、华为旗舰店。4月22日,电动车企赛力斯正式宣布,在华为商城上架两天后,华为智选 赛力斯SF5车型订单突破3000辆。业内人士表示,华为的品牌效应对电动车销售确实起到很大帮助作用。车企选择华为技术,华为联合车企打开市场,这种“我负责智能,你负责造车”的合作方式,让华为在汽车行业的前景一片光明。
在手机业务不断下滑的情况下,华为决心要用智能家居和汽车业务扛起大旗。即便是在收入不高的情况下,华为2021年Q1的研发投入依然达到了307亿元,而去年同期研发投入为273亿元,同比增长12%,占收入比重20.4%,均创下纪录。正是数十年如一日持续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使得华为能够保持技术领先的实力,继续主导和其他家电大厂以及整车厂商合作的商业模式。
专利营收,数据亮眼
在消费者业务受阻碍,其他业务又无法成为主营业务的情况下,华为的下一个增长业务应该是什么?3月16日,华为正式宣布开始征收5G专利许可费,最高不超过2.5美金/台设备。根据最新财报,华为获得了一笔将近6亿美元的专利许可费用,折合39亿人民币,这算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
根据国际专利数据公司IPLytics公布的数据显示,华为5G专利申请量全球第一,占比达到15.39%,超过了高通的11.24%。华为知识产权部部长丁建新则表示,华为在全球40000多个专利族中拥有100000多项有效专利,90%以上为发明专利。换句话说,华为完全可以模仿高通的模式,成为像高通一样的通信专利授权大亨。
目前看来,三星和苹果应该就是华为首批收取5G专利费用的对象,毕竟这两家公司都曾因为专利问题和高通闹过矛盾。按照华为此前透露的收费标准来看,每台使用华为5G专利的设备许可费上限为2.5美元,约合人民币16元。这个价格虽然不高,但是考虑到苹果和三星年出货量基本都能破亿,总计收益依旧不小。
2021年,很可能成为全球5G普及化的一年。除中国外,其他地区也将大规模普及5G网络,这对于华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蛋糕。考虑到华为在5G方面投入的财力和人力,再想想华为在5G基站建设方面受到美国、印度及欧洲部分地区的排斥,我觉得华为收取5G专利费用是在情理之中的。
华为未来处境如何?
正如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所说的那样,2021年对华为依然充满挑战。制裁带来的影响还在持续,华为在芯片库存不足、零部件严重短缺的情况下,只能通过降低出货量/推出低配产品以保证手机业务能够迭代。直到今天,华为P50系列究竟能否上市,何时才能上市依然是一个谜。
换个角度来看,2021年或许能够成为华为转变未来发展战略的崭新开始。华为称,公司未来将会进一步提升软件工程能力,围绕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进行突破性研究,希望能够提升在软件与服务的收入占比。小雷衷心地祝福华为能在2021年能够取得一个不错的成绩,毕竟华为并不单单只是一家做手机的企业,更是这个国家数码行业的一个象征。
紫色版本的iPhone12,今晚9点多多百亿补贴上,紫色iPhone12 128GB版本预计降价到5549元,iphone12 64g也是4899元起,直降1400元,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蹲一波。
END
编辑丨三明治
对华为来说,2020年绝对是异常艰难的一年。美国的步步紧逼,使得华为的手机业务处处遭到限制。作为企业根基的通信基站业务,在国外处处遭到排斥,可以说是举步维艰。值得庆幸的是,华为足够顽强。作为一家普通的中国企业,华为能够抗住强权国家的打压并存活下来,这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曾经希望“明年还能发业绩报告”的华为,在昨天下午正式发布2021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从报告来看,华为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500.5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6.5%;净利润为168.5亿元,去年同期为133.04亿元,同比增长26.8%。尽管受到各方原因导致收入下降,但是净利润反而得到了增长,总体实现了经营预期。
消费者业务:下滑难免,另寻出路
美国制裁带来的影响可以说是显而易见的,从华为近期公布的多份业绩报告来看,华为的消费者业务已经连续两个季度出现收入负增长。直到今天,华为的主要收入来源依旧是消费者业务,这不断缩水的收入数据,实在令人唏嘘不已。
根据官方统计,目前华为消费者业务的主要收入来源应该还是手机业务。此番营收连续下滑的原因,除了2020年11月出售智能终端品牌荣耀带来的影响之外,还有一部分和华为手机销量的大幅下滑有关。
国内市场这边,市场调查机构Canalys今天新鲜出炉的2021Q1中国市场手机销量报告显示,2021Q1国产市场全面回暖,总出货量为9240万部,同比增长24%。在芯片受限、荣耀整体出售的情况下,华为2021Q1总出货量1490万部,去年同期总出货量3010万部,同比下滑达到50%。
全球市场这边,市场研究机构Strategy Analytics的最新报告显示,2021年Q1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3.4亿部,同比增长24%。其中,国产手机品牌小米、OPPO和vivo的市场份额均有上涨。受到产能不足、无法使用GMS服务等因素的影响,华为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正式跌出全球前五名。
事实上,在零部件全面受限、海外GMS服务被禁的情况下,华为的手机业务能够维持下去已经相当难得。去年年末,华为选择整体出售荣耀品牌的举动,已经能从侧面反映出华为现在的手机业务是有多困难。到了今年,5G相关的零部件短缺,使得华为不得不一口气发布好几款4G机型。华为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能将手机业务延续下去。
当然,在手机业务受挫的情况下,华为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主动转换消费者业务的核心,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在智能家居方面,华为消费者业务一直坚持着1+8+N的全场景战略,虽然作为核心的手机销量大幅下滑,但是从此前公布的2020全年业绩报告来看,华为的智能家居产品实现了65%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弥补作用。
不仅如此,今年4月8日,华为特地举行了一场全屋智能及智慧屏旗舰新品发布会。在本次发布会上,华为正式推出“全屋智能”服务,利用开放性的鸿蒙系统,直接接入大量第三方品牌的智能家居设备,未来将会和很多地产商达成合作,构建“全屋智能”生态系统。华为智能家居进入千家万户,或许只是时间问题。
另一方面,华为很明显有在汽车领域发力的意向。4月17日,配备华为自动驾驶技术的北汽新能源极狐阿尔法S的HI版车型,在上海进行公开试乘。这款产品是由华为和北汽新能源联手打造的,由华为提供诸如自动驾驶等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北汽进行整车生产销售。
在这款产品身上,最突出的是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技术实力。从汽车媒体“42号车库”发布的自动驾驶演示视频来看,使用华为自动驾驶技术的汽车已经可以在城市开放道路中顺畅驾驶,面对红绿灯、路口左转、行人两轮车侵入、对向来车、夜间行车等复杂路况,都能给出妥当处理。这样的自动驾驶能力,连有多年驾驶经验的老司机看了都要自叹不如。
拥有着此等技术实力的华为,难道就不会自己造车吗?目前来说,答案是肯定的。华为在ARCFOX极狐品牌之夜曾经连续重申这一立场,明确表示自己不会下场造车。造车不行,卖车还是可以的。4月20日,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正式宣布,华为决定卖车,希望以此弥补手机业务销量受到影响造成利润上的下滑问题。
同日,华为智选 赛力斯SF5正式上架华为商城、华为旗舰店。4月22日,电动车企赛力斯正式宣布,在华为商城上架两天后,华为智选 赛力斯SF5车型订单突破3000辆。业内人士表示,华为的品牌效应对电动车销售确实起到很大帮助作用。车企选择华为技术,华为联合车企打开市场,这种“我负责智能,你负责造车”的合作方式,让华为在汽车行业的前景一片光明。
在手机业务不断下滑的情况下,华为决心要用智能家居和汽车业务扛起大旗。即便是在收入不高的情况下,华为2021年Q1的研发投入依然达到了307亿元,而去年同期研发投入为273亿元,同比增长12%,占收入比重20.4%,均创下纪录。正是数十年如一日持续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使得华为能够保持技术领先的实力,继续主导和其他家电大厂以及整车厂商合作的商业模式。
专利营收,数据亮眼
在消费者业务受阻碍,其他业务又无法成为主营业务的情况下,华为的下一个增长业务应该是什么?3月16日,华为正式宣布开始征收5G专利许可费,最高不超过2.5美金/台设备。根据最新财报,华为获得了一笔将近6亿美元的专利许可费用,折合39亿人民币,这算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
根据国际专利数据公司IPLytics公布的数据显示,华为5G专利申请量全球第一,占比达到15.39%,超过了高通的11.24%。华为知识产权部部长丁建新则表示,华为在全球40000多个专利族中拥有100000多项有效专利,90%以上为发明专利。换句话说,华为完全可以模仿高通的模式,成为像高通一样的通信专利授权大亨。
目前看来,三星和苹果应该就是华为首批收取5G专利费用的对象,毕竟这两家公司都曾因为专利问题和高通闹过矛盾。按照华为此前透露的收费标准来看,每台使用华为5G专利的设备许可费上限为2.5美元,约合人民币16元。这个价格虽然不高,但是考虑到苹果和三星年出货量基本都能破亿,总计收益依旧不小。
2021年,很可能成为全球5G普及化的一年。除中国外,其他地区也将大规模普及5G网络,这对于华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蛋糕。考虑到华为在5G方面投入的财力和人力,再想想华为在5G基站建设方面受到美国、印度及欧洲部分地区的排斥,我觉得华为收取5G专利费用是在情理之中的。
华为未来处境如何?
正如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所说的那样,2021年对华为依然充满挑战。制裁带来的影响还在持续,华为在芯片库存不足、零部件严重短缺的情况下,只能通过降低出货量/推出低配产品以保证手机业务能够迭代。直到今天,华为P50系列究竟能否上市,何时才能上市依然是一个谜。
换个角度来看,2021年或许能够成为华为转变未来发展战略的崭新开始。华为称,公司未来将会进一步提升软件工程能力,围绕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进行突破性研究,希望能够提升在软件与服务的收入占比。小雷衷心地祝福华为能在2021年能够取得一个不错的成绩,毕竟华为并不单单只是一家做手机的企业,更是这个国家数码行业的一个象征。
紫色版本的iPhone12,今晚9点多多百亿补贴上,紫色iPhone12 128GB版本预计降价到5549元,iphone12 64g也是4899元起,直降1400元,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蹲一波。
END
科技
-
-
- 美国干不倒,华为仍有转机!
- 将「雷科技Lite」收藏为我的小程序,不再错过精彩内容雷科技互联网组编辑丨三明治对华为来说,2020年绝对是异常艰难的一年。美国的步步紧逼,使得华为的手机业务处处遭到限制。作为企业根基的通信基站业务,在国...
- 雷科技
-
-
-
- 华为业绩表现超预期,未来或强力挑战特斯拉和蔚来
- 华为公布的今年一季度业绩显示首次迎来营收下滑,不过净利润却逆势增长,显示出它的手机业务遭受重创已对它的业绩造成沉重打击。华为一季度的业绩显示,一季度营收同比下滑16.92%,看起来这个业绩表现差强人意,...
- 柏铭科技
-
-
-
- 中国联通在ITU-T成功牵头基于区块链的共享网络需求及架构的新立项
- 在2021年3月1日至3月12日召开的ITU-T SG13全会上,中国联通携手中国电信、中兴牵头的《Requirements and framework of mobile network sharing based on distribu
- 中国联通微学堂
-
-
-
- 官宣:湘江智能“车-站-路-云”一体化协同智慧公交解决方案来啦!
- 近日,长沙推出的首批智慧定制公交在行业内引起广泛关注,这是长沙近年来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又一重大举措。从2018年全国首条开放道路智慧公交示范线开通、2019年100平方公里城市开放道路启用,到2020年全国首条...
- 智电汽车
-
-
-
- 世界智能大会聚焦六大“新”特色!全景式展现天津智能产业发展
- 4月29日,第五届世界智能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梅地亚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本届世界智能大会以“智能新时代:赋能新发展、智构新格局”为主题,形成“会展赛+智能体验”“四位一体”国际化平台...
- 天津日报
-
-
-
- 博创科技Q121营收同比增长78.6% 10G PON市场需求旺盛
- 新闻导读博创科技Q121实现营收2.32亿元,同比增长78.60%;净利润3548.04万元,同比增长1,191.25%。报告期内,光无源器件订单需求稳定,光有源器件受10G PON旺盛需求驱动收入增长,推进数通400G硅光模块、数通200
- 讯石光通讯
-
-
-
- 理解网络安全风险,增强业务韧性
- (本文阅读时间:5分钟)数字时代,加快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众多企业在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数字化新兴技术背景下的必然发展之路,而数字化转型时代的企业网络安全更是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换而言之,每个企业都需...
- 微软科技
-
-
-
- 比特币挖矿代价有多大?中科院、清华等学者:预计2024年耗电近3000亿度、碳排
- 随着比特币(BTC)在全球范围内获得广泛认可,其所代表的价值可谓水涨船高,如今 1 BTC 就能兑换成约 58154 美元的 “真金白银”。况且,这么值钱的比特币理论上最多只有 2100 万枚,数量非常有限,这就吸引了越...
- 我是科学家iScientist
-
-
-
- 这些未来产业,将点亮怎样的未来?
- 产业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未来产业应是能够推动未来经济社会快速、持续发展的产业。未来产业不是传统产业的自我延续和升级,而是前瞻性、颠覆性科技创新重大成果所形成的新型战略性产业。以“十四五”规划...
- 半月谈
-
-
-
- 多面手“360”:哪吒只是众多意向之一
- "投资哪吒汽车仅为360布局新能源智能汽车领域的意向之一,现阶段涉及的意向书不具备法律约束力。"前脚,哪吒汽车刚宣布三六零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360")战略领投其D轮融资,后脚360官方迅速做出以上...
- 汽车头条
-
-
-
- 江波龙电子与中国电信签署存储联合创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 4月28日,2021年中国电信“融通创新”主题日活动在首都北京举行。本次活动以“融通共赢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未来生态”为主题,江波龙电子作为战略合作方受邀参加,并与各大企业联盟展开深度交流,共商数字经济产...
- 闪存市场
-
-
-
- 诺基亚CEO:全球正在上演芯片“争夺战”可能会持续到2023年
- 诺基亚Oyj首席执行官Pekka Lundmark表示,令车企、数据中心所有人和电子设备生产商头疼不已的全球芯片短缺已演变为一场“争夺战”,可能持续到2023年。“目前正在上演一场争夺战。市场整体上的短缺可能持续一年...
- 硬蛋
-
-
-
- 印度和越南真的搞出5G了吗?|科技袁人
- 关注风云之声提升思维层次导读说美国早就用上了5G,甚至说越南和印度都成功研发出5G,这都是十分离谱的说法。视频链接:抖音视频:https://v.douyin.com/eBx4Qrw/ 本视频发布于2020年10月21日,点赞量1.6万精彩
- 风云之声
-
-
-
- 这家初创公司利用AI谈判系统帮沃尔玛等巨头省了数百万美元
- 「Never split the difference.」这是著名谈判策略专家,前FBI谈判代表Chris Voss的谈判格言。这句话可以译为「千万不要各退一步」,Voss还以这句话命名另他的著作,有中文译者将其译为《强势谈判》。各退一步,
- 机器之能
-
-
-
- 来感受 列车内的5G网速
- 无论是在2号线的各个站点还是列车内,只要你的手机开通了5G功能,哪怕你在玩游戏,也能因为5G的网速而备感震撼。据轨道公司资源开发总部负责人介绍,2号线开通前,已经完成全线隧道和32个车站5G信号全覆盖。...
- 贵阳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