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半的孩子在学钢琴,谁在制造艺术焦虑?
  • 来源:央视网
花儿街参考(ID:zaraghost) | 来源和硕 | 作者孟夏 | 编辑




中国有多少孩子学钢琴?现状是这样的——“孩子班上40人,学钢琴的占一半,登台表演要摇号”。 作为一个从小学了十年钢琴,目前拥有一个5岁女娃的宝妈,我不给孩子学钢琴。
1
在我的记忆中,刻着一个画面。 下着大雪的东北,我妈走在前面,离我10米远,我踩着她的脚印跟在后面,我妈时不时回头看一眼,不说话,干瞪眼,我们就这样形同陌路地一路走向车站。 每次钢琴回课弹得不好,我们都是这样回家的。 当时学琴还是一件稀罕事,家里的舅舅伯伯,身边的叔叔阿姨,每次提到我学琴都是一番赞叹。 我和我妈能坚持下来一半是买钢琴的沉没成本,一半是被这些赞誉架在空中。 
当时我爸妈每月工资加起来一千多块,一台钢琴五六千,一节课一百左右,一个月4节,学琴绝对算奢侈的爱好。 多数人都看到了现实成本,却没看到坐在琴凳上每天一两个小时的时间成本。 我不知道我弹琴的那一两个小时,别的小孩在干什么。长大后听到周杰伦在《听妈妈的话》中唱到“为什么别人在那看漫画,我却在学画画,对着钢琴说话......长大后你就会明白为什么我跑得比别人快,飞得比别人高,将来大家看的都是我画的漫画,大家唱的都是我写的歌”,总有种成王败寇的感觉。 周杰伦只是少数,大多数是像我们这样牺牲了童年,只掌握了一门乐器的普通孩子。 有一句振聋发聩的鸡汤说,一定要给孩子学一门乐器。 围绕这句鸡汤发散出来的理由,包括但不限于——培养孩子的艺术气质;培养孩子的音乐审美,音乐让孩子的一生都不会焦虑、不会迷茫、不会孤单;在学习一门乐器的过程中,孩子在享受美妙旋律的同时,能沉下心来,更专注、严谨地对待一件事情;哪怕音乐学习只是短暂的学习经历,这段学习带给孩子成长的帮助也是巨大的。 我是一个练过十年钢琴的人,如果说这段经历减轻了我什么焦虑,那就是我在选择不让孩子学琴这件事上,没有丝毫焦虑。
2
小时候我家有一台风琴,我能把任何我会唱的歌用右手弹出旋律,用左手合上伴奏,听起来就像照着谱子扒下来的。师从于哈市某知名歌唱家的美声爱好者我妈,立刻意识到这是她优秀的基因在显性表达。 别人家是先买个电子琴探探路,我们家直接搬回了一架德国Nordiska钢琴,5岁,我的学琴之路正式铺就,此后是漫漫的,长达十年的征程。
 《哈农》《二部创意曲》以及练都练不完的《车尔尼》,也许这些高雅音乐在大人听来有种平行有序的韵律之美,但在小孩耳中这些曲子就是一堆勉强组合在一起的音符序列。 西方古典音乐对于小孩并不友好,如果你现在都无法领略巴赫的和谐,就不要期待一个小孩会饶有兴致地弹奏《英国组曲》《法国组曲》。 我在音乐上遭遇的第一次滑铁卢,是6岁考一级时练一首叫《四海》的曲子,它的旋律之怪异,节奏之妖孽超出了一个儿童欣赏的天际,《四海》活生生被我弹成了一片死海,它是在一段段砸琴的泄愤和一团团浸湿的纸巾中被弹掉的。 那是我头一次对音乐产生如此强烈的厌恶。 中国孩子学琴的方法是照着谱子一点点扣。 对着一段不熟悉的旋律,你的工作就是把这些五线谱上的小蝌蚪一个个认出来,落在键盘上。就好像在你完全听不懂英语的情况下,先让你学自然拼读,读出来就行,表达的是啥都在其次。 指法的敏捷,技术的娴熟,强弱的表现,快慢的转换,一直在练习,但很少有人想过这段旋律究竟在表达什么,或者说我们在假装表达。 我不明白《四海》表达的究竟是哪四个海,还是某种不可言说又莫名其妙的辽阔。 然而,钢琴就是这样一种艺术,你必须先通过大量的漫长的练习去积累足够的技艺。 今天听到很多家长说学琴是为了让孩子感受音乐的美,我深表怀疑。 学钢琴确实能增加耳朵的敏感度,提高音准和节奏感,但这就等于感受音乐的美好吗? 学了琴就能爱上音乐吗? 长大后,我接触到一些爱音乐的朋友,他们大多数并没学过什么乐器,就是单纯喜欢听。每次听他们说起当年听崔健的颠覆,听Beatles的崇敬,听Queen的震颤,以及那些跟音乐有关的充满故事的回忆,都让我羡慕,至少那个戴着耳机疯狂甩头的少年是真的沉浸在音乐中,也因为音乐,他们的青春不再单薄。 他们听摇滚、jazz、hip-pop、乡村、金属、电音,在各种音乐类型中无拘无束地穿梭,对各种音乐类型接受起来没有什么隔膜。 反倒是一些从小接受某项乐器训练的孩子,他们欣赏的音乐往往会局限在某些类型中,对其他类型的音乐有明确的排斥。
3
今天,打开某鱼,上面有各种各样的二手钢琴信息,介绍中多数都会有类似这样一句话。 孩子学不下去了,转卖。 
他们已经斩断琴缘,脱离苦海,而更多的家庭依然在崩溃的边缘,跟钢琴,跟孩子做着垂死挣扎。 我的一位朋友正徘徊在放弃的边缘,在此之前她数次几欲放弃,最后都找到理由坚持下来。 第一次,她看到一句话“学钢琴就是考验父母”,她告诉自己只要父母能坚持,孩子就能坚持,于是她咬咬牙,每天练琴之前做一番战前动员,虽然练半小时要上两次厕所,吃点水果,还得抱怨几分钟,她还是坚持下来。 第二次,她又找到了一种理论,说学琴总会遇到难关,只要闯过去就会上一个台阶,她又坚持下来,当然不久就遇到了下一个难关。 第三次,老母亲的心理防线也到了崩溃边缘,这次她找到了一条终极价值,学任何东西都是贵在坚持,学什么不重要,关键是要体会坚持的过程,学琴更像是万千法门中的一条修行之路,彼岸就是磨练出强大的毅力。 至于毅力将来用在哪? 大概就是在今后遇到实在不喜欢不满意不想忍的时候,能咬紧牙根掐着大腿逼着自己再忍一阵。 他们学的不是琴,是坚持。 他们学的也不是坚持,是忍耐。 坚持还有一分因兴趣或热爱,自发地想要克服困难的意味,忍耐则是依赖外力或自我催眠形成的被动支撑。 的确有琴童是坚持下来的,但大部分学琴的孩子依然在忍耐着,他们在钢琴凳上如坐针毡,如芒在背,辗转反侧,当初的兴趣荡然无存,剩下的都是每晚必须完成的任务。
 
然而,毁掉了对钢琴的兴趣还不是最要紧的,要紧的是这会形成一种惯性的行为方式——总能把一项本来的乐趣变成一种负担。 我们分不清是被热爱驱动还是被一种半途而废的愧疚感驱动,因为在我们的教育中半途而废总是不对的,即便这是一种及时止损。 在还没明白怎样靠着本能的热爱把喜欢的事坚持下去之前,我们就已经学会了如何为不喜欢的事再找到一个忍下去的理由。 究竟是因为热爱而坚持,还是忍着忍着就自我催眠了。 一个吊诡的地方是,很多父母让孩子学乐器是为他未来找到一个生活的出口,一个战胜压力和痛苦的武器,却不知学乐器本身已经在孩子的童年里留下了巨大的阴影面积。 每次看到郎朗出现在某些钢琴培训的代言广告中,我都有一种错愕。 那是一个为了练琴经历了家人分居,被父亲恐吓弹不好要么吃药,要么跳楼的幸存者。

知乎上关于学琴热度最高的一个问题是,我国钢琴琴童,大部分都是过了所谓十级,就不再弹琴了,那他们学琴的目的是什么?
4
学钢琴已经成了中产标配,网上有家长调侃,“孩子班上40人,学钢琴的占一半,登台表演要摇号”。 《经济学人》文章称,中国有超4000万孩子学习钢琴,占全球总数80%,并且这个数据正在以每年10%的速度在增加。 投资机构的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中国音乐教育市场预计会达到4000多亿元规模,庞大的教育需求催生出蓬勃的钢琴培训行业,各种陪练app也勃然兴起。VIP陪练至今已获五轮融资,融资总额近10亿人民币,小叶子陪练月营收早已过亿。 飞速发展的钢琴培训行业背后,是参差不齐的教育水平,有限的优质师资。 众多陪练app都着力解决家长不会陪、不愿意陪的问题,却没有人关注孩子不爱练的根本。 当然,陪练app为啥要关注孩子爱不爱练琴呢? 一旦关注了这个问题,还怎么去跟资本市场讲,自己将打开千亿市场的故事呢? 陪练app的AI越来越能识别出哪个音弹错了,哪里节奏不对,伴随着钢琴考级之外的音基考试(音乐基础考试),音乐越来越数据,音乐越来越理性,音乐越来越枯燥。 学钢琴,或者学乐器真的是培养音乐素养的唯一方式吗? 如今美术教育都在转变观点,注重创意美术,为什么音乐教育还一成不变? 商家的宣传、专家的证言都在加重应该学琴的砝码——开发左右脑,锻炼协调感,学琴的孩子更聪明,学琴的孩子普遍成绩更好。 看着这五花八门的诱惑,你没有间隙停下来想一想,学琴真的是一项适合从学龄前就广泛培养的特长吗? 对注意力只能维持20分钟,活泼好动的宝宝,每天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坐在那里弹钢琴,真的不违反天性吗? 对每晚做完作业,打完鸡血,仅剩一个小时就要睡觉的小学生,还要挪出40分钟弹琴,这样的童年真的值得回忆吗?
 我不让孩子学琴还有一个理由,今天的网络社会让我们越来越习惯一个人独处,刷剧看网文,逛淘宝看直播,除了工作我们跟外界的直接碰撞越来越少,就连孩子也是这样的。各种各样的网课,各种如编程一样的新兴培训,都是在跟自己打交道,而钢琴是一个更向内观,更个人的项目,眼前是一个孤独的背影,用一个孤独的方式排解着孤独的苦闷,何必? 比起钢琴,我想更多地为她提供能跟人产生直接交流,直接碰撞的机会,比如舞蹈、体育项目,让四肢得到充分地舒展,让她活跃在集体中,跟他人产生互动。功利一点讲,这或许是未来社会孩子更稀缺,更需要的能力。 最后,学琴真的要从娃娃抓起吗? 如果不是为了从事专业演奏,大可不必。 君不见那些琴童妈妈,娃没鸡出来,自己却考了八级。 我身边就有很多成人学钢琴学得很好的例证,他们半路出家,全凭着兴趣在业余时间练习,虽然做不到高难度的演奏,但演奏业余中等难度的曲子是完全够用的。他们陶醉在那些自己喜欢的曲子中,一遍一遍不知疲倦地练习。我楼上有个四十多岁的大姐,每天早晚各一个小时,那真是无需扬鞭自奋蹄,他们是真的很享受练琴的时光。 没有人的音乐才华会因为没学琴就埋没的。比起郎朗的故事,我更喜欢张亚东、赵英俊、李荣浩的故事,在那些死命要学却学不得的故事里,总有一个积极的小火苗在奋力燃烧着。 今天,学琴依然是一个需要投入不小成本的爱好,一堂课两三百,如果带上陪练又得一两百,一台钢琴一两万,而最大的成本是时间上的投入。 我和我妈的关系缓和是从初二那年,那年因为课业负担我不再学琴了。 昨天,那位几欲放弃又几次坚持下来的琴童妈妈也终于放弃了,她没有卖掉钢琴,她想说不定不逼着孩子学,没准哪天她又感兴趣了。 这让我想起一首李宗盛的歌。 想得却不可得,你奈人生何。 该舍的舍不得,只顾着跟往事瞎扯。 当你发现时间是贼了,它早已偷光你的选择。 学琴不过是一场高烧,练琴是紧跟着的好不了的咳。




来源:微信公众号花儿街参考(ID:zaraghost)经作者授权发布 


RECOMMEND
推荐阅读外卖小哥的忠告:这些店千万别吃

那个跪在路边乞讨的残疾小孩,这是你第一次读到他后来的故事

全球疫情大流行,ta们却乐开了怀

打哈欠的时候,嘴千万别张太大

第一个登上太空的生物,死在了太空

被丈夫推下悬崖674天后,孕妇现状曝光,实在没想到……
这样的“内衣模特”,一个都不该有

更多夜读,扫描二维码关注央视网
©央视网

你有过类似焦虑吗?评论区等你~

新闻

  • 点火升空!
    搭载着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 来源:新华社微博监制:刘洪 程淼编辑:董静雪设计:王晨曦校对:贵婷
    新华网
  • 这篇长文,把[山]说透了!
    春天是登山的好时节人与山相遇总有放飞心灵的畅快总有抑制不住的雀跃仰山有胸襟开阔之感爬山有超越自我之趣游山有揽胜探奇之乐听山有曼妙合奏之致倘暂坐山中静看天上云卷云舒你会忘却光阴体验物我两相忘之逍遥若...
    新华网
  • 谁超盘中餐,最高罚1万!
    4月2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弘扬传统美德、保障粮食安全,防止食品浪费从此有法可依!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最高罚1万。▼关注央...
    央视网
  • “最近想出趟远门,谁来送我?”
    没看过瘾?大片来了!124秒天和核心舱官方宣传片正式发布!致敬中国航天!致敬中国航天人!新闻多看点点火升空!
    新华网
  • 习近平致电祝贺!
    4月29日11时23分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任务取得成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致贺电,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向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并...
    新华网
  • 197件被偷的女性内衣,成了艺术作品?
    人们经常谈起“艺术”这个词,艺术的门类极其多,绘画、建筑、音乐、文学……歌剧、话本、呼麦、花腔……雅俗齐赏、令人神往。艺术经常给人带来欢乐,眉头展了有时也将悲剧娓娓道来,愤懑解了偶尔还以荒诞不羁展...
    央视网
  • [8点见]广西北流幼儿园持刀伤人案已造成2人死亡16人受伤
    聚焦5月1日起我国调整部分钢铁产品关税。广西北流一男子闯入幼儿园持刀伤人,已造成2人死亡16人受伤,教育部紧急部署各地全面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国家电影局:坚决整治“XX分钟看电影”等短视频侵权盗版...
    央视网
  • 恭喜我兔喜提新房一套!
    【天和!中(zhóng)!】【祝贺我兔喜提太空飞屋】我兔喜提太空房产,宇宙学区、银河园景、三室两厅、天作之和!(视频海报)【是的!未来正在加速而来!】展开想象,扬帆起航!关于咱中国人的太空之行,你的期...
    央视网
  • 一半的孩子在学钢琴,谁在制造艺术焦虑?
    花儿街参考(ID:zaraghost) | 来源和硕 | 作者孟夏 | 编辑中国有多少孩子学钢琴?现状是这样的——“孩子班上40人,学钢琴的占一半,登台表演要摇号”。 作为一个从小学了十年钢琴,目前拥有一个5岁女娃的宝妈...
    央视网
  • 21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4起严重损害营商环境典型问题
    今天,截至22时,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21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4起严重损害营商环境典型问题。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广西通报4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钦州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一级巡...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发射任务成功,中国空间站建设“开局之战”四大看点
     《记者现场直击天和发射升空》(视频制作 | 叶源昊 柴雅欣)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柴雅欣 自海南文昌报道 4月29日11时23分,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任务取得成功。  我国载人...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熟蛋孵小鸡”论文作者道歉:系代写
    27日晚,熟蛋返生孵小鸡论文作者——郑州市春霖职业培训学校校长郭某主动联系了记者,她表示:论文系朋友代写,要为她的草率向公众道歉。采访中,郭某表示,这篇发表于2020年6月的论文并不是由她自己亲自完成,...
    新华网
  • [解局]又搞出一项对华法案,这些美国政客太low
    最近,美国又搞出了一项重磅“对华战略竞争法案”。该法案长达280多页。美国参议院号称,“将动员美国所有战略、经济及外交工具抗衡中国日益崛起的全球力量”“法案代表了前所未有的两党合作”。国际分析人士也...
    侠客岛
  • [8点见]“熟鸡蛋返生”论文作者道歉!
    聚焦致敬,奋斗者!全国2891个集体和个人获五一劳动表彰。 肿瘤患者福音!我国医院配备抗肿瘤谈判药物数量增加15%。 多地整治楼市乱象:严打投机炒房,防止房地产市场过度金融化。 2025年全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拟...
    央视网
  • 痛心!广西北流幼儿园发生持刀伤人事件,18人受伤
    记者28日从广西北流市委宣传部获悉,28日14时许,北流市新丰镇健乐幼儿园发生一起持刀伤人事件。经初步核实,案件造成18人受伤,其中有16名幼儿、2名教师,2名幼儿伤势较重。伤者已全部送往医院救治。目前,公安...
    新华网
<< 21 22 23 24 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