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为的冒险之旅:多方面加持合作车企,野心不止于做智能汽车界的博世|经观汽车
- 来源:经观汽车
摘要:从此次车展这一波操作来看,华为显然收获了比亲自造车更大的影响力,而其比做“智能汽车界的博世”还要大的野心也随之曝光,只是在陌生的汽车界,想要切分产业链上最大的一块红利并不是容易的事。
自宣布进军汽车行业两年以来,华为的每一次动作都引发不小的骚动。而4月19日-28日举办的上海车展,又让华为享受了一次行业“顶流”般的礼遇。在这场新能源、智能化、数字化、自动化科技大幅井喷的车展上,自带光环的华为真正实现了智能科技“上车”。
华为在自家展台上展示了自动驾驶、智能座舱、智能车控、智能驾驶计算平台等系列最新智能汽车部件和解决方案。但华为的“顶流”效应并非全部来自自家展台,更多是来自其合作整车品牌的帮衬。华为的身影出现在极狐阿尔法S华为HI(Huaweiinside)版、赛力斯华为智选SF5等车型身上。另外,长安、广汽等多家企业也在车展采访期间向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将来将会量产搭载华为相关应用的车型。一次车展,华为引发了“一石多鸟”的展示效果。搭载华为高阶自动驾驶的极狐阿尔法S发布的一段自动驾驶路测视频,让华为首次公开直观地展示了一把自己在自动驾驶方面的能力。而搭载了华为HiCar和华为DriveONE三合一电驱动系统的赛力斯SF5,更是宣布要与华为合作卖车。随后就爆出消息,短短一周时间内赛力斯SF5华为智选版的订单暴增到6000辆,这比赛力斯过去一年卖得都要多。数据显示,从2020年6月到今年3月,赛力斯SF5最高月销仅为300辆。“华为手机店卖汽车主要是因为华为手机市场出现萎缩,导致店面出现空闲,因此想寻找一个品牌进行合作,而赛力斯品牌由于网络渠道不是很健全,所以也需要借助华为的网络。”全国乘用车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向记者分析道。关于合作卖车,华为常务董事、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在公开场合表示:“被美国方面多次制裁后,华为手机业务受到影响,思来想去,华为决定卖车,可以弥补手机业务销量受到影响造成利润上的下滑问题。”在科技公司造车风起云涌的时代大背景下,华为数度被猜测要下海造车。但华为始终予以否认,称要坚持做好整车供应商的角色。从此次车展这一波操作来看,华为显然收获了比亲自造车更大的影响力,而其比做“智能汽车界的博世”还要大的野心也随之曝光,只是在陌生的汽车界,想要切分产业链上最大的一块红利并不是容易的事。
最具品牌价值合作伙伴?
在极狐阿尔法S曝光的一段路测视频中,搭载华为4D激光雷达高阶自动驾驶的车型,在全程无驾驶员干预的情况下,可以实现红绿灯启停、自动避障、无保护左转调头等一系列复杂动作,已达到了L4级自动驾驶的水平。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对此评价“这比特斯拉的好多了”。如今汽车自动驾驶已经成为各汽车品牌争夺的一个技术高地,经过第一阶段的广泛合作,百度、滴滴、小马智行、AutoX、大疆等公司都有相关的技术积累,特斯拉、蔚来等车企也在自主开发这方面的技术。而不同于过去采用毫米波雷达的技术,使用激光雷达走向L4级自动驾驶成为新近的发展方向。这次车展上,极狐阿尔法S、蔚来ET7和小鹏P5等车型都应用了激光雷达L4级自动驾驶技术,极狐阿尔法S是北汽和华为合作的产品,小鹏所应用的技术则来自大疆科技。极狐汽车是北汽蓝谷与麦格纳合资成立的新造车企业旗下品牌,目前已推出阿尔法T、阿尔法S两款车型。极狐也是与华为较早进行合作的品牌,其中阿尔法T已经实现华为5G上车,而新推出的阿尔法S搭载了华为智能座舱以及自动驾驶,直接命名为华为联名款。
自动驾驶只是华为“上车”业务的一部分。华为最早在两年前的上海车展上第一次官宣进入汽车行业,并去年10月发布了HI品牌,表示正式开始与车企合作。HI品牌包括1个全新的智能汽车数字化架构和5大智能系统,分别是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电动、智能网联和智能车云服务,以及30多个智能化部件。此次上海车展上,华为重点展示了4D成像激光雷达高阶自动驾驶、AR-HUD、智能驾驶计算平台MDC810、HarmonyOS智能座舱、“华为八爪鱼自动驾驶开放平台”、智能化集成化热管理系统TMS等等最新技术成果。在2020年HI品牌发布时,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王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与车企合作主要看车企的需求,并不是每一家车企都采用相同的方案,但华为HI标会出现在部分合作车型身上。”并表示,2021年要把HiCar装进500万台车。此次车展上备受关注的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便带有华为HI标志,而赛力斯SF5则搭载了华为HICar智能互联系统。除了上述两个品牌,华为的朋友圈还很广。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今年4月中旬的一场论坛中表示,已经与北汽、长安、广汽合作打造了3个子品牌,从今年第四季度起将陆续推出。华为方面表示,今年一年,对智能汽车部件业务的研发投资将超过10亿美金,目前研发团队超过5000人。而各车企也将与华为的合作作为最大加分点进行宣传。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将和华为联合打造一款面向L4级的真正无人驾驶车,2024年投产,并且不是在现有产品上改造,而是按照全新的电子电气架构批量生产。而长安汽车总裁王俊在采访中也表示,年底长安将亮相的高端品牌车型会采用与华为合作的技术。经历了短短两年后,华为一次性就发布多项技术,并拿下了多家企业的合作,风头超过了众多大型车企,成为车展中最受关注的主角。而无论极狐还是赛力斯,以及北汽、长安、广汽,也都借助华为为自己的新车赢取了关注度。但这样的局面也在行业中引发不同的声音,有人质疑华为的风头盖过了这些合作品牌本身,华为给这些产品的“赋能”效果可能会打折扣。从目前来看,华为的加持能够为合作车企带来的好处主要在技术支撑和品牌影响力上,从极狐阿尔法S车型售价来看,华为HI版两款车型的售价分别为38.89万元和42.99万元,与普通版的最高售价之间至少有4.4万元的价差。消费者是否会为华为的高阶自动驾驶买单仍存疑。
跨界卖车引发热议
更令人意外的是,华为与赛力斯的合作,并不局限于技术合作范围,还进一步拓展到了汽车销售领域。未来,赛力斯SF5会以华为智选品牌进入华为全国线下专卖店及旗舰店,同时也会在线上华为商城销售。该消息公布一周时间以来,赛力斯的订单量迅速突破6000辆。而小康股份(601127)的股价在4月22日、23日和26日三个交易日内三度涨停。资料显示,赛力斯是小康股份旗下重庆金康新能源投资的新造车企业。赛力斯公司在2017年11月正式成立,成立三年来推出SF5一款量产车,该车定位中型SUV,以增程式混动为卖点。此次车展上亮相的SF5华为智选版售价 21.68万-24.68万元。赛力斯是小康股份发力新造车的一次尝试。此前,小康股份以生产轻型商用车为主业,其在乘用车领域的经验仅限于东风小康旗下的东风风光系列乘用车,这些车型大部分售价不超过10万元。因此,从赛力斯将首款车SF5定价为25万元的那一刻起,业内就认为其作法十分激进。
再者,赛力斯的发展过程颇为曲折。金康新能源是较早一批取得国家发改委与工信部“双资质”的新造车企业,最早在2016年于美国硅谷发布品牌SFMOTORS,但在国内一度曾用名“金菓汽车”,后来才统一为SERES赛力斯,如今其车型采用了SF的名称。SF5正式发布两年来一直在市场上默默无闻,过去一年里其月销量仅百辆左右。赛力斯与华为跨界合作销售,一时间引起巨大震动。华为帮忙卖车,能否让赛力斯就此翻身?这也成了很多人心中的疑问。据记者了解,赛力斯目前的渠道并不丰富,其仅在北上广深、川渝等一二线城市建设了十多家展厅和体验店,而售后等方面还要仰仗东风集团旗下4S店渠道支持。而华为在全国则拥有5000余家体验店。实际上,小康股份针对近期股价异动情形所作的解释,可以从侧面说明一些问题。小康股份在多个公告中提及,“公司新能源新车型开启预售,预定量不等于最终交付量,在交付前存在消费者取消订单的风险”。小康股份表示,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较少,新能源汽车板块的营业收入占比较低,该板块业务尚未实现盈利。2020年1-9月,重庆金康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的营业收入为29276.15万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为 3.17%。2020年公司新能源乘用车的销量为9336辆,其中重庆金康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的销量为2811辆,占公司乘用车总销量的1.75%;2021年1-3月,公司新能源乘用车的销量为1433辆,其中重庆金康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的销量为203辆,占公司乘用车总销量的0.54%。公司新能源车型的销量受到市场竞争格局和市场需求的影响,存在销售不及预期的风险。根据赛力斯官方说法,该产品未来将同步在赛力斯体验店和华为渠道销售,将打造人-货-场全新的商业模式。但双方在售后服务等方面如何分担则并没有明确说明。就此有行业分析指出,汽车与手机产品类型存在巨大差异,华为此举或将为自身埋下一定的销售与售后风险。当前科技公司投身造车已成为一个新风口。今年来,已有百度、滴滴、小米、360等公司接连进入,而苹果、索尼等厂商也在摩拳擦掌。华为虽然坚称自己不造车,但其在卖车上迈出的这一步,也开启了一次全新冒险,毕竟在将汽车与其它商品渠道模式相融合的新零售尝试上,已经有过很多前车之鉴。此前业界一直认为,华为会成为智能汽车时代的博世,但华为在整车供应商这个角色的基础上显然更进了一步。而未来,华为是否还会与别的品牌进行跨界销售合作?这同样值得关注。
科技
-
-
- 5G普及进入关键期,中国移动与联想携手发力
- 大众对5G这个词早已见怪不怪。进入2021年,加快5G网络规模化部署、推动5G产业链发展被写入《十四五规划纲要》,意味着今后5G产业发展被纳入国家战略轨道。尽管5G在商业、工业、交通等多种B端场景的应用非常广泛...
- 通信世界
-
-
-
- 聊聊台积电在大陆的28nm产线投资|宁南山
- 关注风云之声提升思维层次导读谁拥有最强的产业链,谁就能获得最大的优势,我国芯片产业链尽快形成产业链聚集,是有利于产业的长期发展的。最近一个新闻引起了一些担忧,台积电4月22日临时董事会核准资本预算28....
- 风云之声
-
-
-
- [观察]戴尔科技:树立数据保护全新标杆,为企业数字化保驾护航
- 申耀的科技观察读懂科技,赢取未来!毫无疑问,随着数字化转型的加速,今天企业的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挑战。一方面,是企业上云进程的加快,网络黑客利用基础设施漏洞来实施攻击的频率越来越...
- 申耀的科技观察
-
-
-
- “32 位应用已死!”
- 曾经的经典都在逐渐消失。作者 | 马超出品 | CSDN(ID:CSDNnews)Android 全面拥抱 64 位 APP不久前,小米应用商店、OPPO 软件商店、VIVO 应用商店、腾讯应用宝、百度手机助手联合宣布,今后在上述应用商店发
- CSDN
-
-
-
- 华为的冒险之旅:多方面加持合作车企,野心不止于做智能汽车界的博世|经观汽车
- 摘要:从此次车展这一波操作来看,华为显然收获了比亲自造车更大的影响力,而其比做“智能汽车界的博世”还要大的野心也随之曝光,只是在陌生的汽车界,想要切分产业链上最大的一块红利并不是容易的事。文 | 高...
- 经观汽车
-
-
-
- 小米、华为、OPPO……手机厂商凭什么造汽车?
- |造车与造手机,相似却不相同。理性评估、审慎入场。文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李瑶又一家手机厂商跟“造车”扯上了关系。前不久,在职场社交平台“脉脉”上,有认证为“OPPO”和“realme员工”的网友发帖称,OP...
- 财经国家周刊
-
-
-
- [专访]云扩科技刘春刚:RPA+LCAP在中国市场必将加速增长
- 文 | 动点科技作者 | 黄尘如今,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越来越多地被企业用来代替人类自动执行任务,达到快速降低成本、提升工作效率的目的。不久前,知名企业级智能 RPA 平台提供商——云扩科技宣布完成 B+轮...
- 动点科技
-
-
-
- [喂你播]七彩虹、B站合作打造RTX 3060联名显卡;ofo小黄车创始人戴威再
- BGM:drop pop candy七彩虹、B站合作打造RTX 3060联名显卡@iGame玩家俱乐部 宣布,哔哩哔哩电竞携手七彩虹旗下子品牌iGame,以“造梦次元 为爱充电”为主题,联合推出iGameGeForce RTX 3060 b
- 天极网
-
-
-
- 突发!台湾禁止半导体人才赴大陆工作!遭岛内网友群嘲
- 4月30日消息,据台湾媒体报道,台湾行政院于本月召开了工作小组会议,针对大陆对于台湾半导体人才的网罗,准备建立有效的防止人才挖角的机制,并于近期就由台湾劳动部门发函给各人才招聘机构,要求不得协助任何...
- 芯智讯
-
-
-
- 鼎桥EC520S:助力应急管理规范化执法及应急救援能力提升的新利器
- 视音频执法记录仪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多,对于新近成立的应急管理部门,鼎桥EC520S是否也有用武之地呢?答案是肯定的,我们从应急管理的两个典型场景:应急综合执法和应急救援处置来分析下EC520S的优势。...
- 对讲机世界
-
-
-
- ICT跨界融合?利好中兴!
- | 科 | 技 | 杂 | 谈 |中国通信行业第一自媒体无论营收还是利润,中兴的经营质量都在持续提升。昨天(2021年4月29日),中兴发布了最新财报。在今年一季度,中兴实现了:营业收入262.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1%...
- 科技杂谈
-
-
-
- 深度|构建数字化改革安全屏障,助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千城千面”
-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中,如何实现数据主体、数据采集和运营者以及数据使用者三者之间的利益平衡?“千城千面”的智慧城市有什么相通之处?城市数字化建设和转型的过程当中,存在哪些安全问题?……4月24日,以“安...
- E安全
-
-
-
- 工信部就《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公开征求意见
-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据工信部4月30日消息,工信部就《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公开征求意见。《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总体目标,到2023 年,5G个人用户普及率超过40%...
- 上海证券报
-
-
-
- 美团北京,今日起无人驾驶送外卖
- 杨净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自动驾驶落地,载物快于载人已是共识。在这个领域,最具场景优势和最不容忽视的玩家——美团,最近就有一系列动向。比如,刚融资100亿美元,用于无人车、无人机的...
- 量子位
-
-
-
- OPPO 被传正在筹备造车;副处长送外卖一天赚 41,美团:改善体验;特斯拉在华
- OPPO 正筹备造车,陈明永带队调研4 月 28 日消息,36 氪从多位接触到 OPPO 公司高层的知情人士处获悉,OPPO 集团也已经在筹备造车事项。 报道称,与小米一样,OPPO 造车计划的推动者也是创始人陈明永,...
- 极客公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