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客微文大全00ke.net

  • 变革与永恒:近代中国的进化论浪潮
  • 来源:东方历史评论

撰文:宗城

《东方历史评论》微信公号:ohistory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不仅是十九世纪自然科学的巨著,也深刻影响了近代中国。但有意思的是,被严复、梁启超等人广为传播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准确来说并不是达尔文的原话,而是进化论被斯宾塞引入社会学领域后,经严复、梁启超翻译、改造,脱胎而出的思想。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学说并不介入社会政治,但斯宾塞发现了它的妙处。十九世纪末,他在《生物学原理》和《社会静力学》中系统地将进化论引入社会学,认为社会通过劳动分工而进化,从无分化的游牧部落发展到复杂的文明社会,社会应为其成员的利益而存在,而不是其成员要为社会的利益而存在。他将人类社会看作自然演变的一部分,那些不能适应历史发展的社会生态会被淘汰,能够留下的则是更完善的社会生态。他的观点被后人归纳为社会达尔文主义,这一学说起初被用来支持政治保守主义,后来被广泛运用于解释各种社会现象,也成为社会不平等、种族主义和帝国主义等观念持有者的利用工具。
 
令他始料未及的是,一个叫严复的清朝人把《物种起源》及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引进东方,以翻译之名,行改造之实,写出独具严复特色的《天演论》,第一次提出了“物竞天择”的说法。
 
严复在书中对达尔文、赫胥黎等人大加赞许,他惊呼“达尔文真伟人哉”,又说“赫胥黎氏此书之恉,本以救斯宾塞任天为治之末流,其中所论,与吾古人有甚合者”,并且在《群治》一章中提出:“顾专以明世间生类之所以繁殊,与动植之所以盛灭,曰物竞、曰天择。”尽管严复的《天演论》来源于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但他的观点更接近斯宾塞,而非赫胥黎。赫胥黎和达尔文一样,认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有别,不应当轻率地把进化论用于解释人类社会,但严复断章取义,成为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吹鼓手,从翻译伦理来说,严复的翻译是很有问题的,但从时局的角度,《天演论》来得恰逢其时。
 
严复考究西人思想,实为救国之弊。清末,中国正处于两千年未有之变局,列强的船坚利炮轰开国门,也让中国知识分子陷入集体焦虑,传统的学说不管用了,经文八股形如老朽,他们盼望找到新的思想,于艰难时世中惊醒国民,严复这一番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论调,正好戳中知识分子的痛处。
 
严复翻译《天演论》有明确的政治诉求。他呼吁变法,鼓励维新,但和李鸿章、张之洞等洋务派不同,他的着眼点不只在军事,更在政制。严复把国家比作人的身体,这个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体制、教育、文化、科技等则犹如人体内的不同器官,而西方列强之所以强大,是在于他们有配套的民主制度、商品经济、契约精神和市场伦理等,仅仅革新技术,而不改良政制,实为本末倒置。
 
严复在天津的《直报》上发表了系列文章,引起知识界的讨论。这倒不是因为多少读书人真的看完了《天演论》,而是进化论的思想给了国人强烈的心灵震撼。他们听惯了天朝上国的说辞,此刻却如入丛林社会,面临国家存亡的恐惧,以至于学者杜亚泉在当时说:“生存竞争之学说,输入吾国以后,其流行速于置邮传命,十余年来,社会事物之变迁,几无一不受此学说之影响。
 

严复
 
严复把“西洋新知识的‘义理’(进化论)与华夏旧学问(儒释道)的‘辞章’融为一体”(赵坚语),影响了包括鲁迅、周作人在内的一代青年。鲁迅《琐忆》里写过他和进化论的联系,他说:“进化论牵制过我,但也有过帮助。那个时候,它使我相信进步,相信未来,要求变革和战斗。这一点终归是好的。人的思想很复杂,要不然……你看,现在不是还有猴子吗?嗯,还有虫豸。我懂得青年也会变猴子,变虫豸,这是后来的事情。
 
学者赵坚曾梳理道:鲁迅承认他的世界观是严氏“开拓出来的”,他在进化论中学到了一种看世界的方法。鲁迅学习进化论,源于严复,真正理解在日本,他在仙台医学校就读期间(1904-1906)读了学者丘浅次郎的《进化论讲话》,才“明白进化学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周作人语)。
 
赵坚在文中统计:《鲁迅全集》中,“进化”使用了101次、“生存”82次,“人为”135次,而严制的“天演”只有10次、“物竞”只有1次,“天择”也只有4次。鲁迅用“进化”代替“天演”,大概本身就是为了强调由人的主观能动性(就是后来鲁迅所强调的尼采式“超人”)所带来的“进步”。而“天演”一词更倾向于一个自然的演变过程,与当时的时代标语“进步”和“革命”有违。
 
在《进化论与革命》一文中,学者吴稚晖曾引用日本人松永俊男的说法,分析“天演”与“进化”的区别。松永俊男认为达尔文的“evolution”(进化)有“transmutation”(演变)或者“descent”(继嗣)之意,斯宾塞的“进化论”则指有“万物进步”之意的“progress”(前进)乃至“revolution”(革命)。鲁迅接受的是斯宾塞式的进化论,这一点深刻影响了他未来的思想,导致他对社会和国民性的批判。
 
严复之后,梁启超也加入了研究进化论的行列。他在阅读《天演论》后,用“适者生存”四个字言简意赅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在《新中国未来记》中,他说:“因为物竞天择的公理,必要顺应著那时势的,才能够生存。”在《新民说》《新史学》等作品中,他进一步阐释了自己对进化论的认识,并以此为思想指导,轰轰烈烈地加入了改造中国政治的行列。梁启超在政治、思想、文化上的尝试,都可以从进化论中找到源头。
 
十九世纪末,进化论一度成为国内思想界的“真理”,洋务派、维新派乃至革命派都借着进化的学说,包装自己的诉求。比如梁启超在《论支那宗教改革》中写道:“不可不发明孔子之真教旨,而南海先生所发明者,则孔子之教旨进化主义非保守主义。”他这里说的南海先生,正是康有为,彼时,维新派借着对儒学的重新阐释,宣传自己的“三世大同说”,把进化论用于舆论宣传上。直到晚年,梁启超仍对进化论念念不忘,他在《放弃自由之罪》里说:“夫物竞天择,优胜劣败,此天演说之公例也。
 
梁启超说:“善治国者必先进化其民”。他把人性和政治结合起来,认为“人性好比空气,而政治则如寒暑表和温度计,当空气的温度发生变化,寒暑表的温度也不得不变化。”在他的设想里,人性的变化是进步的,即从野蛮走向文明的过程。在1898年发表的《读<孟子>界说》里,他把人性的进化历程分为三级:“据乱世之民性恶,升平世之民性有善有恶,亦可以为善可以为恶,太平世之民性善。”且“泰西学者,分世界人类为三级。一日野蛮之人,二日半开之人,三日文明之人”,“此进化之公理,而世界人民所公认也。”(李军科:《梁启超的两种进化论及其政治含义》)
 

梁启超
 
革命党的孙文,也用进化论作为支撑。孙文说:“革命者,天演之公例也。”他把清廷视作腐朽的政制形式,而一个民主、自由、奉行代议制的政权,在他看来是更高级的政制形态。无独有偶,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主将李大钊在传播观点时,也运用了“老朽—年轻”这种叙述模式,旗帜鲜明地站在青春的一方,认为:“生者不能无死,毁者必有所成,健壮之前有衰退,老大之后有青春。新生命之诞生,固常在累累坟墓之中也。
 
无论是维新派还是革命党,都天然地接受了进化论的表述,把历史视作一个上升的进程,把人类社会的发展,视作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他们在这一思想前提下,展开彼此的言说,其立论虽有区别,但总体上都是鼓吹自己站在更进步的一方,而那个要打倒的对象,代表了落后的社会形态或政治力量。
 
进化论被推崇,不仅是因为救亡图存的时代氛围,也在于青年浪潮的崛起。尤其是在清末民初,梁启超、陈独秀、胡适、李大钊、蔡元培等学人都热烈呼吁“新青年”,寻求新文化,批判以儒学为基础的传统礼教,变革成为社会共识,怎么变是争议所在,各党各派为了争取舆论,积极把自己的主张向青年靠拢,标榜“新”和“进步”就成为很实用的策略。比起晦涩的康德、伏尔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更加简明易懂,也更具有煽动力,整个社会,上至政治领袖,下至乡野匹夫,都意识到国家生存的紧迫性。
 
事实证明,进化论对青年很有吸引力。林语堂关心时事,他在《与尘世结不解缘》中把达尔文进化论肯定为“真理”。胡适在《四十自述》中也回忆道:“这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公式,确实一种当头棒喝,给了无数人一种绝大的刺激。几年之中,这种思想像野火一样,延烧着许多少年的心和血。”值得一提的是,胡适原名嗣穈,行名洪骍,字希彊,受进化论的影响,他才改名适,字适之。
 
在当时,很多像胡适这样的青年受到进化论的感召,加入到传播新思想、颂扬新制度的浪潮中,清朝的统治被扫入历史坟茔,自由、民主、代议制、布尔什维克、马克思主义这些新潮词汇,成为青年茶余饭后的谈资,对“新”的向往融入到一代人的血液中,他们挣脱旧礼教的藩篱,成为五四关口的急行军。
 
进化论不仅被用于政治,还扩散到学术研究里。清末民初的学人,开始喜欢用“前进”、“倒退”、“复兴”的表述,来回望历史。比如梁启超在《新史学》里倡言“历史者,叙述进化之现象也”,刘师培在在《中国历史教科书》中谈到“社会进化之阶级”与“学术进退之大势”,他的《国学发微》《南北学派不同论》《近儒学术统系论》《清儒得失论》和《近代汉学变迁论》等著作,都受到了进化史观的影响。
 
到了新文化运动时期,进化论成为知识分子臧否时局、解释文艺的工具。他们主张“新文化”,发起白话文运动,把文艺做新旧之分,其直接成果,就是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发表的《文学改良刍议》、2月陈独秀发表的《文学革命论》,以及1918年《新青年》对白话文的倡导。陈独秀甚至把进化与振兴中华结合,他认为要振兴中华,需保留“兽性”,“进化论者之言曰:吾人之心,乃动物的感觉之继续。强大之族,人性兽性同时发展。其他或仅保兽性,或独尊人性,而兽性全失,是皆堕落衰弱之民也。”“法兰西流血数十载而成共和,此皆吾民之师资。

陈独秀
 
直到1930年,进化论仍然引起知识界的争议。梁实秋在《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里写道:“无产阶级的暴动的主因是经济的。旧日统治阶级的溃败,政府的无能,真的领袖的缺乏,也是促成无产阶级的起来的原由。这种革命的现象不能是永久的,经过自然进化之后,优胜劣汰的定律又要证明了,还是聪明才力过人的人占优越的位置,无产者仍是无产者。”梁实秋主张文学不应当有阶级的束缚,把消除斗争的可能寄托到文明的发展,鲁迅并不认同这些观点,所以他在《“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一文中批评了梁实秋,恰好引用了那段谈到进化论的文字。
 
进化论成为近代中国的显学,大部分知识分子不加反思地继承它,但也有人反思他。比如被称作桐城遗老的林纾,他反对白话文,阐明古文经学的合理性。他和《新青年》诸君本无瓜葛,但钱玄同、刘半农不甘寂寞,用“双簧信”的手段激怒林纾,讽刺对方为“桐城谬种”,林纾忍不住,亲自写了一篇《论古文白话之相消长》,说“古文者白话之根柢,无古文安有白话”,“不读《史记》而作《水浒》,能状出尔许神情邪”?后来,他在几番论战中不堪其扰,写了一篇讽刺《新青年》主将的小说《荆生》,“其中写三个书生:皖人田其美,影射陈独秀;浙人金心异,影射钱玄同;新归自美洲的狄莫,通哲学,便是影射胡适。这三人聚于北京陶然亭畔,饮酒歌呼,放言高论,掊孔孟,毁伦常,攻击古文。忽然,隔壁一声巨响,一个腿比墙壁还高的伟丈夫荆生斥责三人曰:‘汝适何言?……尔乃敢以禽兽之言,乱吾清听!’然后,‘陈独秀’、‘钱玄同’和‘胡适’逐个被大肆辱弄一遍,‘伟丈夫’荆生轻轻几下就把这三人收拾得屁滚尿流。”(谢轶群:《民国多少事》)
 
当时,以吴宓为首的学衡派,也反对文艺研究言必谈“新旧”,他们肯定古体诗, 反对废弃文言文, 质疑《新青年》一派以 “新” 与“旧” 作为衡量标准的文艺观。吴宓并非全盘否定新文化,他认可改良,主张“欲造中国之新文化,当兼取中西文明之精华,而熔铸之贯通之”,但他反感《新青年》激进的做法,在发表于《学衡》1922年4月第4期的《论新文化运动》中,吴宓批评他们“惟选西洋晚近一家之思想,一派之文章,在西洋视为糟粕,举以代表西洋文化之全体”、“专务为胜敌之举,不许天下人得以置喙,将欲绝除异己,而统一文化之疆域”。
 
在思想领域,学术大家章太炎早期曾主张进步叙事,晚年对进化论也表现出不同看法,他提出“俱分进化论”,与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相区别,他在《俱分进化论》一文中写道:“进化之所以为进化,非由一方直进,而必须由双方并进。专举一方,惟言知识进化可尔。若以道德言,则善亦进化,恶亦进化;若以生计言,则乐亦进化,苦亦进化。双方并进,如影之随形,罔两之逐影。”章太炎提醒人们进化的两面性,善和恶、苦与乐,“双方并进”,社会演变未必到极乐之地,也可能是苦寒深渊,盲从线性叙述的进化观,可能会走向幻灭。
 
二十世纪前半段动荡不安,革命党、保皇党、四方军阀,像变脸一样轮番唱戏,知识分子在政治潮流中,愈发逼近历史混沌不明之处,现实的失意、政治的挫败,让很多知识分子晚年走向反思。陈独秀晚年仍提到“进步”、“革命”,但语调较之早年,明显沉郁悲凉,在《我的根本意见》中,他总结了许多革命失败的教训,提醒读者历史晦暗、曲折的一面。
 
鲁迅在《我之节烈观》和《灯下随笔》等杂文中,重复他对历史轮回的担忧,从“黑色染缸”之喻,到“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与“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的论证,再到对中国“永远免不掉先前的运命”的慨叹,鲁迅对故国的思索中弥漫着一层灰色的雾霭,他越急迫地呼吁改造国民性,越反衬出他内心对历史轮回的忧虑,当革命斗士高举火炬,鲁迅看到了希望深处的绝望,那是一个十年如一日的永恒中国,一个历次变革都无法颠覆的沉重染缸。

 











点击 蓝色文字 查看往期精选内容:

人物李鸿章鲁迅胡适汪精卫俾斯麦列宁胡志明昂山素季裕仁天皇维特根斯坦希拉里特朗普性学大师时间121518941915196819791991地点北京曾是水乡滇缅公路莫高窟香港缅甸苏联土耳其熊本城事件走出帝制革命一战北伐战争南京大屠杀整风朝鲜战争|反右纳粹反腐|影像朝鲜古巴苏联航天海报首钢消失新疆足球少年你不认识的汉字学人余英时高华秦晖黄仁宇王汎森严耕望赵鼎新高全喜史景迁安德森拉纳米特福山哈耶克尼尔·弗格森巴巴拉·塔奇曼榜单|2016年度历史图书2017年度历史图书2018年度历史图书2016最受欢迎文章2017最受欢迎文章2018最受欢迎文章


历史

  • 苏东坡与茶
    苏东坡与茶
    苏东坡与茶张 震神宗赐茶苏东坡第一次到杭州,任通判,相当于副市长。一天,一位中使从宋都开封而来,见到苏东坡,仪拜之后,便悄悄对苏东坡说,我这次出京师时向皇上辞行,皇上把我拉到一个大柜子旁边,然后打...
    中国艺术报
  • 一场场“无县化”运动,正摧毁中国人的根
    一场场“无县化”运动,正摧毁中国人的根
    这是属于一个地方县的宏伟叙事,它承载着方言、尊严和荣耀,这和经济发展没有半毛钱关系。来源 | 吴晓波频道(ID:wuxiaobopd)口述 | 吴晓波 李老板平时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他只做一些棺材生意,87%出口到日本...
    财经
  • 中国最牛批的县城,逆天改命
    中国最牛批的县城,逆天改命
    艺术大师安迪·沃霍尔有句经典的话,每个人都能成名15分钟。最近,迎来黄金15分钟的是一个山东小县城。随着视频博主用魔性口音吼的一句“山东菏泽曹县,牛批666”,曹县被推上流量顶峰,网友开始疯狂造梗。“新...
    最爱历史
  • 诗婷评《康托诺维茨传》|一位主权学家的奇妙历险
    诗婷评《康托诺维茨传》|一位主权学家的奇妙历险
    《天使时间——康托诺维茨传》[美]罗伯特·E.勒纳著宋宁刚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11月出版520页,99.00元━━━━文︱诗 婷备受期待的传记正如作者勒纳所说,知识分子从左转右屡见不鲜,从右转左却极为罕见...
    上海书评
  • 想离婚就拍卖妻子?疯了吧
    想离婚就拍卖妻子?疯了吧
    嘿,你好奇心是不是掉了?来,捞一把自救。今天给大家推荐的是我的好朋友【好奇心实验室】(ID:feizhengchang123)下面就推荐一篇他的文章有人说,离不成婚的感觉,就像是推着一块石头往山上走,但不知道那块石...
    当红小花
  • 从宫女到皇太后,被称为《还珠格格》最大赢家:令妃的智慧,都藏在\
    从宫女到皇太后,被称为《还珠格格》最大赢家:令妃的智慧,都藏在\"柔弱\"里!
    点击音频,即可聆听本期主播 | 宁语不出意外的话,经典剧《还珠格格》又要第N次在暑假霸屏了。以前,我们总沉溺在剧中的欢笑和嬉闹里;现在才理解,琼瑶的剧不仅有爱情,还有生存智慧。就比如令妃,当年,我们惊...
    张德芬空间
  • 大唐第二代军神,被武则天冷藏十年
    大唐第二代军神,被武则天冷藏十年
    ️点我 ️你准备先看哪篇热文: 明朝那些事儿 讲的历史是真的吗| 慕容复要恢复的大燕国有多奇葩|极简中国游牧民族史|古代一两银子值多少钱|国外历史书吹水的现象很严重|我们为什么要放弃永生公元680年形势...
    历史教师王汉周
  • 吴飞丨“阴阳不测之谓神”——略论先秦的天神信仰与命运观
    吴飞丨“阴阳不测之谓神”——略论先秦的天神信仰与命运观
    “阴阳不测之谓神”[1]——略论先秦的天神信仰与命运观文丨吴飞(孔子研究院、北京大学哲学系)提要学者们多认为,在先秦发生了宗教世界观向人文世界观的转变,特别体现在对神的理解上。笔者通过对古文字中“神...
    章黄国学
  • 患难见真情,苏东坡与王朝云的爱情,堪称“灵魂伴侣”,让人艳羡
    患难见真情,苏东坡与王朝云的爱情,堪称“灵魂伴侣”,让人艳羡
    古往今来,萝莉爱大叔的爱情故事十分常见。为什么呢?因为男性在感情上的成熟年龄比较晚,而女性在情感上成熟的比较早,而经历过很多曲折的男性会对比他小很多的女性格外疼爱,这也是为什么从古至今萝莉爱大叔十...
    诗经情话
  • 普通话为何会有这么多的满语词汇,这种情况是怎样产生的
    普通话为何会有这么多的满语词汇,这种情况是怎样产生的
    作者:军事帅哥 校正/编辑:莉莉丝全 文 约 2300 字阅 读 需 要 7 分钟普通话是我国的通用语言,全国所有省市和自治区的民众上学时都要学普通话的正确发音,写规范汉字。但鲜为人知的是,普通话中竟然有部分词汇...
    历史D学堂
  • 越是有福气的人,往往有这二个特征,福气不请自来!
    越是有福气的人,往往有这二个特征,福气不请自来!
    谁的人生不迷茫,人这一生如同行走在迷雾中,总想拨云见日,可惜步步惊心。举目四望,不辨方向和吉凶,只有放下忧虑和烦恼,鼓起勇气,每向前一步,就看清一步。人的一生,每个人都要走过一段长路。这条路,有些...
    做人
  • 史上脾气最好的皇帝,口碑炸裂
    史上脾气最好的皇帝,口碑炸裂
    在进入今天的推文之前,先跟诸位报告一下:时隔一年,"最爱历史"又出新书了!2018年10月,我们团队开始推出《一看就停不下来的中国史》精品系列,没想到一上市就受到大家的欢迎,还荣登京东图书历史类榜单前三名...
    最爱历史
  • 痛惜!著名学者何兆武、章开沅先生今日相继辞世
    痛惜!著名学者何兆武、章开沅先生今日相继辞世
    综合:清华大学官方微博、华中师范大学官方微博、澎湃新闻等一日之内,两位著名学者相继辞世!5月28日上午,著名历史学家、翻译家、清华大学教授何兆武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清华大学官方微博发文沉痛悼念并深...
    新华每日电讯
  • 刘峰评《毁灭与重生》|何谓“昭和”
    刘峰评《毁灭与重生》|何谓“昭和”
    毁灭与重生:日本昭和时代(1926—1989)古川隆久著章霖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21年3月出版342页,79.00元━━━━文︱刘 峰东瀛学界以往关于昭和史研究的著述不可谓不多,而古川隆久先生这本《毁灭与重生:日本昭...
    上海书评
  • 古代战争为什么骑兵很厉害,对付骑兵不是一根长棍子的事吗?
    古代战争为什么骑兵很厉害,对付骑兵不是一根长棍子的事吗?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朝文社》(原《我们爱历史》)为头条号签约群媒体字数:2444,阅读时间:约7分钟历史提问古代战争为什么骑兵很厉害,对付骑兵不是一根长棍子的事吗?答:二十多年前,曾在全球票房大火的“...
    朝文社
1 2 3 4 5 >> 

公众号 • 东方历史评论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