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客微文大全00ke.net

  • 震惊!14岁男孩当场怒杀爷爷,只因这件事!很多孩子经常做!真相比病毒可怕100倍
  • 来源:嘟嘟医生

  

作者 | 席席老师
来源 | 习伴(ID: xiban2020)


近日,14岁男孩因手机被夺将爷爷杀害的新闻冲上热搜。


事情发生在江西南昌安义县。


当时爷爷叫孙子吃饭,但孙子只顾玩手机,爷爷便将孙子手机抢走,没想到这一举动激怒了孙子,孙子就将爷爷杀害。毋庸置疑,这位年满14岁的行凶者,应负刑事责任。  


▲ 来源于腾讯视频
 
▲ 图片来源于封面新闻 


事发后,男孩的父母亲从外地赶回老家,父亲说,自己异常自责:“孩子已经完全陷进了游戏的世界里,是我没有教育好。” 


他说,自己也曾尝试没收孩子手机,当时场面也是极为激烈——两人差点为此大打出手。后来,他还曾劝说自己父亲,不要太管孩子玩手机这事,也是怕有不测。 


然而,悲剧还是发生了。


爷爷被杀,孙子被捕,剩下来的是支离破碎的家庭,和伤心欲绝的心。




1


手机事件频上热搜,是时候敲醒警钟!


孩子沉迷玩手机,让很多父母束手无策,百般折磨,这样的新闻早已屡见不鲜。 


2020年11月,一起“孩童赌气离家,民警深夜护送”的新闻,令人唏嘘不已。 


图中戴着帽子的小男孩,只因在家打游戏被母亲责骂,便深夜跑出家门,睡到商店门口。还好民警及时安抚与教育,并将孩子送回家。要是遇到居心不良的路人,这个小男孩将会怎样?细思极恐。 


▲图片来源于微博视频 


前段时间,网上流传的一张照片惹众怒: 


为了劝任性的孩子上学,一位妈妈跪在儿子面前,儿子却坐在椅子上,悠闲地翘着脚,目不转睛玩着手机,一点儿都不顾及妈妈的颜面与情绪。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更让人气愤的是,孩子不仅不理妈妈,还拍照发朋友圈,配文:“开心每一天”。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言语之间,尽显嘚瑟,仿佛还在炫耀自己多有本事,能让大人如此跪地服软!


无独有偶,孩子因玩手机几近“走火入魔”,甚至连亲妈也成“仇家”。 


之前,广州一个10岁左右的男孩,因为妈妈不让他玩手机,瞬间急了,一边怒吼,一边发疯一般,连续飞踹了妈妈5脚!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孩子10岁了啊,照说应该知道母亲的拳拳爱子之心了。又怎么忍心在大庭广众之下,采用如此粗暴无礼的方式对待生养自己的人呢? 


假如再这样发展下去,难以想象,到了二三十岁,他会变成什么样。 


是时候敲响警钟了! 


我们真的应该好好想想——在经济物质水平高速发展的今天,“手机事件”层出不穷,我们的家庭教育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2


屏幕上瘾的危害,不容忽视!


近年来,手机对我们的生活影响越来越大,屏幕上瘾的人越来越多。


纽约大学心理学家 Adam Alter 做过一项统计,他收集了2007年、2015年和 2017年三个时间点的工作日的时间花费。可以看出,我们每天大约花 7.5~8个小时睡觉,8~9个小时工作,生存活动(如吃饭、洗澡、上厕所、照看孩子)大约花费 3 个小时。


剩下的就是我们的私人时间,本就所剩无几的私人时间,更因过度使用手机而被填满。 


▲图片来源于Adam Alter的TED演讲


不光大人们离不开手机,孩子更是无法阻挡电子产品的诱惑。地铁上、公交上、马路边,很多孩子低着头、专注玩手机游戏或者刷短视频。随之而来的,是各种身心健康问题。 


电子产品,究竟是如何毁掉孩子的呢? 


英国华威大学的杰勒德·凯都博士发出警告:手机辐射会破坏孩子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从而引起记忆力衰退、头痛、睡眠不好等一系列问题。 


最近美国官方的一项科学研究发现:长期盯着屏幕会影响孩子的大脑。只要每天看手机时间超过2小时,孩子的思考和语言学习能力就会比同龄人低。 


▲图片来源于华闻周刊


世界癌症基金会最新报告显示,儿童长时间盯着手机等电子屏幕不仅容易近视,甚至还可能患上肝癌等12种常见癌症。 


▲图片来源于梨视频


不久之前,美国一位心理学家公布了自己长达十年的研究结果,十分令人震惊。


这位科学家在10年前从全国各地的中下阶层的家庭中选取了100名孩子,将他们分成了两组:50名是接触不到手机的孩子,50名是对手机痴迷的孩子。然后对他们进行跟踪调查。10年后,调查结果是这样的:


50位痴迷手机的孩子只有2位考上大学。


另外50名不玩手机的孩子几乎全部考入大学,只有三名孩子高中毕业后选择在家帮工。这些考入大学的孩子们,有16位获得了学校的全额奖学金。


由此可见,沉迷电子屏幕的危害真是不容小觑——不仅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还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学习态度和热情。




3



预防屏幕上瘾,沟通、规则、陪伴、榜样,一个都不能少!


想要预防孩子屏幕上瘾,作为父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第一,向孩子发送“我——信息”,描述你的真实感受。 


儿童心理学家吉诺特博士在《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一书中,谈到与孩子实现真正有效沟通的一些方法,并指出——


“在许多家庭中,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激烈争吵有一个规律的、可预见的顺序。孩子做错了什么事,或者说错了什么话,父母对此作出无礼、侮辱的反应。孩子则以更糟糕的言行来回答,父母再反击,高声恐吓,或者暴力处罚。” 


面对孩子玩手机上瘾,作为父母不可粗暴干涉,直接抢夺手机。因为,在孩子看来,抢手机的行为无异于父母在控制自己或“宣战”,孩子很容易心生愤恨与报复情绪。


本文开头的案例中,尽管爷爷也是一番好意叫孙子吃饭,但表达方式却有些极端——抢手机+辱骂,这样的沟通方式确实不妥。 


那该怎么做呢?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托马斯.戈登建议父母这样跟孩子沟通:向孩子发送“我——信息”。 


戈登博士指出,如果父母传递出包含以下三部分的“我——信息”,孩子会更有可能改变他们的不被接纳的行为: 


▲整理自《P.E.T.父母效能训练》


比如:“当你玩手机,玩得停不下来,没法按时完成作业,没有时间练钢琴的时候,我真的很担心你的学习和爱好,而且无法专心工作。” 


这样的描述,孩子更容易听得进去,孩子也会知道,他们玩手机的行为为什么会变成一个问题。一旦孩子明白,自己的行为对父母造成了不便,他们也会更愿意去改变自己的行为。 


第二,跟孩子一起制定玩手机的规则,合理有度地使用时机。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


6-8岁的孩子便进入到他律阶段即权威阶段,开始接受外部规则;

12-14岁的孩子开始发展为在权威关系中争取平等和互惠,并在这些规则中不断思考、探究、推理,建立内部认知和身份认同。 


在孩子玩手机这件事上,越早开始跟孩子一起制定规则越好。 


马春树博士曾给出过这样的规则清单:


1、30分钟结束时,手机需要交回家长管理;

2、如果孩子因为收手机发脾气和拒绝正常学习,孩子就失去第二天玩手机的权利(红牌罚下);

3、在提前5分钟闹表会提示时间,如果到时间因为一局没有完成,或者游戏需要达到可以保存的程度需要延长时间,延长的时间会在第二天的游戏时间当中扣除;

4、如果孩子偷拿手机玩游戏,则取消一周玩手机的权利(禁赛一周);

5、规则有一个试用期限,比如一个月,在一个月内不能进行任何调整,除非到期,才可以进行再次开会讨论;

6、讨论过的规则使用期限为半年,半年内不能修改。


值得注意的是——在执行规则时,父母只需简单执行彼此已经都同意的规则,避免各种说教,比如:讲各种手机的危害和自觉性的重要性等等。过度讲道理只会激怒孩子,对于管理手机并没有好处。 


第三,父母要多多陪伴孩子,让孩子生活在爱与温暖中。 


心理学家亚当.奥特(Adam Alter)在演讲中分享了这么一段发人深省的话: 


2010年,当乔布斯发布iPad时,他将此描述为一个“非凡”的设备,“你将得到从未有过的浏览体验,比笔记本电脑好得多,比智能手机好得多。那是一种难以置信的体验。” 


数月后,当《纽约时报》的记者问他:“你的孩子一定很喜欢iPad。” 


但乔布斯的回答却把记者吓了一跳,因为乔布斯回答:“他们还没用过iPad呢。在家中,我们限制他们使用电子产品。” 


▲图片来源于Adam Alter的TED演讲


《乔布斯传》一书就写到:“乔布斯坚持每晚在厨房长桌吃晚餐,和孩子讨论书籍、历史与各种话题,没人会拿出iPad或计算机。”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在《正面管教》一书中,作者简.尼尔森建议父母安排跟孩子的特别时光——“不同家庭的特别时光的时段和时长可以根据自己情况而定。”


▲表格整理自《正面管教》


作为父母,一定要多陪伴孩子。在真实的陪伴中,让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孩子才能够真切地觉得自己是被爱的,并且觉得自己是有能力的。 


第四,要以身作则,合理使用手机,做孩子的榜样。 


去年10月,一个十多岁的男孩被父母落在服务区,找不到父母的孩子只得向服务区执法人员求助。这般粗心大意是为何?原来是在服务区休息时,父母只顾着玩手机,以为孩子已经上车了,于是启动车子离去。最终,孩子被执法人员送到父母身边。


真不知这位男孩当时心里是什么滋味。


▲截图来源于扬子晚报微博视频


生活中,很多父母因太爱玩手机,忽视了孩子,以至于孩子写作文的时候,都会写出这样惹人心疼的句子: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变成一个手机,这样,父母就能一直爱着我,关注我,不论去哪里都会带着我。”


▲截图来源于法语世界的微博视频


作为父母,在孩子面前应该尽量减少与手机接触的时间。如果确实有一些事情必须通过手机处理,也要真诚地告诉孩子你是在处理工作,并且一旦处理完毕,也应该立刻放下手机。


 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多陪孩子看书、做游戏、做手工、健身等等。


如果需要通过手机自我娱乐和放松一下,也建议父母尽量在孩子睡着以后。 


一个负责的家长,绝不会成天捧着手机,那样你错过的可能不仅仅是孩子的童年,更会在孩子心里播种一些埋怨父母的种子。



中国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李玫瑾教授曾经说过这么一段发人深省的话: 


“我遇到许多无助,甚至绝望的父母,对自己长大了的孩子,说不听,骂无用,打不过……当他们无奈地向我诉说孩子的问题时,我只有一个感受:‘为时已晚‘’——他们错过了心理教育的最佳时间……” 


在孩子沉迷手机这件事上,愿每位父母都能趁早应对,智慧沟通,积极倾听,与孩子一起制定出合理的使用规则,然后坚定的去执行,做手机的小主人。


愿每一位孩子都有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成长环境。关爱孩子,引导孩子,陪伴孩子,从放下手机开始。


- END -


来源:本文系习伴(ID:xiban2020)原创。育儿不只是一项工作,更是一项自我修行。培养自觉、自信、快乐、有爱心的孩子。陪伴式成长,和孩子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习伴经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微信号:kehoubang001

育儿

1 2 3 4 5 >> 

公众号 • 嘟嘟医生

  • 嘟嘟医生微信号 : ddmmkt
  • 为-1~6岁家庭提供科学体系化的原创孕育短视频和个性化的健康知识服务,引领新一代父母孕育观念的全面升级。
  • 手机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进行订阅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