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彻底引爆!深圳千亿P2P平台爆雷,已被立案侦查!欠债超100亿,创始人曾是放牛娃
- 来源:券商中国
规模千亿元级别的P2P平台小牛资本集团被深圳警方正式立案侦查。
1月13日,深圳南山公安分局发布通报称,小牛资本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小牛资本”)涉嫌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为保护投资人权益,惩治犯罪,深圳南山警方于2021年1月8日依法对小牛资本(“小牛在线”“小牛私募”平台)立案侦查。
通报显示,经全面收集证据,1月13日,深圳南山警方对小牛资本涉案嫌疑人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小牛资本官网介绍,该公司成立于2012年,旗下平台包括小牛普惠、小牛在线、小牛新财富、小牛投资和牛鼎丰科技;涉及普惠金融、财富管理和投资管理业务。
2013年6月,小牛在线平台上线运营。截至目前,累计成交金额1171.74亿元,累计出借1578.31万笔,累计注册人数608.15万,累计出借人数85.94万。
2020年5月9日,小牛在线在其官网发布《平台网贷业务良性退出公告》,称自公告发布之日起,平台将停止发布任何新标及停止计息,并关闭出借人开户、充值、投标等功能;同时,自公告发布之日起,暂缓兑付,待兑付方案经全体出借人公开投票表决通过以后,按照兑付方案启动兑付工作。
在公告中,小牛资本解释称,近两年网贷行业经营环境恶化,出借人投资风险及平台经营风险增大,疫情极大增加了未来的不确定性,各大网贷平台陆续退出,小牛在线决定退出网贷行业,逐步结清存量网贷业务。小牛在线承诺,良性退出期间,平台股东及高管“不跑路、不失联、不撤资”。
同年5月11日,深圳警方在官方微博发文称将督导风险处置。要求小牛在线一定严格按照监管要求、落实清退主体责任,加强与出借人的有效沟通,保障出借人合法权益。要求还提到,平台全体借款人必须依约履行还款义务,以免对自身信用造成严重影响,或被追究法律甚至刑事责任。
借款数据方面,目前小牛在线官网已无法查询。不过,据券商中国记者2020年5月报道,当时小牛在线平台借款人总数为116.71万,借贷余额为104.20亿。其中,1万至5万的借款金额占比最高,达37.5%;5万至10万的借款金额占比为24.22%;10万以上的借款金额占比为22.96%;1万以下的借款金额占比为15.33%。从数据上来看,5万以上的借款占比近半。
值得注意是,其未偿本金总额不止104.2亿元。根据小牛在线于去年8月7日公布的《监委会投票结果及成立临时监委会公告》显示,截至2020年8月6日18时,已完成确权的总人数为10.03万人,代表的未偿还本金为95.73亿元,占平台未偿还本金总额的84.39%,据此推算,当时仍有113.44亿元尚未偿还。
此外,自2020年5月宣布良性退出以来,该平台已启动十期的兑付工作。7月30日,第一期共兑付5000万元,累计至今共兑付2.38亿元。据此推算,目前该平台尚未兑付的本金总额仍达111.56亿元。
平台退出半年以来,其兑付比例约2%。有网友调侃:照此速度,仅偿还所有本金都需要超20年时间。
自2020年5月小牛在线平台宣布清退公告之后,其兑付工作引起众多投资者的关心。券商中国记者从深圳政府在线官网“政民互动”一栏获悉,多位市民向政府部门询问和反映小牛在线清退存在的问题。
2020年10月28日,一位自称遭小牛在线拖欠2年未回款的投资者孙先生,向深圳地方金融监管局反映13项问题,咨询小牛在线清退工作进展。
2020年11月4日,深圳地方金融监管局作出回复,并透露将引入专业的资产管理机构(AMC),尝试运用市场化手段,优先对价值高、无重大处置障碍的资产进行处置,加快资产处置变现。
在上述回复中,深圳地方金融监管局还表示,经过与深圳市南山区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南山专班”)了解核实,南山专班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首先,对小牛在线平台实际控制人、股东、高管等核心人员进行严格管控,督促其全力推动清退工作;定期核查平台清退进展,同时监督平台资金使用情况,确保平台资金安全并用于兑付,避免资金挪用。
另外,有关公安部门打击恶意逃废债行为,严惩老赖。据南山公安通报,已对小牛在线平台7名拒不还款的借款人,以涉嫌诈骗行为立案侦办,并刑事拘留1人。
最后,成立网贷清算小组,专项督促借款人还款。同时,并加快推进网贷信息纳入征信系统进程,完善失信借款人联合惩戒机制。截至目前,小牛在线平台已完成与央行征信的系统对接,进入环境测试阶段。
官网信息显示,小牛在线是中国线上智能金融服务平台,法定代表人为彭钢,注册资本1.03亿元,实际控制人为彭铁。当前,小牛在线平台的运营方为小牛资本。
从2018年4月开始,小牛在线被曝出部分投资人取现困难,当年多个网贷平台深陷爆雷潮。启信宝显示,小牛在线的裁判文书记录达3113条,大量集中在2018年,其中案由为“民间借贷纠纷”的比例高达36%,不过小牛在线的主要身份为“申请人”。
但小牛在线最终平稳度过,在业内看来,从草根出生到做到千亿级规模,“这与幕后关键人物彭铁脱不开关系。”
天眼查显示,小牛资本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彭钢,在150家公司担任高管,在20家公司担任股东,在32家公司担任法人,大多是小牛系的公司,但他拥有实际控制权的公司只有14家。
更值得关注的是,小牛资本实控人彭铁,与彭钢系亲属兄弟,这也让小牛资本蒙有了家族企业色彩。彭铁以小牛资本管理集团为中心,覆盖了为数众多的资产投资公司,天眼查显示,他掌握着206家公司的实际控制权,在85家公司担任股东,其中直接持有小牛资本管理集团93.6%股权。
据《邵阳日报》此前一篇题为《从放牛娃到小牛资本董事长》的报道,彭铁1976年出生于邵阳大祥区,是家中六姊妹中老幺,因为从小健壮如牛,父亲给他取了一个小名“牛牛”。据父亲回忆,牛牛六七岁时开始上山放牛,不仅看牛扎实,读书也扎实,五岁上小学,成绩一直数一数二。14岁考上邵阳师范,17岁毕业后就当上了当时邵阳市郊区资枣小学的校长。
公开资料显示,彭铁1976年出生于湖南邵阳乡村,先后就读于邵阳师范、湖南大学,中山大学,还曾在北京大学EMBA学习,曾担任过香港上市公司佳兆业金融投资有限公司总裁,曾参与创办了网贷平台人人聚财,负责风控方面的业务,之后离开并于2012年成立小牛资本。
2020年11月6日,银保监会首席律师刘福寿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互联网金融风险形势根本好转,全国实际运营P2P网贷机构已压降到目前的3家,借贷规模及参与人数连续28个月下降。不到一个月内,刘福寿再次宣布:互联网金融风险大幅压降,全国实际运营的P2P网贷机构由高峰时期的约5000家,我们逐渐压降,到今年11月中旬完全归零。”
2020年12月8日,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2020年新加坡金融科技节上演讲时再度表示,到11月中旬,实际运营的P2P网贷机构已经全部归零。
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始于2016年,网贷作为重点整治领域之一,监管部门曾拟对其采用备案制管理。直至2018年末,《关于做好网贷机构分类处置和风险防范工作的意见》(整治办函〔2018〕175号)下发,提出网贷机构“能退尽退,应关尽关”。彼时在业内看来,该文也为网贷行业指出了转型的可能方向——获取网络小贷或消费金融公司业务许可资质,成为助贷平台方。
然而,一边是持续数年的行业备案仍然希望渺茫,一边是监管“清退信号”已日益明确。券商中国记者据公开信息不完全统计,从2019年10月16日至2020年12月,至少有19个省市公开宣告全面取缔P2P业务,其中数十个省份披露了清零通告。华东一家在美上市金融科技平台资深从业人士估算,只有1%的平台清零网贷业务并完成了转型,“只有少量平台依靠股东强大实力才能生存。”
券商中国是证券市场权威媒体《证券时报》旗下新媒体,券商中国对该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财经
-
-
- 四部门联合发布工作规程 完善金融机构债委会制度 支持联合打击逃废金融债务
- 为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完善市场主体退出制度,维护金融机构债权人合法权益,银保监会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证监会制定了《关于印发金融机构债权人委员会工作规程的通知》(下称《工作规程》...
- 上海证券报
-
-
-
- 刘煜辉:军工、必选消费、新能源价格很高了,但可能更高|问策
- “我们今天面对的牛市是一个新生儿,是与之前完全不同的。”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教授刘煜辉在华尔街见闻高端对话节目《问策》中坚定地说,2019年已经开始长期牛市,并且还会继续下去。最近军工、必选消费品、新能源...
- 投资作业本
-
-
-
- 百亿爆款基金,子弹会打向何方?
- 权威、深度、实用的财经资讯都在这里据悉,私募大佬杨东掌舵的宁泉资产近期在兴业银行私人银行渠道发行新产品,已经卖到了100亿元的募集上限,该产品封闭期为2年。尽管杨东判断“今年的市场比较复杂”,但其新产...
- 上海证券报
-
-
-
- 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今日举行 嘉宾共话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
-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王红)第二十五届(2021年度)中国资本市场论坛1月16日举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尚福林、中国证监会副主席阎庆民等重磅嘉宾齐聚...
- 上海证券报
-
-
-
- 最高法最新批复:小贷、担保、融资租赁公司、典当行等七类机构不适用民间借贷解释
-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 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新民间借贷司法解释适用范围问题的批复》已于2020年11月9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15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20...
- 山东高法
-
-
-
- 一周研读|从景气上行到利润改善,市场将重回慢涨
- 一周研读从景气上行到利润改善,市场将重回慢涨-(2021.1.10—2021.1.15)-本期关键词从景气上行到利润改善市场将重回慢涨蔚来汽车从景气上行到利润改善经济恢复向好趋势延续,局部疫情风险也不容忽视,目前各行...
- 中信证券研究
-
-
-
- 重磅!交易制度要改?可转债暴涨暴跌引证监会关注,交易所将完善规则
- “债中茅台”不断刷新了市场对于转债价格上限的想象力,英科转债本周突破3000元大关,引发市场高度关注,A股的“二八分化”现象延续到了可转债市场。 针对个别可转债出现了暴涨暴跌的现象,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高莉...
- 证券时报网
-
-
-
- 资金加速流入A股市场 A股成交额连续10日突破万亿元 四路资金辗转腾挪争夺市场风
- 16JAN文 | 赵子强 张颖 吴珊任世碧 楚丽君图 | 包图网在政策的呵护和改革的推动下,A股以强大的信心和韧劲稳健前行。2021年以来,A股连续逼空后逐渐出现震荡盘整走势,但两市成交额连续10个交易日突破万亿元,市...
- 证券日报之声
-
-
-
- 证监会对南极电商实施重点监控 证券交易所将根据可转债管理办法修改完善相关交易规则
-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高莉昨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就近期资本市场的热点事件作出回应。她表示,证监会注意到南极电商股价近期大幅波动,也注意到市场对其可能涉嫌财务造假的质疑,证监会已将公司股票交易纳入重...
- 上海证券报
-
-
-
- 北向资金连续8个交易日净买入 月内累计净买入额超370亿元
- 本报记者 赵子强 见习记者 楚丽君 进入2021年以来,随着A股市场交易的活跃,北向资金也加速流入A股市场。1月15日,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8.01亿元,为连续第8个交易日净买入,今年以来,北向资金月...
- 证券日报之声
-
-
-
- 对话券商首席:短期波动是机会不是风险!2021年策略是淡化指数、强化制造
- 本周以来,“抱团股”出现大幅调整,松动端倪初现,关于“抱团现象”的讨论日趋激烈。1月15日,证券时报特邀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玉龙做客时报会客厅,为投资者解析12月金融数据,解读2021年投资机会。...
- 证券时报网
-
-
-
- 重点来了!央行副行长陈雨露最新解读,这几个数据透露关键信号
- 要点①2020年主要金融指标运行符合预期 “十四五”开局稳字当头◆ 2020年,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都造成严重冲击。面对国内外复杂局面,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人民银...
- 金融时报
-
-
-
- [大唐早读]注册制下A股IPO已有“千企申报”
- 1唐·昨日最注册制下A股IPO已有“千企申报” 自去年6月22日创业板注册制开始受理首批企业以来,截至1月14日,注册制维度下的A股IPO已有“千企申报”。其中,创业板仅用时半年多,就累计受理543家企业的首发申请...
- 大唐财富智库
-
-
-
- 央行重申:2021年货币“不急转弯”
- 央行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1月15日开展5000亿元MLF(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含对1月15日MLF到期和1月25日TMLF到期的续做)和20亿元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分别为2.95%、2.20%。此次操作的5000亿元M...
- Wind资讯
-
-
-
- “限贷令”之后农行、建行、中行齐发 RMBS的春天到了?
- 经济观察报 记者 胡艳明 在史上最严“限贷令”出台后,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RMBS)会是银行应对房贷集中管理制的策略吗?近期,中国农业银行的“21农盈汇寓”RMBS开始发行,总规模200.15亿元,成为目前市...
- 经济观察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