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策略聚焦|走出通胀焦虑,布局估值弹性
- 来源:中信证券研究
中信证券A股策略聚焦20210505 来自中信证券研究 00:00 02:36
文|秦培景 裘翔 杨灵修 杨帆 李世豪 杨家骥 联系人:徐广鸿 李煦锟
本轮阶段性通胀对基本面的冲击和对流动性的制约都有限,对估值的压制也将被逐步消化;5月市场结构博弈加剧,估值将替代业绩成为主要驱动,但市场整体将波澜不惊,建议提前布局通胀和利率见顶后估值弹性较高的品种。首先,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处于高位,预计5、6月是国内本轮通胀读数高点,PPI同比有可能破7%;但是,全球错位复苏下,本轮通胀是输入性和阶段性的,并非趋势性和长期性的,预计年末PPI同比将回落至3~4%。其次,通胀二季度冲高回落,对经济结构和整体的负面影响有限;消费对冲投资,外需对冲内需,本轮信用下行周期国内基本面韧性较强,一季报全面超预期后,我们将2021年A股盈利(中证800口径)增速预测从15%上调至22%。再次,阶段性通胀不改货币政策大方向,5月宏观流动性内稳外松,市场流动性整体偏松。综上所述,预计5月A股结构博弈加剧,但整体依然波澜不惊,是布局下半年行情的最佳窗口。同时,市场主要驱动因素由业绩转向估值,建议布局三条主线:一是前期调整相对到位,同时年报、一季报盈利大幅抬升的高性价比成长主线,如消费电子、半导体设备、医疗服务等;二是前期因疫情受损的服务消费复苏,主要集中在餐饮旅游、酒店、航空等,预计“五一”假期亮眼的数据将是主要催化;三是受益于海外需求复苏的品种,包括出口产业链中的汽车零部件、家电、家居、机械、建材等。
通胀冲高下的市场分歧需要时间消化这是影响5月A股的关键因素1)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处于高位,5、6月是国内本轮通胀读数的高点。伴随着全球复苏动力增强,国际铜、铝等有色金属持续逼近历史高点,运价指数BDI也快速上行。同时,国内碳中和背景下对工业新增产能的严格管控仍在,供给端的紧张持续驱动螺纹钢等大宗商品价格破新高。根据中信证券研究部宏观组的预测,5、6月是国内本轮通胀读数的高点,PPI同比有破7%可能。通胀的趋势和潜在影响等问题,是5月A股市场关注的焦点。
2)全球错位复苏,本轮通胀是输入性和阶段性的,并非趋势性和长期性的。通过疫苗接种控制疫情,全球主要经济体顺次走出阴霾,其间虽有反复,但趋势不变,这是今年全球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逻辑。当前疫苗接种进度领先的发达经济体疫情都有了明显改善,特别是死亡人数。而通胀是全球经济错位复苏、供需阶段性失衡下的伴生现象,会随着全球充分复苏而缓解;通胀在当前疫情不确定性的环境下,很难对货币政策产生实质影响。近期印度疫情增加了不确定性,料将拉长海外流动性宽松的窗口。预计年末国内PPI同比将回落至3~4%区间。
通胀二季度冲高回落,对经济结构和整体的负面影响有限,国内基本面韧性较强1)通胀对基本面的结构影响有限,对经济的整体影响较小。上游通胀加剧了市场对原材料涨价侵蚀中下游企业利润的担忧,压制了盈利预期。实际上,我们认为通胀对基本面的结构影响有限。微观角度,当前国内居民收入恢复还处于初期,PPI会向CPI缓慢传导,毛利率压力并非都由中下游承担。中观角度,中下游制造业的毛利下行会被订单和市占率上行的长期因素对冲;以出口制造为例,数据显示中国制造的“替代效应”仍在延续,这是中期占主导地位的因素,增量效应会对冲存量毛利率下行的影响。宏观角度,在供给端,2020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4.5%,高于第二产业的37.8%;在需求端,最终消费支出占GDP比重为54.3%,高于资本形成的43.1%:结构决定了资源品涨价带来的输入型通胀对经济整体影响有限。
2)消费对冲投资,外需对冲内需,本轮信用下行周期国内基本面韧性较强。当前国内处于非典型信用下行周期:一方面,政策定调是稳杠杆而非去杠杆,预计下半年社融增速下行将趋于平缓;另一方面,即使考虑到国内信用放缓带来的投资端增速回落,后续国内可选消费恢复,海外经济恢复拉动出口,均能产生明显的对冲。国内经济一季度稳步开局,后续运行依然稳健,根据中信证券研究部宏观组判断,二季度将是今年经济环比增长最快的时期;后续结构上的亮点仍在高景气的出口制造和修复动能不断强化的服务消费。
3)A股一季报全面超预期,工业板块为最大亮点,上调2021年盈利预期。全部A股/非金融2020年全年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4%/4.5%,实现正增长。单看2021Q1,同比增速分别为53%/171%,即使剔除低基数,相比2019Q1净利润仍然有17%/31%的提升。考虑国内基本面的韧性和海外复苏的弹性,我们上调了A股盈利预测,将2021全年中证800/非金融板块净利润增速的预测从原来的15%/25%上调至22%/44%。其中本轮中证800单季度盈利规模高点在2021Q3,届时工业、消费板块将同时到达单季度净利润规模的峰值。
阶段性的通胀不改货币政策大方向,宏观流动性内稳外松,市场流动性整体偏松1)阶段性的通胀冲高不会对国内外货币政策产生实质影响。海外方面,美联储4月的议息会议依然维持偏鸽派的政策基调,QE购买量不变;且对通胀的判断依然是“暂时性”的,认为当前的数据不足以支持其货币政策边际收紧;我们预计美联储今年四季度才会讨论缩减购债规模。国内方面,4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依然强调政策不急转弯,并强化对实体经济的支持,预计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中性,后续更重视运用直达实体工具、结构性工具对实体经济和重点领域以及薄弱环节进行支持。预计5月我国宏观流动性将维持内稳外松的状态。
2)市场流动性整体偏松,潜在待入市资金规模依然庞大。首先,海外流动性中期依然宽松,配置型外资稳步流入A股,支撑作用明显。当前国内经济修复确定性高,叠加美联储延续宽松政策,外资有望持续增配A股。上周配置型外资合计净流入154亿元,延续了自A股3月9日触底以来稳定流入的节奏。其次,居民部门流动性依然充沛,且5月债市表现可能趋弱,4月底政治局会议也表态要防范房地产泡沫,抑制投机性资金流入房市:预计5月开始权益资产的配置价值将上升。再次,公募产品申赎稳定,净值修复后的赎回情况依然有待观察。综上,市场流动性整体偏松,但是,只有投资者对未来内外部流动性担忧被证伪前,增量资金才会从目前的观望逐步开始布局。
通胀压力逐步消化市场从业绩驱动转向估值驱动1)5月A股结构博弈将加剧,但整体依然波澜不惊,是布局下半年行情的最佳窗口。本轮阶段性通胀冲顶对基本面和流动性预期的影响有限,市场也将逐步凝聚共识。预计5月通胀预期见顶,长端利率也将见顶回落,这个过程中,会伴随着存量资金调仓提速,观望的场外资金会缓慢入场,结构性博弈将加剧:其中核心资产的交投活跃,机构低配板块的关注程度提升。同时,不断改善的基本面将形成市场的支撑力,博弈加剧不改整体缓慢修复趋势,投资者所等待的超预期变化因素出现前,平静期的市场仍然波澜不惊,底部缓慢抬升。
2)市场逻辑将从业绩驱动转向估值驱动,建议布局三条主线。5月市场处于业绩真空期,估值的重要性明显提升,读数冲高的通胀是影响估值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建议布局通胀预期见顶和流动性预期修复后的估值高弹性品种,主要包括三条主线:一是前期调整相对到位、同时年报一季报盈利大幅抬升的高性价比成长主线,如消费电子、半导体设备、医疗服务等;二是前期因疫情受损的服务消费复苏,主要集中在餐饮旅游、酒店、航空等,预计“五一”假期的亮眼数据是主要催化;三是受益于海外需求复苏的品种,包括出口产业链中的汽车零部件、家电、家居、机械、建材等。
风险因素全球疫情反复、疫苗接种不及预期;中美科技贸易领域摩擦加剧;国内经济复苏进度不及预期;海内外宏观流动性超预期收紧。
中信证券研究 “一号在手,投资无忧!”此微信公众号为中信证券研究报告权威发布平台,力求信息及时、准确,是您投资好帮手! 1156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文|秦培景 裘翔 杨灵修 杨帆 李世豪 杨家骥 联系人:徐广鸿 李煦锟
本轮阶段性通胀对基本面的冲击和对流动性的制约都有限,对估值的压制也将被逐步消化;5月市场结构博弈加剧,估值将替代业绩成为主要驱动,但市场整体将波澜不惊,建议提前布局通胀和利率见顶后估值弹性较高的品种。首先,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处于高位,预计5、6月是国内本轮通胀读数高点,PPI同比有可能破7%;但是,全球错位复苏下,本轮通胀是输入性和阶段性的,并非趋势性和长期性的,预计年末PPI同比将回落至3~4%。其次,通胀二季度冲高回落,对经济结构和整体的负面影响有限;消费对冲投资,外需对冲内需,本轮信用下行周期国内基本面韧性较强,一季报全面超预期后,我们将2021年A股盈利(中证800口径)增速预测从15%上调至22%。再次,阶段性通胀不改货币政策大方向,5月宏观流动性内稳外松,市场流动性整体偏松。综上所述,预计5月A股结构博弈加剧,但整体依然波澜不惊,是布局下半年行情的最佳窗口。同时,市场主要驱动因素由业绩转向估值,建议布局三条主线:一是前期调整相对到位,同时年报、一季报盈利大幅抬升的高性价比成长主线,如消费电子、半导体设备、医疗服务等;二是前期因疫情受损的服务消费复苏,主要集中在餐饮旅游、酒店、航空等,预计“五一”假期亮眼的数据将是主要催化;三是受益于海外需求复苏的品种,包括出口产业链中的汽车零部件、家电、家居、机械、建材等。
通胀冲高下的市场分歧需要时间消化这是影响5月A股的关键因素1)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处于高位,5、6月是国内本轮通胀读数的高点。伴随着全球复苏动力增强,国际铜、铝等有色金属持续逼近历史高点,运价指数BDI也快速上行。同时,国内碳中和背景下对工业新增产能的严格管控仍在,供给端的紧张持续驱动螺纹钢等大宗商品价格破新高。根据中信证券研究部宏观组的预测,5、6月是国内本轮通胀读数的高点,PPI同比有破7%可能。通胀的趋势和潜在影响等问题,是5月A股市场关注的焦点。
2)全球错位复苏,本轮通胀是输入性和阶段性的,并非趋势性和长期性的。通过疫苗接种控制疫情,全球主要经济体顺次走出阴霾,其间虽有反复,但趋势不变,这是今年全球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逻辑。当前疫苗接种进度领先的发达经济体疫情都有了明显改善,特别是死亡人数。而通胀是全球经济错位复苏、供需阶段性失衡下的伴生现象,会随着全球充分复苏而缓解;通胀在当前疫情不确定性的环境下,很难对货币政策产生实质影响。近期印度疫情增加了不确定性,料将拉长海外流动性宽松的窗口。预计年末国内PPI同比将回落至3~4%区间。
通胀二季度冲高回落,对经济结构和整体的负面影响有限,国内基本面韧性较强1)通胀对基本面的结构影响有限,对经济的整体影响较小。上游通胀加剧了市场对原材料涨价侵蚀中下游企业利润的担忧,压制了盈利预期。实际上,我们认为通胀对基本面的结构影响有限。微观角度,当前国内居民收入恢复还处于初期,PPI会向CPI缓慢传导,毛利率压力并非都由中下游承担。中观角度,中下游制造业的毛利下行会被订单和市占率上行的长期因素对冲;以出口制造为例,数据显示中国制造的“替代效应”仍在延续,这是中期占主导地位的因素,增量效应会对冲存量毛利率下行的影响。宏观角度,在供给端,2020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4.5%,高于第二产业的37.8%;在需求端,最终消费支出占GDP比重为54.3%,高于资本形成的43.1%:结构决定了资源品涨价带来的输入型通胀对经济整体影响有限。
2)消费对冲投资,外需对冲内需,本轮信用下行周期国内基本面韧性较强。当前国内处于非典型信用下行周期:一方面,政策定调是稳杠杆而非去杠杆,预计下半年社融增速下行将趋于平缓;另一方面,即使考虑到国内信用放缓带来的投资端增速回落,后续国内可选消费恢复,海外经济恢复拉动出口,均能产生明显的对冲。国内经济一季度稳步开局,后续运行依然稳健,根据中信证券研究部宏观组判断,二季度将是今年经济环比增长最快的时期;后续结构上的亮点仍在高景气的出口制造和修复动能不断强化的服务消费。
3)A股一季报全面超预期,工业板块为最大亮点,上调2021年盈利预期。全部A股/非金融2020年全年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4%/4.5%,实现正增长。单看2021Q1,同比增速分别为53%/171%,即使剔除低基数,相比2019Q1净利润仍然有17%/31%的提升。考虑国内基本面的韧性和海外复苏的弹性,我们上调了A股盈利预测,将2021全年中证800/非金融板块净利润增速的预测从原来的15%/25%上调至22%/44%。其中本轮中证800单季度盈利规模高点在2021Q3,届时工业、消费板块将同时到达单季度净利润规模的峰值。
阶段性的通胀不改货币政策大方向,宏观流动性内稳外松,市场流动性整体偏松1)阶段性的通胀冲高不会对国内外货币政策产生实质影响。海外方面,美联储4月的议息会议依然维持偏鸽派的政策基调,QE购买量不变;且对通胀的判断依然是“暂时性”的,认为当前的数据不足以支持其货币政策边际收紧;我们预计美联储今年四季度才会讨论缩减购债规模。国内方面,4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依然强调政策不急转弯,并强化对实体经济的支持,预计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中性,后续更重视运用直达实体工具、结构性工具对实体经济和重点领域以及薄弱环节进行支持。预计5月我国宏观流动性将维持内稳外松的状态。
2)市场流动性整体偏松,潜在待入市资金规模依然庞大。首先,海外流动性中期依然宽松,配置型外资稳步流入A股,支撑作用明显。当前国内经济修复确定性高,叠加美联储延续宽松政策,外资有望持续增配A股。上周配置型外资合计净流入154亿元,延续了自A股3月9日触底以来稳定流入的节奏。其次,居民部门流动性依然充沛,且5月债市表现可能趋弱,4月底政治局会议也表态要防范房地产泡沫,抑制投机性资金流入房市:预计5月开始权益资产的配置价值将上升。再次,公募产品申赎稳定,净值修复后的赎回情况依然有待观察。综上,市场流动性整体偏松,但是,只有投资者对未来内外部流动性担忧被证伪前,增量资金才会从目前的观望逐步开始布局。
通胀压力逐步消化市场从业绩驱动转向估值驱动1)5月A股结构博弈将加剧,但整体依然波澜不惊,是布局下半年行情的最佳窗口。本轮阶段性通胀冲顶对基本面和流动性预期的影响有限,市场也将逐步凝聚共识。预计5月通胀预期见顶,长端利率也将见顶回落,这个过程中,会伴随着存量资金调仓提速,观望的场外资金会缓慢入场,结构性博弈将加剧:其中核心资产的交投活跃,机构低配板块的关注程度提升。同时,不断改善的基本面将形成市场的支撑力,博弈加剧不改整体缓慢修复趋势,投资者所等待的超预期变化因素出现前,平静期的市场仍然波澜不惊,底部缓慢抬升。
2)市场逻辑将从业绩驱动转向估值驱动,建议布局三条主线。5月市场处于业绩真空期,估值的重要性明显提升,读数冲高的通胀是影响估值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建议布局通胀预期见顶和流动性预期修复后的估值高弹性品种,主要包括三条主线:一是前期调整相对到位、同时年报一季报盈利大幅抬升的高性价比成长主线,如消费电子、半导体设备、医疗服务等;二是前期因疫情受损的服务消费复苏,主要集中在餐饮旅游、酒店、航空等,预计“五一”假期的亮眼数据是主要催化;三是受益于海外需求复苏的品种,包括出口产业链中的汽车零部件、家电、家居、机械、建材等。
风险因素全球疫情反复、疫苗接种不及预期;中美科技贸易领域摩擦加剧;国内经济复苏进度不及预期;海内外宏观流动性超预期收紧。
财经
-
-
- 数字人民币来了!财务又要加班!
- 京东试点数字人民币发薪,看来数字人民币真的来了!作为财务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被淘汰!啥是数字人民币?对企业和财务有啥影响?怎么记账?支付宝里的钱又怎么记?一文搞明白!01数字人民币发薪!厉害了京...
- 会计职场通
-
-
-
- 全球通胀时代来了!全球央行刺激或“适得其反”未来很难乐观丨灼见
- 未来通胀是否长期走高,主要看:一是全球防疫进展。如果全球疫情持续处于失控状态,并对全球能源、原材料、食品等商品供给造成持续冲击,欧美持续扩表放水,全球商品价格将持续走高,将推动PPI逐步向CPI传导;二...
- 腾讯财经
-
-
-
- 上市失败,我败光了百亿资产
- 创投圈大小事,你都能尽在掌握腾讯创业 | ID:qqchuangye “经历了三十年的大风大浪,这位昔日餐饮大亨的境况令人唏嘘不已。”本文来源 “投资界”(ID:pedaily2012),腾讯创业经授权后转载。作者 / 刘博五一...
- 腾讯创业
-
-
-
- 节后股市怎么走?A股10年历史大数据有看头(附最红板块)
- 五一节前受流动性收紧预期、海外疫情形势恶化等多重因素影响,A股市场情绪整体较为低迷,行情持续性较差。节后随着上市公司年报和一季报披露完毕,5月份开始,市场会进入两个月的业绩空窗期,历史情况来看,节后...
- 证券时报
-
-
-
- 策略聚焦|走出通胀焦虑,布局估值弹性
- 文|秦培景 裘翔 杨灵修 杨帆 李世豪 杨家骥 联系人:徐广鸿 李煦锟本轮阶段性通胀对基本面的冲击和对流动性的制约都有限,对估值的压制也将被逐步消化;5月市场结构博弈加剧,估值将替代业绩成为主要驱...
- 中信证券研究
-
-
-
- 全球周期闻风起舞,商品、股市已先行
- // 港股周期闻风起舞 //上调香港经济增长预测,港股周期表现较好。5月4日港股三大指数均收涨,午后涨幅明显扩大。多家投行上调香港今年经济增长预测,给予市场信心。截至收盘,恒指涨0.7%报28557点,国指涨0.4...
- Wind资讯
-
-
-
- 91岁巴菲特敲定接班人!格雷格·亚伯是谁?
- 图:格雷格·亚伯美国时间周一(北京时间5月3日),伯克希尔·哈撒韦董事长巴菲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副董事长格雷格·亚伯(Greg Abel)接任公司首席执行官。这是巴菲特首次对外公布公司接班人。在5月1日举...
- 华尔街俱乐部
-
-
-
- 马光远:比尔盖茨离婚了,引发了对中国下一波财富浪潮的思考
- 《不一样的经济和投资趋势课》已经有超过万人加入,非常欣慰有这么多人分享我对中国经济和资产配置的看法,也非常欣慰大家的认可,我们的课程明天将恢复原价,愿更多的人加入,构建起能够正确观察中国经济和投资...
- 光远看经济
-
-
-
- 美元盛宴或终结,印度越南或被\"剪羊毛\",向美元亮剑,出现微妙变化
- BWC中文网据美财政部和美联储发布的最新数据统计到,自去年3月以来,加上最近推出的1.9万亿刺激方案和新提出总额约4万亿美元的一揽子财政支出方案,美国已经在过去的48周内放水印钞了达24万亿美元基础货币流动性...
- BWC中文网
-
-
-
- 高瓴资本近期密集调研这8家公司,有些股票已现强势……
- 权威、深度、实用的财经资讯都在这里一石激起千层浪。知名私募高瓴资本在资本市场的举动,历来颇受投资者关注。近期,高瓴资本有哪些新动向呢?图片来源:上证资讯上证报资讯不完全统计,2021年以来,高瓴资本调...
- 上海证券报
-
-
-
- 5月金股来了!这家券商金股组合上月实现“九涨一跌”
- 权威、深度、实用的财经资讯都在这里4月A股市场整体延续弱反弹,但各个指数表现差异突出:创业板指大涨12.07%,沪深300指数上涨1.49%,上证指数微涨0.14%。回顾4月券商金股组合整体表现,天风证券的金股组合以12...
- 上海证券报
-
-
-
- 刚刚!香港首富换人了,来自A股9000亿巨头,一举超过李嘉诚!
- 中国基金报 泰勒五一假期真是太热闹。刚刚,香港传来大消息。香港首富换人了,比李嘉诚多出一亿美金!宁德时代董事局主席曾毓群身家345亿美元,一举超过了香港传奇富豪李嘉诚和李兆基,跻身香港首富。 科技资本...
- 中国基金报
-
-
-
- 外媒:中国取代美国成全球最大投资目的地
- 据路透社巴黎4月30日报道,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当地时间4月3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降至15年低点,而中国作为少数几个保持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之一,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投资目的地。报...
- 参考消息
-
-
-
- 印度疫情雪崩,多国对其禁航,日本疫情骤起!重要信号,外资砍仓茅台,重点买入股曝光
- 数据是个宝数据宝炒股少烦恼外资加速抄底A股,“聪明资金”连续10日加仓光伏总龙头。印度、日本正成为全球疫情暴风眼世卫组织首席科学家苏米娅.斯瓦米纳坦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因为印度国内核酸检测能力有...
- e资本
-
-
-
- 从投融资看保险科技发展
- 3月25日,Fi NEXT保险科技IT领袖峰会于上海召开,超过100多家保险企业和200多位保险企业及保险科技服务商嘉宾参与会议,就保险科技未来趋势及科技如何助力保险大中小型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等热点话题进行探讨与交...
- 零壹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