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客微文大全00ke.net

  • 论读书,这两位名人观点打架,你准备力挺谁?
  • 来源:水寒说语文

本公号为一线语文教师个人原创公众号,所有文章均为个人独立撰写,欢迎点击上方的“水寒说语文”关注。



2019年第十六期(总第302期)



于如何读书,从古代到现代,从中国到外国,论者可谓多矣,数量上用汗牛充栋来形容一点儿都不为过。

 

这众多的论述,不可能众口一词,异口同声。如果是这样,那就没有必要翻来覆去地论述,只要一个人说完,其他人都点头称是,没有再谈论的必要了。

 

可事实并不如此。在这众多的关于如何读书的论述中,有观点相近甚至相同,也有观点相左甚至完全相反。比如,下面这两位名人,他们在谈及如何读书时,观点就在打架,你准备力挺谁呢?

 

说他们是名人,那是真的有名,鼎鼎大名,不是吹出来的名声。

 

一位不仅仅小时候干过家喻户晓的“砸缸”,长大后还主编了一部和司马迁的《史记》齐名的编年体通史,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因此命名为《资治通鉴》。他就史家二司马之一的司马光。

 

另一位是诗书画三绝,当县令也颇有政声,写下了著名的诗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很多人到现在都误以为成语“胸有成竹”是源自于他,各种逸闻轶事在民间广为流传。他就是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郑燮,大家更熟知的是他的号——板桥。

 

司马光的观点是:“书不可不成诵。”郑板桥的观点是:“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这两个人的观点近乎相反,你准备挺谁?

 

如果有人立刻告诉我准备挺谁,理由一二三,那我会告诉他,他已经掉坑里了,或者至少暴露了他思维上的问题。还没详细弄清楚别人具体说什么,就准备表达自己的观点了;还只看了只言片语,就准备开喷了,这样的做法实在要不得,不仅于他人不利,于自己更为有害。

 

我们不但要关注一个人提出什么观点,还要关注这个观点在一个什么样的语境下提出的,是如何论述的。断章取义,万万不可。接下来,丰富一下具体语境,看看这两个人各自的观点都出自何处。

 

司马光的观点出自朱熹编辑的《三朝名臣言行录》,原文如下: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所谓“司马温公”,说的就是司马光,因为他死后被追封为“温国公”,故世称司马温公。

 

司马光幼年时,因为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时,别的兄弟已经会背诵,去玩耍休息了;司马光却独自放下帷幕刻苦读书,直到能够熟练地背诵才停下来。

 

这里的“下帷绝编”有必要进一步解释一下,分别用了董仲舒和孔子的典故。

 

“下帷”是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西汉的董仲舒在下帷讲学期间,能够三年不看窗外,由此下帷又进一步引申为闭门苦读。

 

“绝编”是“韦编三绝”这个成语的缩略。韦:熟牛皮;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孔子为读《周易》而多次翻断了编联竹简的牛皮带子。比喻读书勤奋。

 

司马光先天禀赋已经足够好,后天又如此努力,这样的人实在不可多得。所以才能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由于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

 

其中“用力多者收功远”这句话极为耐人寻味,用力多,不是为了马上有收获,更不是为了马上就有很多收获,而是“收功远”。这收获是在未来一点点地慢慢地涌出来,如果不懂得学习效果存在滞后性的基本道理,就难免急功近利,就难免拔苗助长,即使用力多,也不可能“收功远”。

 

前面说的是司马光之行,接下来是司马光之言。他说:“读书不能不背诵,骑马走路时,半夜睡不着觉时,吟咏读过的文章,再想想它的意思,得到的收获也就多了!”

 

在《读<论语><孟子>法》中,子程子说:“句句而求之,昼诵而味之,中夜而思之,平其心,易其气,阙其疑,则圣人之意可见矣。”

 

清代学者章学诚说“记诵,乃学问之舟车。”

 

曾国藩曾批评儿子曾纪泽读书不重记诵:“尔阅看书籍颇多,然成诵者太少,亦是一短”。

 

……

 

可见英雄所见略同。古人特别强调记诵的功夫,在这样强调记诵的情况下,“过目能诵”实在是令人羡慕的本事,但郑板桥却偏偏说,“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依然不妨看看具体语境怎么说。这个观点是郑板桥在潍县署中县令任上写给他的堂弟郑墨的一封信中提出来。这个叫郑墨的弟弟是郑板桥叔叔的独生子,小郑板桥25岁,郑板桥在给他堂弟的信中谈论了对读书的看法,全文如下: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苦之,坡洒然不倦。岂以一过即记,遂了其事乎!惟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平生书不再读,迄无佳文。


且过辄成诵,又有无所不诵之陋。即如《史记》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而《项羽本纪》中,又以巨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会为最。反覆诵观,可欣可泣,在此数段耳。若一部《史记》,篇篇都读,字字都记,岂非没分晓的钝汉!更有小说家言,各种传奇恶曲,及打油诗词,亦复寓目不忘,如破烂厨柜,臭油坏酱悉贮其中,其龌龊亦耐不得。

 

郑板桥提出“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这个观点之后,紧接着展开论述。

 

眼里看得清楚,心中匆匆而过,留在内心的并不多,看来看去根本应付不过来,就像看歌舞场中的美女,看一眼就过去了,和我又有什么相关呢?

 

宋代的陆象山也说“读书切戒在慌忙”,所谓“方寸无多”之“方寸”在古代多用来指人的内心。现在也常用乱了方寸来说内心不安定,出处是《列子·仲尼》。“吾见子之心矣:方寸之地虚矣。”

 

郑板桥打了个很生动的比方,将匆匆忙忙读书,比喻成歌舞场中看美女,匆匆一瞥,和自己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然后,郑板桥又从正面举了孔子的例子:自古以来过目成诵的人,有谁能比得上孔子呢?孔子读《周易》,翻来覆去地读,连穿《周易》竹简的皮条都断了好几次,不知道翻阅过几千几百遍了,它精微的语言,深刻的道理,越探索越明白,越钻研越深入,越是深入进去就越不知道它的尽头在哪里。

 

这里再次用到了韦编三绝这个典故。而且反复强调经典的常读常新,常读常深,钻研越深,越看到其中的趣味。正所谓“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然而,这个说法虽然是真理,但也是一个悖论。对真正反复诵读经典,能知个中三昧者,这道理不讲他自己也能体会到;而对于没有过此种经历的人,则听了也无非只是停留在字面意思上,他不可能有更深入的感觉,所谓说了也白说。当然,换一个角度来说,白说也得说,因为每个人读书的经历都是这么过来的,这个道理知道比不知道好,早知道比晚知道好。

 

郑板桥接着说:即使是像孔子那样不用学习就懂得道理,能遵行本愿从容不迫地实行大道的圣人,也没有停止刻苦勤奋地学习人情事理的工作。

 

这段话中诸如“生知安行”,诸如“困勉下学”等,都有诸多经典的背景,字数限制,不在此展开详述。用大多数人能理解的话来说就是,人家天赋就比你强百千倍,而且人家又比你努力百千倍,你拿什么和人家比?

 

郑板桥接着以苏东坡为例来论证。

 

苏东坡是极聪明的人,能过目成诵。但偏偏在翰林院时读《阿房宫赋》,能读到四更天,掌管翰林院的老官吏都觉得他读得很辛苦,苏东坡却十分畅快,毫无倦意。

 

这段文字很值得揣摩。老吏觉得辛苦,但苏东坡却觉得畅快。这两个人完全不在同一个维度上,不在同一个层次上。如果读书能乐在其中,能以主动探究为乐事,怎么可能会觉得苦呢?如果以完成任务的心态来读,那不消说读到四更天,就是读十分钟也很辛苦。

 

郑板桥举完苏东坡的例子,用一个感叹句说,怎么能因为看一遍就能背诵,就草草结束学习那件事呢!接着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等人的例子来论述。即使不知道这些人的基本生平,也能猜测出这些人一定都是极为聪明的人,能过目成诵者,但因为“平生书不再读,迄无佳文。”因为只读一遍,不读第二遍,不好好研读揣摩,就始终没有写出好文章。

 

而且,能做到过目成诵,非但不济事,还有弊端:逮着什么背诵什么,完全没有个轻重缓急是不行的。

 

就像《史记》一百三十篇中,郑板桥认为《项羽本纪》是最好的,而《项羽本纪》中,巨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会这几个片断最好。反复诵读观赏,值得欣喜、值得悲泣的内容,只在这几个片段罢了。如果一部《史记》,篇篇都读,字字都记,岂不成了不懂道理的愚钝之人,简直就是笨蛋一个!

 

郑板桥进一步说,还有小说家的作品,各种品味低俗的戏曲,以及打油诗词,也都过目不忘,这样的人就像一个破烂的厨房的柜子,发臭的油,腐坏的酱全都贮藏在里面,他的品位低俗也是让人难以忍受的!

 

原来,郑板桥不是完全反对背诵,而是强调该背诵的要背诵,有价值的经典的东西才背诵,那些无价值的内容不值得背诵,不值得在那些上面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细细揣摩,其实司马光和郑板桥的观点并不冲突。司马光所说“书不可不成诵。”这里的书一定不是泛泛的什么书都行,一定是经典,要不然即使“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也不可能“所得多矣。”因为只有经典才能常读常新,常读常深。

 

而郑板桥说:“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也不是反对过目成诵,而是强调不能以过目成诵为能,对经典的内容更不能仅以“成诵”当成一个最终的结果或最终的目的,而务必要反复揣摩,也要“句句而思之,昼诵而味之”才行,才能有所得,才能所得多矣。

 

其实司马光和郑板桥也是英雄所见略同。所以,朱子读书法所言的“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一定是针对经典而言的读书法,对“小说家言,各种传奇恶曲,及打油诗词”则不能采用这种读法,要不然就“如破烂厨柜,臭油坏酱悉贮其中,其龌龊亦耐不得。”


 

这样一些基本的读书的道理,在古今中外的论读书的文章中,其实是在反复申说,比如,英国哲学家培根的名作《论读书》中就说:

 

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淡而无味矣。

 

除此之外,《论读书》中还论及大量的关于读书的各种道理。英国文学研究的泰斗级人物王佐良的翻译令这篇文章更添光彩,汉语译文和英语原作比较,有超越而上之势。

 

这篇文章原来是选入到中学教材中的,但很遗憾,不知道什么原因,最新的部编版初中语文课本删掉了这一课。强烈建议初中生同学一定要读这篇文章,并且不但要读,而且最好也能成诵,而且,应该结合读书实践反复揣摩,一定会因此受益无穷。


本公众号相关原创文章推荐:

开学第一课:少年  春日  读书 

说一说中国古代最系统的读书法

开学第一课

开学第一节课的四个问题

一副对联一句话谈“收心”

央视,你的“开学第一课”不是我想要的菜


公众号“水寒荐读经典短篇”推荐:

“水寒荐读经典短篇公众号”发刊词暨第一篇荐读文章

牺牲谟

水寒荐读:差不多先生传

水寒荐读:论“他妈的”


图片来自网络,如涉版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分享,若公众号转载,请联系授权。




其他

1 2 3 4 5 >> 

公众号 • 水寒说语文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