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涨价潮一波比一波猛,人民币要升值了?
- 来源:华尔街前沿
这一轮大涨价中,涨得最凶猛的产品居然是纸!
而且一波紧似一波。
包装纸行业龙头“玖龙纸业”在5月17日继续涨价。难以相信,一周时间,这家纸企接连将原纸价格上调了三次。
考虑到快递等行业和中国人的密切关系,现在就看什么时候普通人才能感到切肤之痛了,但“涨”肯定是板上钉钉的。
在来势汹汹的商品涨价潮面前,中国又会如何应对?
就在今天,离岸和在岸人民币双双涨破6.4的关口,创下了三年来高点,中国真的要用升值来抵抗大宗涨价了吗?
中国中小制造商的出路,究竟在哪里?
这段时间内,纸张市场飞出了一封又一封的涨价函。
央视新闻报道,最近几天多地纸张又开始涨价了。
其中文化用纸、包装纸普遍涨价200/吨,而白卡纸如今已经达到1000/吨。
早在今年4月份,四大生活用纸巨头(金红叶、恒安国际、维达国际、中顺洁柔)纷纷发布涨价函。而12月以来陕西、河北、陕西、浙江等地区的生活用纸企业已普遍上调200/吨。
纸张涨价,股市兴奋,造纸板块多股涨停,各大纸厂的财务表现也不负众望。
根据披露的今年一季度财报,晨鸣纸业净利润11.79亿,同比增长481.42%;太阳纸业净利润11.08亿,同比增长106.71%,这是相当出彩的的成绩。
然而,与纸厂利润大增格格不入的是各大造纸厂的停产。
“造纸厂停产”一度冲上热搜——
3月底,上东太阳集团表示,将在4月份对工业用纸和铜板纸纸机进行优化调整;
4月底,山东华泰纸业发布通知称将在5月上旬对铜板纸机停产维保;
晨鸣纸业宣布在5月中上旬对文化纸机台停机检修10天。
为什么龙头纸企尽享经济利益,而造纸厂却屡屡停产?
全国工商联纸业商会秘书长张慎金给出了回答,“停机的原因是受纸浆原料价格上涨,造成浆价和纸价的倒挂,这样有些纸厂没有办法就要停机了。”
换句话说,原材料太贵,价格甚至比最后生产纸张的售价还高,根本无利可图。
国内这一轮价格的失控,主要来源于国际纸浆的大涨。
自去年7月以来,全球木浆价格平均上调400美金/吨(折合人民币2574/吨)。
而中国是进口刚需大国,只能被动接受涨价。作为全球第一大纸浆进口国,去年中国进口木浆达3064万吨,占去年木浆总消耗量的72.8%。
除此以外,环保政策也是一个原因。
据红星资本局,随着《关于全面禁止进口固体废物有关事项的公告》正式施行,纸企的废纸进口配额同时清零,于是,国内废纸回收价格也在同步上涨。目前国内有巨大的废纸缺口,哪怕目前废纸回收率已经达到90%,超过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
有人说,造纸厂也一起涨价不就好了?
一张白纸要出现在消费者面前,需要纸浆把原料供应到造纸厂和纸板厂,而造纸厂生产白纸、纸板厂生产包装纸,最后组合卖给下游。
这一系列比较繁琐的程序下来,涨价压力无法及时传递给消费者,中游的加工厂竞争激烈,下游客户并不一定要买账,最后遭殃的还是造纸厂。
但下游也不是没压力的。
某包装纸厂对媒体说,“客户那边压力也很大,复印纸从原来的5000多涨到7000多,一吨涨了2000,客户卖不动。”
某打印店老板在媒体报道中表示,白卡纸原来是6500/吨,现在是13000到14000/吨,纸价连续上涨,印刷价格却保持不变,压缩掉的便是这些打印店的利润,现在利润点已经降低了近30%。
最终,会不会涨到消费者头上来?
目前大型超市生活用纸价格仍维持着相对稳定。
盒马非食品采购管理专家张广平认为,因为连锁超市有很多生活用纸的库存,还跟厂家签订的都是长期供货协议,所以,短期内应该不会出现生活用纸价格上涨的情况。
但大家用脚指头想想都知道,消费终端不涨价的局面不可能长期维持。
纸张涨价只是全球超级涨价潮的一个缩影罢了。
除去用纸,家电业所需要的原材料价格也在大幅上涨。
铜的价格从3.8万元/吨涨到6.8万元/吨,一吨硅钢从4000元涨到8000多元,而铝则从去年最低价1.1万元/吨最高涨到了1.8万元。
在原材料的涨价紧逼下,奥克斯、志高、美的等家电企业已纷纷发出涨价通知,甚至一些产业涨价已达到了15%,而随着旺季的到来,家电产品预计会引来新的一波涨价潮,来抵消原材料价格的上涨。
相似的通胀也出现在铝型材加工企业。
铝价从去年最低价1.1万元/吨飙升到1.8元/吨,直接逼退了大量顾客。据一名铝型材龙头加工企业负责人表示,由于这次涨价,订单减少了近30%。
最后压榨的只能是制造厂商的利益。如上述龙头企业,去年销售增长15.5%,而利润却只增长1.7%,大笔的钱付诸于这场原材料上涨的泡沫之中。
根据《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广州的调查,目前广东制造业企业在成本上涨和需求减少的困境下均不好过,而如果这一状况持续下去,只会导致行业之间的恶性竞争,最后结果只会是中小厂商的关门倒闭。
而原材料的价格涨幅也终将往下蔓延,最后付出代价的便是终端,从而引发整体通胀。
有人开始吹风,用人民币升值来抵御大宗商品的涨价。
最近关于用人民币升值来对抗大宗商品涨价的讨论突然间变多,上周三有媒体报道了央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在4月份莫干山会议的一段发言,他说:
“人民币国际化条件下,我们管不了人民币汇率,央行最终要放弃汇率目标……人民币在中长期内将持续对美元升值。”
紧接着,上周五央行上海总部调查研究部主任也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在《中国金融》的某众号上,他建议要增强汇率弹性,人民币适当升值,抵御输入性效应。但文章目前已经删除。
然而,这可能是央行内部出现不同声音。
上周末,副行长在答记者问的时候正式表态:未来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成为常态,将注重预期引导。这和上周的金融委会议的论调是保持一致的,就是要保持币值稳定,重点还谈到了预期引导。
由此,我们看出,高层目前更看重币值稳定,不会随意破坏这种预期。
人民币升值来对抗大宗涨价,很大可能是弊大于利。
人民币保持长期持续升值,那么一堆出口中小企业基本不用干活了。出口企业的贡献有多大?大家想想,疫情中是谁先恢复过来,是出口啊。现在中国内需并没有强大到不需要外需,而且出口还养活了一大批工人,怎么可能放弃他们。
另外,一旦人民币升值引发大量的国际热钱流入,这些钱进来要兑换成人民币,央行就得被迫投放更多的基础货币,到时候通胀压力更大,催生更大的资产泡沫。
因此,稳定币值预期,也是稳定通胀预期。
不过,汹涌火热的大宗商品涨价潮,还是引发了高层的担忧。
近2个月高层至少在6次会议上提及了大宗商品涨价问题,五大部门还重点约谈了大宗商品企业,调控的警告信号不言而明。
5月24日高层在宁波考察期间,做了两件事,也是和大宗商品有关。
一是第一站就去了宁波舟山港,在码头听取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势汇报。强调了浙江不仅要做小商品集散地,还要做大宗商品战略中转基地。
二是和与十几家制造业企业家“站谈”,仔细了解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下游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研究分析对策。
抵御输入性通胀,将考验决策层的智慧。
制造业出路到底在哪里?
除了政策应对,中小制造商也在寻找出路。
有一些无奈破产了,而有一些则选择了外迁,比如造纸行业。
为了填补国内巨大的废纸空缺,目前国内一些造纸龙头企业尝试在海外林木资源丰富的国家布局产能——
玖龙纸业在美国收购了两处纸厂和浆厂,并在越南建造160万吨的造纸产能;
山鹰纸业收购或控股了瑞典、挪威等国多家浆纸厂;
太阳纸业在老挝新建纸厂浆厂,还布局了10万公顷的浆林项目,已确保原料供应;
……
向东南亚远迁造纸厂并不是什么新概念,国内林木资源十分匮乏,更别说国内严格的立法限制砍伐活动。早在2011年,据路透社表示,中国就成了世上砍伐率最低的国家。
相比之下,国外丰富的原材料很好地满足了造纸的需求。相比中国的情况,东南亚的林业资源相当发达,且绝大部分都是宜林地区。其森林覆盖率是我国的两倍,人均森林面积更是十倍于中国。
另一个可能原因是造纸业对于国内环保政策的响应。
《“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国家提出要加快化工、造纸等重点行业企业改造升级,完善绿色制造体系。
而造纸业产生工业污水、废弃污染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相较而言,产能转移确实听起来是一个更为稳妥的选择。
在碳中和+大宗商品狂飙猛进的大势之下,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三高产业”也在面临艰难抉择,要么高成本就地升级,要么只能外迁。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智谷趋势(ID:zgtrend)微信公众号。《智谷趋势》:它为一个中产阶级的资本觉醒服务,帮助更多人获得财富。据悉,帝都深处的人也会在睡前打开这个号。高层会议、宏观经济、城市脉络、政策变动……这里有最真实的中国,有许多人难以察觉到的趋势信号。
财经
-
-
- 4月份我国经济发展有何亮点?税收大数据有话说
- 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宏观政策科学精准实施,支撑经济稳步恢复的积极因素继续增多。4月份,我国经济发展有何亮点?作为观察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窗口,时...
- 光明日报
-
-
-
- 证监会最新政策重点来了!李超阐述下一步工作重心:保持IPO再融资常态化,加强资本
- 权威、深度、实用的财经资讯都在这里 资料图 史丽摄证监会副主席李超表示,当前,我国资本市场正在发生日益深刻的结构性变化,市场预期向好,市场功能得到进一步发挥,高质量发展取得良好开局。下一步,证监会...
- 上海证券报
-
-
-
- 证监会副主席赵争平:不断强化数字科技对资本市场的有效支撑
- 29May文 | 昌校宇5月28日,上交所成功举办首次全行业技术大会。大会以“数字赋能,守正创新”为主题,通过搭建高层次行业技术交流平台,全面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有效对接落实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
- 证券日报之声
-
-
-
- 散户又胜了?华尔街大空头爆亏509亿,AMC院线爆涨1132%,逼空大战一触即发
- 华尔街“逼空大战2.0”,再度上演。美国散户与做空机构的对决再次上演,本周5个交易日,AMC院线(AMC)股价最高狂飙超116%,2021年以来的累计涨幅更是达惊人的1132%。而在背后推波助澜的或许仍是美股散户,5月以来...
- 券商中国
-
-
-
- 6万亿美元!拜登抛出二战后最大预算方案,美股暂时冷静,这个品种却意外上涨
- 权威、深度、实用的财经资讯都在这里当地时间28日,美国总统拜登祭出总额高达6万亿美元的2022财年预算,并详细阐述了拟大幅增加联邦开支的细节。该方案计划在基础设施、教育和其他项目上大手笔投入。在金融市场...
- 上海证券报
-
-
-
- [大唐早读]工业企业利润延续较快恢复态势
- 1唐·昨日最工业企业利润延续较快恢复态势 国家统计局发布了1-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数据。受上年同期基数逐步抬高影响,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57.0%,增速较3月份回落35.3个百分点,两年...
- 大唐财富智库
-
-
-
- 拟募资150亿!泰国首富家族正式冲击A股IPO(附最新IPO排队名单)
- A股5月单月100%的IPO过会率被打破~本周,泰国首富家族即将登陆A股的消息备受市场关注。5月27日,正大股份预披露招股书,计划冲击主板IPO,拟募资150亿元。正大股份此次IPO由中信证券、摩根大通、汇丰前海一同保...
- 全景财经
-
-
-
- 一周研读|2021年下半年投资策略陆续出炉
- 2021.5.23—2021.5.28一周研读2021年下半年投资策略陆续出炉本期关键词2021年下半年投资策略聚焦成长制造探索Z世代投资机遇引领行业,创造价值2021年下半年投资策略中信证券2021年下半年策略会将于6月1日-6月4日...
- 中信证券研究
-
-
-
- 新增12种强制摘牌情形!新三板终止挂牌新规发布实施,全国股转公司:建立常态化、市
- 5月28日晚,全国股转公司发布28日晚间发布发布《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股票终止挂牌实施细则》(下称《细则》),以及配套修改后的《挂牌公司申请股票终止挂牌及撤回终止挂牌业务指南》,自发布起实施...
- 新三板论坛
-
-
-
- 敏感期内套现1.12亿元,罚款4200多万!人在公安局,已被逮捕
- 权威、深度、实用的财经资讯都在这里在终止重组的内幕敏感期内,上市公司实控人的一单减持,惹来了一张“没一罚一”4200多万元的巨额罚单。卓翼科技5月27日晚披露,公司原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夏传武收到行政处...
- 上海证券报
-
-
-
- 成交低迷、近7成下跌 A股小票生态全纪录
-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张斌 实习记者 贺南伊 曾几何时,炒小、炒差、炒壳的炒作风靡一时,现如今《你们30亿市值都不到,我们接待不了》一文刷屏财经圈,背后折射出随着注册制改革、退市常态化等政策持续推进,A股市...
- 经济观察报
-
-
-
- 国泰君安董事长贺青:将提升五方面关键能力 打造一流绿色现代投资银行
- 经济观察网 记者 黄一帆 5月28日,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601211.SH)(下称国泰君安)联合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在上海召开“绿色金融 低碳未来”主题论坛。据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董事长周小...
- 经济观察报
-
-
-
- VC/PE如何坚守价值投资
- VC、PE投资要避免阶段性出现的资本市场泡沫,越是泡沫大的时期,越要保持相对的冷静判断,要以产业赛道的思维,不忘初心。报道 | 投资界PEdaily由清科创业、投资界联合主办的第十五届中国基金合伙人峰会在珠海隆...
- 清科研究
-
-
-
- 11份计划落地背后:科创板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成必需品
-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张斌 5月28日,佳华科技(688051.SH)召开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并通过《关于公司<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及其摘要的议案》(以下简称“《激励计划(草案)》”)。同日,佳华科...
- 经济观察报
-
-
-
- 中金:不宜将汇率当政策工具
- 美元指数的走弱是近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的大背景,而国内资产对海外投资者吸引力上升亦导致北上资金加速流入,加快了人民币升值的步伐。展望未来,从技术层面来看,近期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较满,发生逆转...
- 中金点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