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科普︱幼童被切去了两米小肠,罪魁祸首竟然是这个玩具!
- 来源:医群网
导语
让孩子远离危险的玩具——磁力珠!
来源:孙锋医生
玩具给孩子的童年带来了许多欢乐,不过,市场上的玩具种类繁多,若是家长给孩子选购了不合适的玩具,有可能给孩子带来安全隐患。如果大家觉得这篇推文能帮助更多的人,请大家转发朋友圈以帮助我们的亲朋好友,让他们的孩子远离危险的玩具——磁力珠!
2021年1月9日,陕西咸阳5岁半的男童小宇在家突然腹痛难忍,还伴有反复呕吐,见此情况,妈妈立刻带小宇前往咸阳市中心医院小儿外科就诊。
接诊医师仔细查体,怀疑小宇患有肠梗阻,便紧急为其在放射科安排了腹部立位X片检查。检查发现小宇腹部存在异物,片子上能够看到密密麻麻的,小圆珠呈环形排列,“这是磁力珠”!小宇妈妈一下认出了这个异物。
结合小宇反复呕吐,腹部剧痛的症状,医生初步判断存在肠坏死可能,便立刻联系小儿外科为小宇紧急实施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小宇已发生大面积肠管坏死,需要切除将近2米的肠管。
所幸在医务人员的精心救治下,手术顺利完成,小小的磁力珠也被逐个清除出来。经过后续治疗,目前小宇已经脱离危险期,可以正常进食。
术中取出的磁力珠↑↑↑
其实,误食磁力珠对儿童危害很大,磁珠颗颗相吸,容易把肠子夹在一起,时间长了肠子就会穿孔、坏死,拖得时间长了还会引起感染性休克甚至威胁生命。建议家长最好不要购买这类玩具,如果小孩玩磁力珠,也一定要在家长的监护下进行。
近些年来,关于幼童误食磁力珠导致肠坏死的新闻频频见诸报端,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对于此类玩具监管的不重视,其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新闻报道的“磁力珠伤童”事件↑↑↑
锋哥提醒年轻的父母:吞食异物的孩子年龄段大多在3岁以内,两岁左右的孩子最多,这个年龄段的小孩活动范围增多,家长稍有疏忽,孩子就有可能误食这些小物件。不仅有磁力珠被误吞,枣核、瓜子皮、鱼刺、螃蟹壳及骨片等误吞情况也有,在进食这类“危险”的物品时,家长一定要提高防范意识,减少孩子接触此类物品导致损害的发生!
嘉兴妇幼保健院幼童肠穿孔案例
点击下方链接,观看视频↓↓↓
(视频时长:2分5秒)
版权说明:
【本文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我们,我们会马上处理】
往期回顾
抓好基层医学教育,助力“健康扶贫” ----“健康扶贫”基层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培训项目
互联网+医学教育培训,着力提升罗定市基层医务人员服务能力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毕业后与继续医学教育指导委员会 成立大会暨毕业后医学教育改革发展高峰论坛在穗举行
论中国特色医学人才培养——广东省卫计委副厅长彭炜、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罗良平副院长来访名医传世
“基于SaaS技术的医学多学科混合式教学培训管理平台研发”重点项目开题报告会召开
医疗精准扶贫 将技术送到基层医生桌上
强强联合 共同打造贵州地区最大的互联网规培基地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与名医传世达成战略合作
传承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精华 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高血压脑出血治疗认识与技术实战专题精英培训班”完美落幕
黔粤携手医路同行 公益帮扶彰显大爱
提升基层精神卫生服务能力 推动精神卫生事业全面发展
名医传世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签约整体合作
共建广东省食管癌研究所网络学院——广东省食管癌研究所与名医传世精诚合作
他们都说,这次培训不一样——华侨医院与名医传世战略合作分享会第二期
名医传世培训管理平台五大“虐恋”功能
健康扶贫进汤原 加强医学人才培养 助力脱贫攻坚
名医传世携手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与黑龙江省卫计委就基层卫技人员培训达成合作
健康
-
-
- 最新|京冀新增22+5!青岛出现本土阳性!上海两家医院门诊停诊!
- 1月20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44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18例(上海9例,天津5例,北京1例,湖北1例,广东1例,广西1例),本土病例126例(黑龙江68例,吉林33例,...
- 天津广播
-
-
-
- 身体这处太神奇!老人揉了助眠,小孩揉了长高,青壮年揉了减肥抗疲劳,太好用~
- 腹部,是多个重要脏腑器官的聚集、存放之地,如胃、胆、小肠、大肠、膀胱、三焦这六腑都位于这里。因此,中医也将人体腹部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任务重了,出的问题的机会就容易多,所以,腹部...
- 养生中国
-
-
-
- 30岁老师暴瘦,查出胃癌:我这么年轻,也没抽烟喝酒
- 小胡(化名)是一位化学老师,30岁生日没过多久就因为腹痛送进医院,后面查出胃癌,他躺在病床上,像梦一般,前一天还在教学生做实验,后一天就要接受这么残酷的事实!“一开始真的接受不了,对胃癌也有点了解,...
- 健康志I
-
-
-
- 临床答疑: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患者能否接种新冠疫苗?
- 作者:蔡晧东 主任医师 北京地坛医院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导读最近,我每天都能收到一些慢性肝炎患者或为他们治疗的医生给我的来信,问的都是有关慢性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是否能接种新冠...
- 医脉通肝脏科
-
-
-
- 上海新增3例本土确诊,两家医院闭环管理!刚刚,详情公布!
- 今日下午,上海举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会上通报,1月21日,上海报告3例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确诊病例详情公布↓↓↓病例1,李某某,男,56岁。1月20日下午15点左右,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在对医院外...
- 天津日报
-
-
-
- 警惕!白癜风白斑皮肤易过敏,妙招防过敏赶紧学起来……
- 白癜风皮损部位较脆弱,一不小心便可以引发过敏。过敏从根源上来说,是人机体对于一些正常物质(过敏原)的异常反应。过敏原在接触到过敏体质的人时,过敏反应开始发生作用。一、皮肤白斑过敏的症状?白斑处出现...
- 白癜风
-
-
-
- 注意!多地孩子聚集性感染腹泻呕吐,这3招应对方法请收下!
- 大家好,我是米医生最近我有收到好几条留言第一个是来自河北河南那块,说很多孩子轮状病毒腹泻呕吐 还有一个留言是来自安徽安庆——说最近好多小孩感冒腹泻加呕吐。“我家小孩发烧过后,呕吐很快好了,不过一吃...
- 素问轩
-
-
-
- 四大科室,正在成为医护人员跳槽重灾区
- 儿科、麻醉科、精神科、影像科是跳槽高发科室。之前,贵州省贵航贵阳医院精神科主任带团队及 64 名患者跳槽的新闻,在医疗界甚至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事实上,据业内人士分析,像贵阳医院精神科主任这样带大批患...
- 每日医学资讯
-
-
-
- 超真实精卵受精过程大揭秘!细数胚胎着床失败的6大原因!
- - 这是陪你好孕的第1957天 -胚胎着床是宝宝与母亲之间的第一次正式对话这次拥抱让一个女孩子正式成为一个母亲!什么是胚胎着床?我们把精卵相遇,成功受精后的第6~7日,胚胎种植入子宫内膜的过程称为胚胎着床。...
- 生殖医学空间
-
-
-
- Nature子刊:超5万人研究发现人体内神奇的棕色脂肪可预防多种慢性疾病!
- 众所周知,肥胖是导致代谢和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人体中除了储存卡路里可导致肥胖的白色脂肪外,还存在有另外一种神奇的棕色脂肪(BAT),它有助于热量消耗和系统性葡萄糖及脂质利用的增加,因此被认为是治疗...
- 营养发现
-
-
-
- 骨髓移植过后易排异,自我管理做好3步,避免感染、稳固病情!
- 临床上说到白血病的治疗,使用次数最多、疗效相对较好的,无非是化疗与骨髓移植。然而骨髓移植大多是使用在化疗无效患者的高危血液病患者身上,可谓说是治疗白血病患者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据相关数...
- 中国血液病病友会
-
-
-
- 智能时代,我们都难逃“颈椎病”
- 文 | 二姐要问当今社会最常见的病是什么病,那颈椎病一定是名列前茅。 以前颈椎病是伏案工作的白领以及中老年人的重灾区,但是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各种APP不要命的开发。感觉现在每个人都变成了颈椎病的重灾...
- 羊爸爸
-
-
-
- 糖尿病饮食生活做到这8条,可大大延缓病情发展!
- · END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击底部右下角的“在看”
- 吃好每天三顿饭
-
-
-
- 早读|肾上腺素 VS 去甲肾上腺素,傻傻分不清?
- 血液中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主要由肾上腺髓质所分泌,两者对心和血管的作用,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这是因为它们与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不同的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能力不同所致。肾上腺素能受体分类可...
- 好医术心学院
-
-
-
- 《全国第六次卫生服务统计调查报告》发布!6张图帮你读懂
- 近日发布的《全国第六次卫生服务统计调查报告》显示,与第五次调查比较,我国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提高,居民基本医疗保障覆盖率和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住院费用增幅趋缓。2018年9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启动开展了第...
- 健康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