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客微文大全00ke.net

  • 不少大学生被这个问题“缠身”!教育部极度重视!高校可以做什么?
  • 来源:麦可思研究
图片


近日,教育部网站发布了《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3284号(教育类316号)提案答复的函》,就提出的《关于加强高校学生挫折教育的提案》进行答复。


答复指出,近年来,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优化大学生心理品质,提升大学生认识挫折、应对挫折、承受挫折的能力,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强化政策引领,推动挫折教育规范发展。教育部相继印发一系列政策文件,不断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挫折教育规范化建设发展。2020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明确要求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整体教学计划,规范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


二是建设课程体系,把挫折教育融入课堂教育教学。重视课程主渠道建设,不断拓展课程教育平台,将挫折教育纳入思想品德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扩大挫折教育工作覆盖面。据悉,各地各高校普遍开设包括挫折教育在内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仅将其纳入必修课范畴,而且还开设多门公共选修课并融入新生入学教育等教育教学环节。


三是完善体制机制,加强对挫折教育的研究。坚持问题导向,开展调查研究,注重典型培育与示范引领,不断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和挫折教育工作专业化发展。


四是开展宣传活动,营造挫折教育良好氛围。加强包括挫折教育在内的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工作部署,推动包括“5·25”心理健康节在内的系列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


五是推进队伍建设,提升挫折教育工作水平。各地各高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专职人员配比逐步扩大,许多高校已经达到师生比1:4000的基本标准,有的还达到了1:3000。



大学生心理健康备受关注


近年来,大学生因心理问题或抗挫折能力较差而引发的极端事件越来越多,引起社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广泛重视。


在大学这样一个人群密集型场所中,大学生看似身处自由轻松的环境,其实要面临学业、人际交往、经济等多方面的压力。如果没有外部力量及时对大学生加以干预,帮助其缓解压力,他们极易被抑郁、焦虑、情绪不稳定甚至自杀倾向等负面情绪缠身。


《中国青年报》2019年曾发文称,大学生抑郁症发病率逐年攀升,1/4的中国大学生承认有过抑郁症状,且大一和大三是抑郁症的高发期。


在同时,我们也看到教育部和高校都越来越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正如上述所说,教育部已经在多方面开展了相关行动。此外,国内一些高校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也有丰富的经验:





☑武汉轻工大学早在2004年4月就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心理特点,确立了“走进学生心灵,成就幸福人生”的教育理念,编制了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并利用课堂教学和素质拓展两种形式开展教学活动。从新生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咨询服务和危机干预三方面入手开展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浙江财经大学则与浙江省立同德医院签约了备忘录,在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学生咨询访谈、心理危机干预、心理状况评估等方面携手合作。医院将安排心理医生进校作宣传讲座,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以克服对于心理问题的恐惧感和羞耻感,提升早期干预作用。同时,学生还可以到医院开展志愿服务和实习实践。


……







高校如何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在世界各国均有之。据国外某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的数据,在2009年至 2015年间,到校园咨询中心寻求帮助的学生人数平均增加了30%。该中心在2017年分析发现,前一年寻求咨询的学生中大约有一半有抑郁症状,超过三分之一寻求帮助的人在一生中的某个时刻考虑过自杀。


2018年7月,教育部党组印发了《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为高校今后一段时间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该文件的编制基础是针对10405名大学生和491名专兼职教师的问卷调查和座谈调研。调研结果显示,84%的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非常有必要,但只有35.6%的学生对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感到满意。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都占据了重要地位。那么,国外大学在应对大学生心理问题,保证学生心理健康方面有哪些较好的做法呢?


致力于改善学生心理健康、提升校园心理健康保障水平的第三方机构Active Minds颁布了2018年健康校园奖,褒奖了7所在保障学生心理健康和提升学生幸福感上有代表性的学校。


这7所院校规模大小不同、资源实力各异,但都尽其所能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而纵览各所院校的做法,可以发现4点相同之处。





1.把“健康”写入战略规划


不少获奖院校把学生身心健康纳入了战略规划制定的目标和学校价值观之中。例如肯特州立大学的6年战略规划衍生出了“肯特健康州”倡议,包含精神健康、体育活动、提前干预等8项健康相关的目标,并且针对每个目标成立工作委员会,进一步制定政策和相关活动以提升全校范围内学生的健康水平。





2.扩大“健康”的边界


健康应当包含身体和心理两部分,二者不可或缺。获奖院校无一例外地将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等而视之,并提出了多种策略以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例如杰斐逊社区学院将健康办公室更名为身心健康中心,将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服务囊括其中,包括针对低收入家庭学生的饮食补助和诊所医疗服务等。杜克大学同样整合成立了杜克学生身心健康中心,包含心理咨询中心、物理治疗中心,甚至还有牙科诊所,为学生提供从早期干预到后期治疗的全方位健康服务。





3.制定有针对性的可行政策


获奖院校能根据校情,制定针对性和实用性俱全的相关政策和项目。以南佛罗里达大学为例,学校制定的心理健康相关政策包含三个方面。





一是改革新生入校活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以及提供解决心理问题的校内资源获得方式;


二是为教师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同时编写心理健康问题处理手册,以便教师查询使用;


三是通过学生事务中心和学生成长中心设计跨学科的心理健康课程并提供一对一的指导服务,包括压力管理、时间管理、拖延症缓解、人际交往和睡眠问题等方面。






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杜克大学开办了新生研讨会,着眼于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同时开设了个人身心健康课程。为了鼓励学生主动接触心理健康相关知识和服务,杜克大学还允许第一次寻求心理咨询服务的学生无需预约,直接前往咨询中心接受服务,并且提供晚间咨询服务方便学生安排时间。南卡罗来纳大学和肯特州立大学更新了学生请假规则,为学生因心理原因缺席课程或活动等提供便利。





4.数据必不可少


塑造健康校园离不开数据的支持,也意味着学校需要采集详尽可靠的数据并作出科学有效的分析。例如肯特州立大学成立了数据处理小组,专门负责数据的收集和出具分析报告,且数据分析内容与学校在战略规划中提出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相适应,并将结果分发到领导层和学校所在社区以供参考和决策之用。





纵观国内外的政策和实际做法,高校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当是大势所趋。在此过程中,学校既需要从专业角度入手,由专业人士提供专业服务,又需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普及到所有学生,切实保障学生健康成长。


来源:麦可思研究综合整理自教育部网站、《中国教育报》、《钱江晚报》、麦可思研究等,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期责编 | 王捷



往期推荐

01.超半数大学生月均花1001~2000元,超3成不了解如何区分校园贷渠道

02.多人中招!又一大学生求职陷阱曝光,让人防不胜防

03.一流学科建设,评估到位了吗?这有份超翔实的评估手册,请收好!



 ☞

---致麦粉:


微信公众号平台近期改变了推送规则,不再按发布时间排序推荐。想要不错过每日推送,可以把【麦可思研究】设为星标



阅读之后点赞在看,将获得更多您感兴趣的内容。

教育

1 2 3 4 5 >> 

公众号 • 麦可思研究

  • 麦可思研究微信号 : MyCOS_Research
  • 麦可思研究,专注高等教育。与您分享麦可思最新研究成果、专家观点、高教事件。以案例和数据分享高校办学理念、管理方法和实践。
  • 手机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进行订阅
Flag Counter